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管癌患者术后接受CT灌注成像对RILI的诊断意义

2016-11-26鞠云鹤王晓莉秦继勇熊伟

云南教育·高等教育研究 2016年4期

鞠云鹤 王晓莉 秦继勇 熊伟

摘 要: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CT灌注成像(CTPI)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引起的放射性肺损伤(RILI)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是随机选取来我院就诊的103例放射治疗并行CTPI检测的食管癌患者(照射总剂量为60 Gy)。检测放疗前及放疗总剂量1/2(30 Gy)时CT灌注成像情况,比较发生RILI与未发生RILL患者的CTPI灌注值-相对血流量(RBF)、相对血容量(RBV)、相对毛细血管通透性(RPS)的变化情况及常规CT表现情况。结果是103例患者中,39例发生RILI。放射剂量30 Gy 照射后,RILI组受照射肺组织RPF、RBV、RPS均较照射前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RILI组的RPF、RPV较照射前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PS没有显著性升高。放射总剂量为30 Gy 时,CT诊断4例,CTPI诊断40例。得出的结论是,相对于常规CT,CTPI在早期诊断食管癌患者术后引起RILI的工作中具有优势。

关键词: 放射性治疗 放射性肺损伤早期诊断 CT灌注成像 常规CT

放射性肺损伤(RILI)是进行食管癌等胸部肿瘤放射性治疗后的常见并发症。在RILI发病初期临床症状与体征缺乏特异性,易被忽视或不易被诊断[1-2],而RILI一旦加重,后果往往不可逆[3],故RILI的早期临床诊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目前,CT为临床普遍公认的确诊RILI的方法,但其发现RILI的时机往往处于RILI发生的中后期阶段,此时RILI病情大多处于不可逆阶段,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4]。近年来,CT灌注成像(CTPI)对RILI的早期诊断工作逐渐受到重视,但尚缺乏充分相关临床实践证据,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CTPI值在RILI中各时期的变化,佐证CTPI在RILI防治工作中的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来我院进行放射性治疗同时进行CTPI的食管癌患者103例。其中男性65例,女性30例。筛选标准:随机选取的103名食管癌患者食病情相似,放射剂量大于20 Gy的肺体积占肺总体积 (V20)百分比在20%~26%之间;食管癌患者肺部功能良好,放疗前无明显基础性疾病,生存期大于12个月。103名食管癌患者确定的治疗方案相同:采用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方案,1~3周进行常规分割照射,照射总剂量为30 Gy,然后改为2次/天,1.5Gy/次,二次间隔时间大于等于6小时,至照射总剂量60 Gy。

1.2 CTPI监测方法

设备采用双源64层CT(Somatom Definition,德国西门子)。经肘前静脉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入40ml非离子对比剂-碘海醇(碘含量为300mg/ml),速率为6.0ml/s。5s后,沿放射治疗照射范围(或同水平未放射治疗范围)进行CTPI扫描,扫描持续时间为18s,扫描时患者需在吸气末屏气。CTPI扫描4s后,进行常规CT扫描,扫描时间为6~9s,扫描时需患者于平静吸气末屏气。

1.3 CTPI数据处理

原始CTPI数据经Syngo工作站灌注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得到CTP图。将照射区肺组织和同水平非照射区肺组织进行对比,对相同感兴趣区图(ROI)的相对血流量(regional blood flow,RBF)、相对血容量(regional blood volume,RBV)、相对毛细血管通透性(regional permeability surface,RPS)灌流参数值进行计算。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两组间均值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放射性肺损伤引起的CT、CTPI表现

本次研究103例食管癌患者中42名患者发生RILI,罹患率为42.78%。对食管癌患者引起的肺部放射性肺损伤进行CT和CTPI检测,如图1。

2.2 非照射区肺组织CTPI相对灌注参数值的变化

在非照射区,放射治疗前与放射治疗后(放射剂量为30Gy)两组患者肺食管组织CTPI参数RBF、RBV、RPS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

2.3 照射区CTP相对灌注参数值的变化

在照射区,RILI组患者各CTPI灌注参数RBF、RBV、RPS放疗后(30Gy)与放疗前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RILI组患者,CTPI灌注参数中RBF、RBV放疗后(30Gy)与放疗前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PS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2.4 放疗30Gy 时CTPI与常规CT发现RILI效果比较

在放射剂量为30Gy时,使用CPTI方法诊断为RILI的例数要明显高于常规CT,差异具统计学意义(x2=61.85,P=0.000)。经CTPI诊断的40例RILI患者均经CT诊断进行核实:第2周诊断1例,第3周至8周核实诊断19例,第8周及以上核实诊断20例。CTPI未诊断的2例RILI患者,于第16周使用常规CT发现。如图2。

3 讨论

食管癌是原发于食管黏膜上皮组织的肿瘤,由于其恶性程度高,食管癌的患者常需接受放疗手术治疗,由于食管癌的特殊生理位置,常引起胸部其他组织器官的连带损伤,放射性肺损伤即食管癌放疗手术常见并发症之一[5-6]。目前,针对RILI的发病机制学说有:靶细胞学说、细胞因子学说、细胞间质学说、免疫学说等[7-8]。RILI的简要病理过程主要为:在放射性治疗过程中,肺泡上皮细胞及肺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出现程度不等的损伤,引发炎性反应,而机体自身修复能力与损伤程度失衡,导致肺部组织损伤,临床表现为早期的放射性肺炎和后期的肺组织发生纤维化[9-10]。当达到后期肺组织纤维化后,RILI即很难被纠正。一般认为,在放射性肺损伤早期肺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及充血状况增加,导致肺组织出现血流动力学变化,故在放疗早期通过观察肺组织内血液动力学变化为RILI诊断提供了可能[11]。

