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高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有效策略研究

2016-11-26陈林林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6年18期
关键词:解题能力高中学生策略

陈林林

【内容摘要】许多学生在解数学问题时,往往马虎大意,匆匆作答,导致其解答结果出现遗漏或错误。因此,当学生解答完一道数学题后,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反思解题结果或结论,复查审题和求解过程,核对和验证解题结果,找出易于出错的地方,及时修正完善,从而提高学生解题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批判性,促使学生养成做题后检查反思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高中学生 数学 解题能力 策略

在平时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解题后的反思和审视,充分发挥习题的作用,引导学生对问题展开思考、分析、探索、推断、概括、归纳、创新,从而积累经验,总结规律,开拓思路,拨开迷雾,把握本质,真正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解题能力。

一、巧取特殊数值,时半功倍

在高考数学选择题中,在解答某些不等式、函数、方程、数列、向量等数学问题时,有时赋予特殊的数值,往往可以使问题快速获取,达到时半功倍的效果。

例1:已知函数f(x)=x2+ax+b(a,b∈R)的值域为[0,+∞],若关于x的不等式f(x)

A.-6 B.9

C.12 D.36

解析:由题意可知,△=b2-4a=0,而由不等式x2+ax+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函数与方程、二次不等式以及根与系数关系的掌握情况,本题通过巧取m=0这一特殊数值,使问题得以巧妙获解,节省了化简和运算时间,提高了解题的速度。

二、巧借特殊图形,化难为易

例2:如图所示: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P⊥BD,垂足为P,且AP=3,则 的值是( )。

A.2 B.3 C.6 D.18

解:将平行四边形特殊化为菱形,则对角线AC⊥BD,又已知AP⊥BD,故点P与点O重合,则 =2 ,所以

=2 2=2| |2=18,故选项D正确。

点评:根据题设条件,借助特殊化思想将已知图形转化为菱形,极大地优化了解题过程,节省了解题时间,避免了隐形失分。

例3:设a、b、c是两两异面的三条直线,已知a⊥b,且d是a,b的公垂线,如果c⊥a,那么c与d的位置关系是( )。

A.异面 B.相交

C.平行 D.异面或平行

解析:在解决有关空间直线位置关系的问题时,最有效的方法是构造特殊的几何模型,借助图形的直观性加以判断。根据题设条件,可构造正方体,如下图所示,在正方体ABCED-A1B1C1D1 中,令AB=a,BC=d,CC1=b,当A1D1=c时,c与d平行;当A1D=c时,c与d异面,故选项D为正确答案。

点评:本题结合已知条件,通过构造特殊图形正方体,然后分类讨论,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三、巧用特殊函数,优化解题

例4:设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y=f(x)的图象关于直线x= 对称,则f(1)+f(2)+f(3)+f(4)+f(5)的值是( )。

A.0 B.1 C. D.5

解析:取特殊函数f(x)=0(x∈R),f(1)+f(2)+f(3)+f(4)+f(5) =0,故选项A正确。

四、巧用结果反思,提高批判性

例5:给定双曲线x2- =1,过A(1,1)能否作直线n,使n与所给双曲线交于B、C两点,且A为线段BC中点?

解:设以A为中点的直线n与双曲线交于B(x1,y1),C(x2,y2)两点,则有:

x12- =1①;x22- =1②;x1+x2=2③,y1+y2=2④

由上述四式可求得: =2,故可知直线n的方程式为:y-1=2(x-1),

即2x-y-1=0。

点评:上述解法看似合情合理,实则是错误的。这是因为直线n是否存在仍是个未知数,若有直线n存在,上述解法是正确的,反之,若无直线n存在,则说上述解法行不通。因此,我们需要对所求出的结果进行验证,以确保其准确无误。联立方程x2- =1和2x-y-1=0,消去y整理可得:2x2-4x+3=0,由于△=(-4)2-4×2×3=-8<0,故此方程组无实数解,即题中的直线n不存在。

反思解题结果,即对所求数学问题的结论和结果进行复查、核对、验证,以确保问题答案的准确、无误,提高解题结论或结果的可靠性和严密性。

【参考文献】

[1] 梁礼华. 高考数学复习有效策略研究[J]. 当代教研论丛,2015(08).

[2] 高慧明. 正视高考,冷静面对[J]. 广东教育(高中版),2015(10).

(作者单位:江苏省阜宁中学)

猜你喜欢

解题能力高中学生策略
培养高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实践探索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在阅读的乐趣中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能力
初中数学“圆”教学浅析
浅谈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
加强高中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