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2016-11-26梁海鹏

长江丛刊 2016年28期
关键词:组织生活学生党员高校学生

梁海鹏

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梁海鹏

青年是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党员作为高校学生党支部的一分子,对其加强教育和管理,是保持党组织和党员先进性的一项重要措施。面对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载体单一、学生党员认同度不高,重视程度不够、学习热情不高,缺乏必要的学习平台等问题,建立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坚持创新组织生活形式,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先进模范作用,对于提高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实效性,推动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高校 学生党支部 组织生活 问题 对策

党的组织生活是党的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其采用的形式主要包括对党员进行党的知识教育,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及有关业务知识,传达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文件、指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发展党员,处理违纪党员和不合格党员,开展适合党员特点的各种形式的活动。

青年是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党员作为高校学生党支部的一分子,对其加强教育和管理,是保持党组织和党员先进性的一项重要措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党内生活方面,一个是坚持、一个是加强、一个是创新。”因此,探索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面临的问题,建立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坚持创新组织生活形式,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先进模范作用,对于提高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实效性,推动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一、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面临的问题

(一)组织生活载体单一

现有的组织生活中,大部分学生党支部习惯于单向的“我说你听”的形式开展党组织生活,往往流于形式,在传达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文件、指示后很多学生党支部缺乏必要的讨论,而一味的以“听听讲话、记记笔记”了事。

近年来,“创优争优”活动广泛开展,“两学一做”活动正在进行,学生党支部开展的活动日益丰富,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组织生活“换汤不换药”,在社会实践、义务活动、帮扶活动中没有彻底落实工作要求,缺乏必要的载体创新,导致组织生活效率低下,学生党员兴趣匮乏的问题。

(二)学生党员认同度不高,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中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大学生党员对组织生活的重视程度不够,认同度不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一代的学生党员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正在减弱,认同度正在降低,具体变现为:(1)在面对集体和个人问题时,部分学生党员出现了动摇,往往不能将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在牵涉到个人利益时缺乏组织纪律,缺乏必要的集体和合作精神;(2)对组织生活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学生党员在对待组织生活上出现了“不参与、不讨论”的现实情况,在参加组织生活时用各种理由不参与,在参加组织生活时采取漠视态度,不认真参与组织生活中的讨论环节;(3)部分学生党员还存着这入党前和入党后对待组织生活截然不同的情况,这也从侧面体现了部分学生党员注重功利性的态度,同时,在面临党的任务和考验时,消极对待,缺乏必要的工作热情。

(三)学习热情不高,缺乏必要的学习平台

学习是时刻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重要保障,只有时刻坚持学习先进理论,以理论武器武装自身,才能做到在面对大是大非的问题时坚持自身立场,做到不随波逐流。在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另一个问题是部分学生党员缺乏学习热情,同时在党支部自身的工作中,还存在着学习平台缺乏的问题。

当前,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尤其是网络的使用,使得大学生这一群体在网络上接收了大量的信息,而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特点又使得在获取信息时不加辨别的接受,大学生党员同样存在这一问题,部分学生党员在获取信息时不思考,只接受的态度使得这一群体逐渐丧失了学习热情,从侧面上说,党内组织生活现在仍然采取的是较为传统、单一的教育形式,其内容也往往没有与学生的特点紧密相连,从而造成了学生党员对理论知识不关心,不注意,缺乏必要的批判和辩驳的眼光,从而导致了学习热情底下,面对理论知识只知死记硬背,而缺乏真正的理解。

其次,高校学生党支部还存在着学习平台缺乏的问题。大学生党员仍然属于青年这一群体,其特点决定了大学四年时间仍然是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通过组织生活对其加强教育和管理,通过搭建学习平台,能够极大地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学习效率。然而,在当前高校的学生党支部上,学习仍然是通过“上党课、看视频、学文件、记心得”体现的,其形式没有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单方面的灌输教育也难以达到效果。

二、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实效性的对策

(一)加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实效性,首先要加强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首先,要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对传统的、单一的理想信念教育形式加以改进,取其精华,根据当前大学生党员的实际特点,采取多实践、多动手的形式以“实践出真知”的态度对教育形式加以改进,鼓励大学生党员“学”与“思”结合;其次,要与大学生党员的学习特点相结合,理想信念教育与大学生党员专业特点相结合、国家时事热点和理论相结合,做到学生感兴趣,能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从灌输教育转换为自发式的学习;三、充分发挥先进模范的典型作用,学生党支部要充分发掘先进典型的榜样作用,号召学生党员学习先进模范了,在学习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对其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二)创新组织生活载体形式

高校基层党组织对待组织生活应当鼓励学生党支部自行创新,在组织形式、方法等方面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这一最有创造力群体的创造性,同时依托社团这一群体,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创新组织生活载体形式。学生党支部可通过结合和校园文化建设,以大学生党员为主体,开展各类兴趣活动;可以通过实践活动的形式,将组织生活与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创业就业、学科竞赛、科创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多开展同学们感兴趣,愿意主动参加的活动;再次,学生党支部还可以拓展组织生活开展的形式,以辩论赛、专题讲座、竞赛的形式创新组织生活载体,争取使每一位学生党员能再组织生活开展中结合自身特点和兴趣,切实提高组织生活开展的参与度。

(三)充分利用网络,搭建学习平台

网络是当前高校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高校学生党支部不仅仅要充分利用网络,开展网络教育和管理,更要积极地为大学生党员搭建网络学习平台。近年来,部分高校学生党支部已经开展了学习平台的建设,并取得了大量优秀成果,累积了大量经验,但学习平台的建设仍需要大力加强,大学生党员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学习,不仅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学习平台的搭建可以不局限于学习,并进而扩展为一个集学习、交流和讨论的平台,这就要求高校学生党支部在搭建学习平台时要以结合学生党员特点为要求,利用网络加强学习平台建设,同时整合为学生党员提供发表自身意见并进行讨论的平台,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学生党员,并提高学生党员参与的积极性。

[1]王洪松,董宁博.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实效性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2(01):104~107.

[2]潘静,张文彪.立德树人视角下的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建设——基于广东省高校的调研[J].高校辅导员,2012(04):57~60,65.

[3]卢军霞,刘翔.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有效性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2(09):50~53.

[4]李书娟.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新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02):26~27.

[5]武会忠.高校研究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反思与创新[J].西安社会科学,2009(02):26~27,30.

[6]汪哲伟.关于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3):92~95.

[7]吴巧慧.提高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目标取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4):108~111.

[8]李涛.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04):133~135.

(作者单位:成都大学生物产业学院)

梁海鹏(1988-),男,四川仁寿人,硕士研究生,成都大学生物产业学院辅导员,助教。

猜你喜欢

组织生活学生党员高校学生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提高东北高校学生冬季运动兴趣的路径研究
一图读懂党的组织生活该如何过
如何过好党的组织生活
论高校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
“牡丹江市坚持‘一化四制’,推动组织生活落细落实”
高校学生党员党内生活常态化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