CTPI的工作原理为通过观察毛细血管通透性、血流流量及血液容量的变化反映灌注组织发生的功能及病理学改变[12]。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在非照射区肺组织,RILI组和非RILI组的CTPI参数RBF、RBV、RPS在放疗前及放疗后(放射剂量30Gy)均无明显差异,表明在非照射区肺组织在放射前后血液动力学未发生明显的变化。在照射区肺组织,RILI组和非RILI组RBF、RBV均明显升高。RILI组RPS明显升高,而非RILI组RPS未发生明显变化。表明在放射治疗中RBF、RBV指标较为敏感,而RPS在是否发生RILI方面相对具有一定特异性,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分析原因,RBF、RBV可简单理解为组织的功能性指标,RPS可代表组织病理学指标。可能由于肺组织自身的代偿机制,在发生放射性照射损伤的早期,损伤和细胞自身修复处于不断的失衡与再平衡状态,功能学指标RBF、RBV可随之发生改变,但组织尚未表现为不可逆性的损伤。而当这种代偿机制失衡即发生RILI后,组织即发生病理学改变,组织病理学指标RPS随之发生改变[13-14]。

目前,常规CT仍是临床公认为诊断RILI的有效方法[15-16]。RILI的常规CT诊断主要是通过分析影像学改变实现的,主要的影像特征有肺部毛玻璃改变、斑片状高密度影、大片实变影及纤维条索影[17-18]。本次研究中,在照射剂量为30Gy时(放疗总剂量1/2时),CPTI检出的灵敏度明显优于常规CT。本次研究随着患者病程时间的延长,常规CT检出RILI的病例数明显增加,而CTPI于早期检出的RILI患者均在常规CT检测中得到了验证。多项研究指出,当常规CT诊断为RILI时,此时肺组织发生的病情已不可逆,本次研究表明CTPI和常规CT均能有效检出RILI患者,但CTPI在早期诊断中具有明显优势。

本次研究的局限性为只在放疗前及放疗剂量为30Gy时两个时点进行了CPTI检测,未在更多的时点进行,CPTI检测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尚需进一步探索。本次研究虽然早期发现了RILI患者,但发现的RILI患者未全部得到有效控制。目前治疗RILI的方法有:早期临床使用谷胱甘肽、干扰素-γ、维A酸等药物、干细胞移植通过改善微循环、增强免疫机能、增加肺组织的耐受性以改善RILI的临床症状[19-20],但目前完全有效的防治方法尚需进一步研究。本次研究表明,相对于常规CT,CTPI方法在RILI的早期临床具有优势,特异性好,可以为RILI临床救治工作赢得宝贵时间。

参考文献:

[1] 李而周,卢惠珍,刘雅洁,等. 放射性肺改变相关因素高分辨CT表现与预后的关系[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4,24(1):47-49.

[2] 赵常有.胸部肿瘤放疗致肺损伤25例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 10(18):523-524.

[3] Linda A,Trovo M, Bradley JD. Radiation injury of the lung after 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 (SBRT) for lung cancer:a timeline and pattern of CT change[J]. Eur J Radial,2011(79):147-154.

[4] 俞静.放射性肺损伤早期指标的研究进展[J].实用诊断及治疗杂志.2007, 21(12):926-928.

[5] 刘向阳.食管癌并发症的处理与预防[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2):97.

[6] 李玉叶,林殿杰,高桂新,等.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国际呼吸杂志,2012, 32(10):784-788.

[7] Madani I,De Ruyck K, Goeminne H. Predicting risk of radiation-induced lung injury[J].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2007(9):864-874.

[8] 崔莹,乔文波.细胞因子与放射性肺损伤相关研究进展[J].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2,26(1):79-81.

[9] 侯如蓉,郦守国,林志安,等.放射性肺损伤研究进展[J].实用癌症杂志, 2011,26(5):531-532.

[10]李小龙,党亚正.放射性肺损伤的影响因素[J].西部医学, 2012, 24(9):1830-1833.

[11]翟小明,王建平,顾科,等.探讨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预测放射性肺损伤[J].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11,21(1):101-104.

[12]Lee JC,Kroehak R, Blouin A,et a1. Dietary flaxseed prevents radiation-induced oxidative lung damage inflammation and fibrosis in a mouse model of thoracic radiation injury [J]. Cancer Biol Ther, 2009(8):47-53.

[13]陈宏伟,方向明,胡晓云,等. 64层CT灌注成像早期诊断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2,46(5):410-415.

[14]曾怡群,张旭明.放射性肺损伤的CT诊断[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9):639-640.

[15]霍福清,苏续清,张维新,等. CT灌注成像的原理技术及其临床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04,2(2):49-54.

[16]曹阳.放射性肺损伤的基础研究及影像学诊断[J].医学新知杂志,2013, 23(3):204-207.

[17]李鑫,薛建新,卢铀,等.放射性肺损伤治疗的研究新进展[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0(4):937-940.

[18]张雪燕,刘美莲.放射性肺损伤防治的研究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 2013,18(3):527-528.

[19]苏奕欣.放射性肺损伤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 26(16):2131-2133.

[20]张燕,王晓萍.放射性肺损伤的预防和治疗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 2012,17(3):526-527.

◇责任编辑 晏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