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产业转移的行业选择及布局优化

2016-11-26袁连升

长江丛刊 2016年28期
关键词:梯度布局京津冀

王 楠 袁连升

京津冀产业转移的行业选择及布局优化

王 楠袁连升

京津冀产业转移是一项极为重大的战略其直接涉及到京津冀多个省市的经济与民生。在京津冀产业转移当中其最为核心的内容就是转移行业的选择和整个京津冀产业转移的整体布局与调控。就目前而言我们所采用的行业选择方法是通过产业梯度系数来测算一个区域内的各类产业是否具有优势或者说那在哪里其优势才能最大化。通过计算我们就可以更加合理的对京津冀产业转移的行业选择与布局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安排。

京津冀 产业转移 行业选择 布局优化

京津冀产业专业是我国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而在这个战略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做好产业转移中的行业选择工作,或者说行业选择工作本身就是产业转移的核心内容,只有做好了行业选择才能够使得这次大型的产业转移具有实质性意义。除此之外,对于整个产业转移的布局优化也是十分必要的,良好的布局优化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使得整个京津冀产业转移的成果被有效扩大,使得其能够发挥其最大的效用。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关于京津冀产业转移的行业选择及布局优化。

一、京津冀转移行业选择及各区域优势选择

经济学家曾提出可以用产业梯度系数,即区位商和比较劳动生产率的乘积来测算区域产业梯度水平。梯度系数的测算具体过程由于篇幅所限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我们通过测算得出了以下的结论。在这里我们要说明的是,在整个京津冀行业转移的大战略当中,包括了两个中心,这两个中心一个是主中心即北京,另一个则是副中心即天津,而其他河北的大量地区则属于其他区域。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以两个中心为主,并且北京与天津在很多行业的优势方面都具有趋同性,因此二者合作发展将重复的产业合并应当说是一个较为有利的做法。而对于一些需要高劳动力或是传统的工业行业则应当转移到目前急需发展的其他区域一方面拉动生产、保障就业,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北京与天津能够有更多的发展空间。总的来说京津冀行业转移的行业选择的最终目的就是京津冀地区的生产能够更有效率更加节省资源。在北京区位商指数大于1的行业有13个,在这13个行业当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6个行业就目前而言其还是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并且这些行业对于北京未来的发展是具有这推动作用的而目前经由我们的梯度系数测算来看这6个行业的系数排名都在前八位,因此无论是从整体的京津冀行业转移选择的科学计算角度而言还是就未来北京的发展来说,这6个行业目前依旧应该留在北京进行发展。其他行业则应当向天津及河北地区进行转移。天津、河北的转移的行业选择则根据该区域的优势进行遴选,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则应当选择靠近渤海湾较为方便且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天津转移,而其他行业例如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橡胶制品业等等接近13个产业则应当向河北转移。

二、京津冀产业转移的布局优化

总体而言京津冀三大区域都具有自身不同的发展特色,因此其在未来的布局优化当中他们也各自有着不同的作用与合适的发展方向。首先我们来看北京,北京目前虽然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还具有一定有优势目前也不会进行转移,但是这两大行业都对于北京的环境污染还是较大的,在未来进行转移也是趋势之一,北京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应当更加倾向于高尖端科技工业的发展,集中自身科技中心、经济中心以及政治中心的优势大力发展高端科技工业应当是其最好的发展方向。天津重点发展石油化工、通信设备和电子设备制造业,可以积极承接北京的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并且应当将纺织、造纸、印刷等轻工业向河北转移。河北地区一方面要继续现代化农业,另一方面集中自己的人力资源优势发展和巩固优势加工制造业,培育和增强橡胶、塑料、皮革、纺织、造纸、印刷等优势加工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从而使得京津冀产业转移的成果能够被最大程度地扩大惠及京津冀乃至全中国的人民。

三、结语

京津冀产业转移是我国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因此我们必须对此进行高度的重视,并且我们也应当清楚地意识到,任何重大的发展战略其在实施过程中都会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我们应当克服艰难,披荆斩棘,为我国成为经济强国、工业强国乃至成为一个综合性的世界强国而努力奋斗。

[1]HEAD K,R IES J,SWENSON D.Agglomeration benefitsand location choice: evidence from Japanese manufacturinginvestm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5,163(38):223~247.

[2]陶文达.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

[3]戴宏伟,田学斌,陈永国.区域产业转移研究——以"大北京"经济圈为例[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3.

[4]陈蕊,熊必琳.基于改进产业梯度系数的中国区域产业转移战略构想[J].中国科技论坛,2007,43(8):8~12.

(作者单位: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王楠(1982-),女,汉族,硕士,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袁连升(1973-),男,汉族,博士,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学。

猜你喜欢

梯度布局京津冀
磁共振梯度伪影及常见故障排除探讨
基于应变梯度的微尺度金属塑性行为研究
先进纤维材料战略布局
沈阳:在梯度材料的损伤容限研究中取得进展
一个具梯度项的p-Laplace 方程弱解的存在性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
京津冀协同发展
商用WiFi蓄势待发BAT360谨慎布局前景存疑
医疗布局决定未来
邓小平开启改革开放前的内外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