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朝嘉礼用乐考证

2016-11-26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4期
关键词:天子诸侯礼仪

项 琳

(许昌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河南 许昌 461000)

明朝嘉礼用乐考证

项 琳

(许昌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河南 许昌 461000)

明朝嘉礼用乐的探究从礼乐的角度出发,以明朝的历史背景入手,通过对明朝嘉礼用乐的探究,着重论证嘉礼用乐的重要意义,试图接通历史上国家礼乐制度中嘉礼用乐与当下各地民间信仰祭祀用乐传统之环节,并辨析嘉礼用乐音声类型丰富性。

明朝;嘉礼用乐;考证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不仅对“礼”格外重视,“礼乐”的作用也不可小觑。根据《周礼》记载,周人把“礼”分为五类,即“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这五礼作为我国古代礼仪制度的主要内容历代相袭,许多内容延续至今。明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晚期,他的各种典章制度多数沿袭汉、唐、宋、元旧制,朝廷之礼仍用“五礼”,五礼之中又各有诸多礼仪,内容丰富。其中,嘉礼是饮宴婚冠、节庆活动方面的礼节仪式,即国家具有喜庆意义及一部分用于亲近人际关系、联络感情的礼仪活动。关于嘉礼的分类,《周礼·春官·大宗伯》所载,“以嘉礼亲万民: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以昏冠之礼亲成男女,以宾射之礼亲故旧朋友,以飨燕之礼亲四方之宾客,以脤膰之礼亲兄弟之国,以贺庆之礼亲异姓之国。”《宋史·礼志十三》:“旧史以饮食、婚冠、宾射、饗宴、脤膰、庆贺之礼为嘉礼。”《国学基本知识现代诠释词典》载道:嘉礼即喜庆典礼。主要包括冠、婚、燕、飨、射等活动中的礼仪。嘉礼的名目这么多,这些礼节似乎都是以宴会为载体展开,多半是喜庆类的,从婚姻到兄弟、朋友,以及诸侯之间交往都会涉及到。

1 明朝嘉礼用乐的情况简介

《周礼》讲“天子以嘉礼亲万民”。皇帝通过嘉礼仪式表现皇权的绝对性和统治的严肃性、规范性与示意性。嘉礼内容丰富,就明代而言,诸如登极仪、大朝仪、常朝仪、诸王来朝仪、诸司朝觐仪、皇后受朝仪、朝贺东宫仪、上尊号徽号仪、册封后妃仪等等,名目繁杂,难以一一道及。一言以蔽之,凡是皇帝与朝廷的活动,大都设定了仪式程序。

明清嘉礼内容庞杂,我们的说明不能也无须面面俱到,毕竟历史远去,人们没有足够的耐心与兴趣。我们不必纠缠影视剧的故事情节如何,却有必要敦促历史剧增强历史感,既然穿上古装,就要在服装、话语、礼仪交往和公开正式场合等方面遵循古人的习惯。不要在创作中过于随意,无视五千年文明积淀的礼仪文化。

以明清两朝而论,越有地位的人越有规矩,反之,越没地位的人可能越没规矩。当然,拥有权力地位的人,虽不可能全部都忠实于礼制道德的要求,但不管其中有些人内心如何阴暗卑鄙,私下生活怎样糜烂,起码在公开场合中,大都是道貌岸然中规中矩的。

2 朝会之礼用乐

所谓朝会,即在朝廷行礼,也叫宴飨、上尊号、上徽号、册命、经筵、表笺。在此,笔者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仪式的用乐情况做详细介绍:

明朝一般在皇极门举行嗣皇登极仪式,而不是在皇极殿,譬如仁宗(成祖之子)以后,除了世宗是以藩王之子入承大统,登极仪式增加欢迎仪式以外,其他诸帝都是在选定登极日以后,先期由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的司设监在奉天门正中陈设御座,钦天监设定钟鼓鸣放时刻,尚宝司陈设宝案,教坊司安排“中和韶乐”,乐队纯属仪仗性质,只设而不真正演奏。当天早晨,派遣大臣祭告于天地坛、太庙,继位人着孝服祭告于先皇灵前。吉时降临,午门鸣钟鼓,继位人更换衮冕礼服,在皇帝仪仗队的簇拥下,来到皇极门正式登基。此前,朝廷文武官员已经从午门进入,在门前广场上按文东武西品级前后列队完毕。继位人由中门出来,在御座上落座。锦衣卫将军四人鸣鞭。百官上表,在鸿胪寺鸣赞官的带领下山呼万岁,万万岁。继位人登极仪式完成,然后诏告天下,从此历史翻开新的一章。新年号的使用一般都从第二年的元旦开始。从中也可以体会古人如何解决欢庆与悲痛之间冲突的方式,宁可将仪式减少,也要保证对先皇的尊重。

再看乐队情况。乐部在太和殿檐下东西陈列中和韶乐,太和门内陈设丹陛大乐,只起仪仗作用,而不真正演奏。午门外陈设导迎乐队以及龙亭、香亭,这是为了登极仪式结束后颁诏使用的。不言而喻,登极仪几年十几年或几十年才举行一次,而经常举行的是大朝仪。登极仪实际上是特殊的大朝仪,一个是政治权力传承中的悲痛与现实需要的和解,另一个则可以做到完全喜庆。

