浅析建构主义对英语课堂的作用
2016-11-26段必桃
段必桃
摘 要:建构主义的核心,是指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感受来建构自己的知识。在建构主义当中,没有任何知识是可以通过教师“教会”学生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最重要的任务不是“教知识”,而是让学生思考。这个理论是我们所有教学活动的核心,不管是任务型教学还是交际教学课堂活动,都旨在给予学生自身更多的思考和活动的空间。本文旨在分析构建主义对我国新型的外语课堂教学的一个导向作用。
关键词:建构主义 高效课堂 任务型教学
建构主义也翻译为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到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内部世界的知识得到发展,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和顺应。在皮亚杰研究的基础上,斯滕伯格和卡茨等人则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知识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维果斯基对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随着“高效课堂”这一概念的推出,建构主义也在我们现实的教学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指导作用。作为一线的教师,了解建构主义思想正是对我们实际的教学找到了理论指导。我们在自己的课堂上越来越强调小组合作学习,小组之间的活动和合作是核心,学生需要通过自学和互学来完成学习目标。这分别体现了建构主义当中的“认知建构主义”(cognitive constructivism)以及“社会建构主义”(social constructivism)。那么在小组活动中,任务型教学活动(task-based activities)是不可或缺的。在任务型教学中的活动主要是通过语言这个媒介来再现真实的生活场景。所以,活动的关注点不是语言本身,而是语言的含义。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表达不受到限制,学生具有表达的自由。而任务的设置通常需要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我们通常所说的role play是不可以成为任务的。 虽然在任务过程中我们不强调语言的准确性,但在post task过程中,我们会让学生反思他们所运用的语言,从而对他们的语言进行纠正和反馈。
1 建构主义对教学内容的作用
从内容的角度来说,针对学生的个性,课堂活动也是任务型教学很重要的一点,也就是说如何让活动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贴近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动机才可以被激发。而学生获得学习动机的根本,其实并不仅仅因为课堂活动有趣,而是因为在学习中,他们相信自己能行,因为他们的老师同样相信他们可以成功。所以,不管是建构主义这个大框架,还是这个框架下包含的各种教学活动的设计,其核心就是两个词:humanistic以及personalize。从课堂活动的设计来讲,我们需要personalize;而既然教育是面对人的,那么我们就不可能只注重学生除知识以外的其他需求,比如学生的情绪,健康的心理,这都是身为教师应该关注的方面,这便是humanistic。
2 建构主义对培养学生个性的作用
在英国课堂上,人文主义和个性化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教师上课最大的特点是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实践活动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Reading School ”的实践活动课形式多样,学生通过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学习知识,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践课上学生在“Art Room”(美术室)通过思考、讨论,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合作设计出自己喜爱的作品。学生喜欢这样的课堂,因为他们可以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共同分享成功与快乐。在一节德语课堂上,小组合作,分层教学也被诠释得让人毫无异议:老师让在家庭作业中得到“×”的学生与她面谈,而其他学生就以小组形式讨论学习,完成老师事先精心安排的一个Project, 学生通过合作完成project,强化了已学知识,并且构建起来新的知识框架,这是一种可以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作业。
3 建构主义对英语教师的启示
那么作为一名新形势下的中国英语一线教师,我们该如何在建构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创建真正意义的高效课堂呢?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从教师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做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切性。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在使用有效的课堂策略的过程中,如何创设课堂活动,使学生积极参加是值得每位老师深思的问题。例如,老师可以采用running dictation 的方法使一节枯燥的词汇学习课变得生动且充满欢声笑语的,学生通过参与该活动从而实现了词汇的习得,这难道不是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吗?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解,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有很多方法,比如,故事教学法,问题解决法。
建构主义强调的就是学生的知识是自己学来的,而不是教师教给的,那么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主动学习成为习惯,要让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以往单一的、机械的“听讲—练习”的被动状态,转向“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主动展示”的积极主动学习状态,除了教学模式本身所起的作用外,教师还应该在课上或课下有意识的教会学生学习、合作、展示、倾听、评价。
教会学生展示:能自然自觉、仪态大方地在组内或班内围绕一个话题或重点发表自己的看法、阐明道理、抒发感情并能跟同学、老师交换意见。
教会学生倾听:一方面,既要会倾听教师的课堂讲解,又要会倾听同学的课堂发言;另一方面,既要听得进,听清楚,听完整,又要听得懂,听出实质,听出问题。
教会学生评价:在合作小组或班级内能公允真诚的评价同学的观点,能质疑、批判、改正、补充、完善别人的意见。
教会学生合作:在合作小组内,能以宽宏大量的心态主动借鉴他人的智慧优势为我所用,也能够积极主动地贡献分享自己的智慧优势。不互相排斥、互相嫉妒、互相拆台、互相封锁信息。
参考文献:
[1] 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
[2] 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J].外国教育资料,1999.
[3] 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J].外国教育资料,1998.
[4] 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 何克抗.建构主义——统计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
[6] 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J].教育传播与技术,1996.
[7] 张祖忻(编著).美国教育技术的理论及其演变[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
[8] 王文静.贾斯珀系列概览[J].全球教育展望,2001.
◇责任编辑 龙惠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