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校企合作模式下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2016-11-26王红梅张丽媛刘建军

长江丛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就业能力校企合作职业院校

王红梅 张丽媛 刘建军



浅谈校企合作模式下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王红梅张丽媛刘建军

【摘 要】校企合作这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对于职业教育中学生就业能力有着很大的提高,有效的促进了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走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道路,加强对于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当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校企合作 职业院校 就业能力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国家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职业院校作为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的教育机构,担负着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责任。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有助于社会就业率的提升,也有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然而,我国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接受职业院校的教育时,往往没有机会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职业院校应该从实际出发,进行学院和企业的合作办学模式,以工学结合的方式来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将教学和工作结合起来,就能实现培养大批专业型技术人才的教育目的。

二、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中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一)校企合作模式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职业教育模式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职业教育下培养出来的专业性人才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新鲜血液,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人力资源保障。然而,在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创新的重要时期,传统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企业需要的是有着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专业型人才,传统的职业教育偏向于理论的培养,不注意学生实际就业能力的提高。因此,在这种大背景下,发展校企合作模式就成为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

(二)校企合作模式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校企合作模式给企业、学校和学生构建了一个有机的生态关系。校企合作模式增加了学生的参加工作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得以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到一起。在企业的实践中,学生摒弃了理论上的闭门造车,得以在工作岗位上充分验证、检验自己的理论水平。在自由的工作环境中,学生可以将自己对知识的一些见解充分的应用与实践当中,从而提升自身的创造能力。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实践技能的基础上,还充分的实践自己的创新理念。因此,我们说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三)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中一种大胆的体制改革

传统的职业教育中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往往不能很好的适应当前瞬息万变的就业市场。职业教育要想更好的适应当前的就业市场,就需要对自身的教育教学体制进行一定的改革,而校企模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的一种教学改革模式。校企合作的教学理念是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做到实践和理论的统一,由企业来提供实践场地和实习机会,由职业院校来提供相关的专业人才,达到职业院校和企业的双赢,同时有利于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校企合作过程中对于高职院校的教材的编写和教师的素质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理论教学的进度要和实习实践的环节相匹配适应。

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中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一)通过校企合作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校企合作模式是一种良性的教学实践模式,它通过一系列双赢互利的机制,来促进职业院校学生能力的提高,也良好的保障了企业专业人才的输送。在这个过程中,职业院校的学生通过职业院校的理论教学和企业的实践研究,可以有效的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参加实习的过程可以使他们获得工作的实际经验,有助于他们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形成。在企业实习的机会还可以提高他们艰苦奋斗的精神。

(二)通过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校企合作,学生除了对在学校学习的理论加以验证外,还可以充分见识到在企业中运用的技术层面,通过实践的过程来对新知识增加了解,从而增强自身自主学习的意识。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在毕业后需要掌握的一种能力,只有具备一定的自主戏能力,职业院校毕业生才能在就业的过程中不断的找准自身的位置。

(三)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非智力综合素质

在学生就业的过程中,智力因素和专业技能是衡量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但是,非智力的综合方面的素质也是学生工作能力的一种重要体现。非智力的素质包括情感、意志、品格、道德等多方面的内容。职业院校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时,应利用校企合作的机会来使学生认识到院校以外的环境情况,通过实践的工作机会的锻炼、提高学生的综合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校企之间的合作教育活动,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校与社会的差别,认识到综合素质对就业的重要影响。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急需可以马上适应工作岗位的专业性人才,职业院校也需要在这种环境下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职业院校和企业的合作教学模式,对于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有着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邹宏,伊宏伟,王福娟.校企合作模式研究综述[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

[2]栗建.高职院校构建多层次校企合作模式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11(09).

(作者单位: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王红梅(1982-),女,河北玉田人,本科,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就业能力校企合作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健康中国背景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齐心协力 同台唱戏 合力推进职业院校关工委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