3 婚冠之礼用乐

皇帝和平民都要结婚,从顶级的皇帝大婚仪起,往下有太子皇子婚仪、王公婚仪、公主婚仪,品官婚仪直至寻常百姓的婚礼。同时,在男性为主体的社会,男子成年的冠礼也备受重视,古代男子早的以15岁,晚的以20岁作为成年立世的标准,将发束于头顶加冠。社会等级不同,加冠仪式轻重繁简相去甚远。皇帝的冠礼称为加元服仪,凡是儿童皇帝长大成人都要举行,而成年以后登上皇位的皇帝则无需再举行这样的仪式。譬如明朝万历皇帝十岁登基,三年正月举行加元服仪式,时年十三岁,虽然在做太子时已经束发加冠,但在当日仍将束发解开梳成脑后垂发的双童髻,举行加冠礼。可见,皇太子与皇帝因身份特殊,关系到皇朝命运,所以加冠年龄不受15岁的限制。

4 视学之礼用乐

视学是指天子亲临国学行春秋祭祀及养老之礼。《礼记·文王世子》:“天子视学。” 孔颖达 疏:“天子视学,必遂养老之法则,养老既毕,乃命诸侯羣吏令养老之事。天子视学者,谓仲春合舞,季春合乐,仲秋合声。於此之时,天子亲往视学也。”意思是说:孔颖达说天子行礼,必须要遵循养老的法规,养老之礼完成后,于是命令诸侯官吏行养老的礼仪。天子行礼的时候,有舞蹈也有乐器合奏。

皇帝视学是指皇帝到最高学府进行的视察活动。明代皇帝视学仪包括皇帝到孔庙行释奠礼、幸彝伦堂、讲官讲经、皇帝宣谕、幸学隆施等内容。从明代历位皇帝的视学记录及其视学内容中可以看出明代皇帝视学目的是为了崇儒重道和加强对国子监的控制及经学教育。

5 巡守之礼用乐

巡守指古时皇帝五年一巡守,以视察诸侯所守的地方。《书·舜典》:“岁二月,东巡守。”陆德明释义:“本或作狩。”《汉书·武帝纪》:“(元封)五年冬,行南巡狩,至于盛唐,望祀虞舜于九嶷。亦作“ 巡狩 ”。谓天子出行,视察邦国州郡。《书·舜典》:“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 孔 传:“诸侯为天子守土,故称守。巡,行之。”《孟子·梁惠王下》:“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汉书·宣帝纪》:“ 武帝 巡狩所幸之郡国,皆立庙。” 唐贾岛《送蔡京》诗:“登封多 泰岳,巡狩徧沧溟。” 清 沉初《西清笔记·纪典故》:“上每日临幸之地,或诣神庙拈香、祭祀、筵宴诸典礼及巡守驻跸之所,逐日恭纪於册。”

这里是说《书·舜典》记载某年二月,视察诸侯所守的地方。”陆德明解释这就是巡狩。《汉书·武帝纪》记载元封五年的冬天,向南视察诸侯所守的地方,到了盛唐,在九嶷山望向祀虞舜。也作为巡狩。天子出行,视察州郡。《书·舜典》记载二月向东巡守,到了岱宗地方停止。孔传说诸侯为天子守卫国土,称为守,巡狩,就是行走。《孟子·梁惠王下》记载天子看望诸侯为巡狩,巡狩的人,巡所守护的地方。《汉书·宣帝纪》:汉武帝巡狩各个郡国,都立庙。唐贾岛《送蔡京》写道登封多是泰岳,巡狩的时候多是沧溟,清 沉初《西清笔记·纪典故》记载,每次到巡狩的地方,或到神庙拈香、祭祀、筵宴各个典礼以及巡狩所驻扎的地方,都记载在册。

礼乐文化开始于舜的时期,一直延续到当今社会,是中华民族一种美好的品德和社会愿望的体现,礼记中有明显的论述。对当今社会也是影响很深,礼乐文化本来强调的是一种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统一。礼强调人与社会,强调社会因该有一个和谐的秩序,人们有礼仪廉耻之心。而乐则是强调人鱼自然的关系,要和谐。封建礼仪,是维持封建体统与封建文明的有效措施。但究其实质,并非纯粹是为了束缚平民百姓。对封建官吏的抑制,也是它的历史价值之一。因为在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文武百官的行为举止和自身地位,在不同的场合,往往有着截然不同的体现方式与不同的人生价值。明朝嘉礼用乐考不仅仅是对明朝时期的一个简单的整理和规划,它里面包含了从西周到明朝2000多年的礼乐文化,积淀了太多文学志士所保留的精华。它传递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去挖掘,去保存,去继承。

[1] 《明一统志》,刊《四库全书》全文电子检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2] [清]张廷玉 《明史》

[3] [明]徐一夔 梁寅等撰 《大明集礼》

[4] [清]秦蕙田撰 《五礼通考》

[5] 项阳 《关注明代王府的音乐文化》、

[6] 项阳 《小祀乐用教坊,明代吉礼用乐新类型》(上、下)

[7] 项阳 《以<太常续考>为个案的吉礼雅乐解读》

[8] 林金树 《明代嘉礼中文武百官的“以品序立”》

[9] 耿元丽 《五代嘉礼考述》

项琳(1976.04-),汉,女,现任职于许昌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史及音乐教育。

D925.1

A

1672-5832(2016)02-0166-02

猜你喜欢

天子诸侯礼仪
“立天子以为天下”——周代“立君为民”学说的现代性观照
五张羊皮
天子当屏而立
烽火戏诸侯
无字碑随想
筷子礼仪
烽火戏诸侯
礼仪篇(下)
烽火戏诸侯
对西周王权衰微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