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育浅谈
——以《安塞腰鼓》为例
2016-11-26祁克洪
祁克洪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育浅谈
——以《安塞腰鼓》为例
祁克洪
【摘 要】随着近年来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要逐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文在阐述初中语文美育的必要性的基础上以《安塞腰鼓》为例,从崇高、语言、生命之美三个方面来简要说明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感受美、审视美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美育 渗透
一、初中语文美育的必要性
审美教育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语文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1]根据这一要求,语文美育也就应运而生,在对审美的教育上,从语文学习的多个方面向学生传达审美,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审视美。“在审美活动中,人的感知、想象、理解、情感,以及个性、趣味等多种心理要素协同作用,形成审美判断和审美领悟,产生审美快感,完成一个完整的审美过程。”
二、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语文美育可以通过语文课程本身来完成,语文课本里面的诗歌、散文、小说都有其美学蕴含,要挖掘出文本的美学蕴含,还是需要教师本身具有一定的审美素养,从而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引导学生发现美、审视美。
现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安塞腰鼓》为例来谈谈这其中的美育元素。
首先,单元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积累一定的文化艺术方面的知识,培养对文化艺术的体验和感悟能力。其次,“安塞腰鼓”本身就是长生与黄土高原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以其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形式彰显了陕北人民豪迈、开放的性格,而在文本中作者以其独特的语言形式和震撼人心的方式带领读者再一次领略了安塞腰鼓的魅力。
(一)超越形式的崇高美
优美是使人身心放松得到情境合一的效果,但是崇高则是反其道而行之,它让人产生“恐惧”和“敬畏”的心理。康德曾在《判断力批判》一书当中这样解释崇高发生的过程:“高耸而下垂,威胁着人的断言,天边层层堆叠的乌云里夹杂着电闪雷鸣,火山在狂暴肆虐中,飓风带着它摧毁了废墟……在与他们的较量里,我们的抵抗力太渺小了。”[2]在这个方面上,说的就是当审美主体的生命安全能够得到保证,那些电闪雷鸣、火山喷发以及那些具有摧毁性的力量越凶猛就具有了吸引力。而那种惊心动魄的力量直逼人的心底,它越是狂放不羁,越能激起观赏者内心的敬畏感。
在《安塞腰鼓》一文中,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黄土高原的广阔无垠,足以震撼人的心灵“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3]在课文教学过程中,辅之以视频材料和音频,同时适时引导学生诵读,激发学生的崇高感,让学生在声音和图像的感染下体会安塞腰鼓摄人心魄的独特魅力。
(二)独特的语言美
在课文《安塞腰鼓》中,作者刘成章以大量的排比、反复和比喻带领读者领略了一次安塞腰鼓的雄浑之气。
反复和排比的运用使得文章节奏感更加强烈,文本将这样的手法运用得恰到好处。如“好一个安塞腰鼓”反复了四次,每一次的出现反而给人以力量增加的感受。又如“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表现出了生命力的旺盛和精力的充沛。三个“使人想起”的连续使用,情感一步步递增,一步步紧扣住读者的心弦,那是一种苍劲有力而又不失壮阔的景象。
文中精妙而又生动的比喻使其更加具有生命力“骤雨一样……”将鼓点比喻成“骤雨”、“旋风”、“火花”“斗虎”,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安塞腰鼓的声、势以及速度,从侧面映衬了黄土高原的广阔无垠,以及小伙子们一个个鲜活而有力的生命。
在教学过程中,这样的形式多样的语言美也是引导学生欣赏的一个教学点,通过学生反复诵读和教师适当地指导朗读,让学生成为审美主体去亲自体验这样一个“交织”、“旋转”而又“升腾”的安塞腰鼓。
(三)充满力量的生命之美
“一锤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这样豪放、壮阔、热烈的安塞腰鼓,是那样一群“茂腾腾的后生”敲响的,是他们那一腔热血挥洒出来的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也是他们展现阳刚之气的最好表达方式。这样厚重的土地才能承受得住这样有力的敲打,江南那样一片水乡,反而不适合这样豪迈、壮阔的力量。
黄土高原厚重的土地上积蓄着一股燥热的力量,它不像江南那样的柔美和秀丽,通过两者的对比,更加赞美了黄土高原的坚韧之美。
三、结语
根据《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初中语文课堂美育现状来看,对学生进行美育是必要的过程。除了文中举例谈到的《安塞腰鼓》里面有很多的美育元素之外,在整个初中语文课本中其实都还有许多未曾发掘到的,不管是散文、诗歌还是小说都具有其审美价值,这就需要教师提升自身审美素质,先去挖掘出一些美学蕴含,从而用一定的方法引导学生去发现美、鉴赏美,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出版社,2011:15.
[2]康德原著,邓小芒译.判断力批判[Z].人民出版社,2002(12)59.
[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Z].人民教育出版社,127~130.
作者单位:(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晏场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