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乡土资源创新作文教学探究
2016-11-26柳一文李朝阳
柳一文 李朝阳
合理利用乡土资源创新作文教学探究
柳一文 李朝阳
【摘 要】本文根据乡土文化具有地域性的特点,从现实生活出发,开掘乡土文化课程资源,开展主题作文活动,促发展创特色,促进教师成长,学生发展。从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的特点着手,对乡土文化教育资源探索研究,从而为教师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作文写作积累经验。
【关键词】开发 乡土资源 创新作文
一、关注现实生活,探究乡土文化课程资源
山里的孩子就生活在我们山区的现实生活当中,我们的开展的主题活动都来源于山区中学生的现实生活领域。比如:春天到了,我们和学生谈起了本地植物时,学生竞说起了许多能吃的植物来,杏子、毛桃、酸梨、野蘑菇、辣辣、麻麻肉、麻麻吊、鸡腿腿、羊哥儿、莩儿等等,老师就及时和学生讨论,并在班级内开展了以山区能吃的小植物为素材,以“大自然的馈赠”为主题的作文写作活动。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老师根据学生对山区植物了解,组织了寻找作文素材的活动。教师学会捕捉写作信息、关注学生写作兴趣,能及时把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纳入到教学活动计划中;会从学生喜欢的野味、喜欢的植物寻找教学主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中选择写作主题。由于活动内容来源于学生生活是他们所熟悉和感兴趣的内容,所以作文写作教学效果也是比较理想的。
二、开展主题活动,筛选乡土文化资源
主题活动是一个信息整合的过程,一个主题内容往往涉及到教育教学的许多方面,如生活、学习、语言、思维、写作等等。在开展主题活动中我们发现对乡土文化教育资源的探索研究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师生对知晓的生活内容大多是零散的,不提不知道,一提一大串,不能将乡土文化教育资源有机地整合到学生写作的主题活动中;教学目标有些模糊、散乱;注重课堂教学,忽视乡土文化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剥夺等等。这些现象就引起了我们的深思:所有的乡土文化资源是不是都值得探索,选取的内容学生是不是学生都感兴趣,在活动中学生能不能理出一段思绪,能不能如愿地表达出来,怎样才能有效地把乡土文化资源构建为有特色课程资源。
我们来到山区,不仅仅是一信知识传播者,更重要的是学生健康思想的领路人。一是开展“我爱家乡”主题活动。通过学校团队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风情、地方文化,培养热爱家乡、关爱亲人、尊重他人等情感。二是开设“庄浪精神”大讲堂。为传承庄浪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创作欲望,学校可专门开设大讲堂活动,就庄浪感天动地的名人故事、创业精神进行宣讲,创设寓教于乐、感染心灵的道德文化活动。三是设计情境性的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等先进教学设施,使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体验中学会认知、激发学生对家乡热爱之情,进而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写作欲望,达到“情动于中而行于言”。四是进行主题作文练笔活动。老师们并借此设计出了一堂堂有趣的作文题目《蒸馒头》、《种菜菜》、《扳玉米》、《烧洋芋》等等。使学生在主题活动与乡土文化教育资源的互动中,产生了浓厚的乡土情结。在活动中我们坚持感知体验、形象趣味、熏陶感染操作等原则。
三、开设特色课程,利用乡土文化资源
(一)开展特色主题作文训练课
随着主题活动的开展,我们根据学生的兴趣及需求开设了充满情趣的有特色的作文写作活动课程,通过参观、理解等探究活动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提高观察、语言表达等认知水平,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二)整合教学资源,开设艺术课程
我们山区蕴藏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审美是民间艺术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学生在民间艺术欣赏活动中,常常会产生丰富的联想,不自觉地把自身的情感投射到审美对象上,产生共鸣。因此,开展我县艺术文化教育能激发学生审美情趣,丰富审美感受和体验。
(三)整合学校教研力量,成立教研课题组
学校教科研是结合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难点问题,在理论指导下通过实践进行的研究活动。真正产生实际教育效益,教师是关键。在教学的研究过程中,大家共同学习、合作探究、精心策划组织活动,形成浓郁的研究氛围,唤醒了教师创造的激情。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逐步养成良好的教学行为,产生了预期的教育效果。
(四)尝试新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即学校推行的情景式、参与式、书写式教学模式
新的教学模式取代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拓宽了教师教学思路,不断地提高了作文教学技能,学会了捕捉信息、学会整理、收集可利用的教育资源与信息,懂得制定可调整的计划,认识到怎么与学生互动,能够根据学校的活动兴趣调整活动时间、提供适宜的活动材料、采用适宜的活动形式。会把活动课程的创设与主题活动的内容相结合,使活动课程成为主题活动得到了一定的延伸,活动课程的材料投入更加丰富多样,活动课程的设置更加合理。教师的教研活动更有实效性和针对性,围绕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了我校校本教研的重点,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了敏感性,开发课程资源和家长资源,成了老师的一个新本领,这也是我校的一大收获。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论创作[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册)[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作者单位:(甘肃省庄浪县韩店中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农村中学创新作文教学的探索研究》立项号:GS[2014]GHB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