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哈詈词文化翻译探究
——以“狗”为核心构成的固定词组为例

2016-11-26韩雪莲

小品文选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原语译语哈萨克族

韩雪莲

(伊犁师范学院 新疆 伊犁 835000)

汉哈詈词文化翻译探究
——以“狗”为核心构成的固定词组为例

韩雪莲

(伊犁师范学院 新疆 伊犁 835000)

汉族与哈萨克族因地理环境、生活习惯、宗教等因素的影响,文化产生明显的差异。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文化中的差异导致汉、哈民族赋予狗的外延意义有很大差别,这种差别现象呈现在汉哈语关于狗的固定词组中,同时这种因文化造成的语言差异给翻译带来一定的障碍。本文分析汉哈文化背景下的狗的詈词翻译问题,通过转换法、意义法、直译法等翻译方法解决文化带来的翻译问题,尽可能的使译语再现原语文化内涵。

詈词;汉哈;文化翻译;“狗”;翻译方法

文化的特征反映在语言中,汉哈语中都有以“狗”为核心的詈词,这并不是巧合,而是有一定原因所呈现出来的语言现象。但汉哈语中关于“狗”的詈词并不是一一对应的,这是因为语言中的词汇来源于生活,产生于社会生活与群众的劳作之中。文化差异给翻译带来很大的困难,如何解决汉哈因文化造成的翻译障碍,并在译语中重现原语文化内涵,是值得探讨、研究的。

1 翻译与文化的关系

每个民族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宗教等,而这些的不同,会反映在语言之中。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文化标志,这样的情况之下,翻译时,两文化之间就很难找到对应的词。同时因为文化的不同,会赋予很多事物及词汇许多特殊的意义,例如:哈语中的kk一词,不仅仅是指蓝色,还有青色的、天空、未成熟等多个意思,这些意义是哈萨克族人民赋予它的外延意义,在汉语中没有。译者是桥梁,连接着两国文化,若译者没有很好掌握两国文化,很难把类似的文化传达给译入语读者,也有可能误导译入语读者对原语文化的认识。语言是反映人类社会的思维方式,文化生活的工具,承载着文化信息,异语文化之间的不同,给翻译带来一定的障碍,那如何翻译是文化翻译的关键问题。

2 汉哈关于“狗”的文化差异

狗在很早以前就被人驯化,成为打猎的帮手和看家的家畜,和人类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哈萨克族是游牧民族,以游牧为生,狗是很好的放牧帮手。狗在哈萨克族中被视为“七宝之一”,在夜间看护羊群时一只狗可当做一个人,因此牧羊犬被牧民视为掌上明珠倍加爱护。但是在哈语中也有不少关于狗的贬义词。例如:ijt minez(狗脾气)、ijt kor adam(狗过的日子,借用狗的形象比喻生活落魄之人)。汉语中“狗”常与贬义词相联系。这是因为汉族是农耕民族,所以关于牛的褒义词比较多,而狗是用来看家护院,已被人驯化,有奴性,见到主人摇头摆尾,且天性对陌生人不友好,并且狗有吃屎的习惯,汉民族因为狗的这些特性,内心里不太喜欢狗,所以创造了许多关于狗的贬义词。

2.1 汉语中“狗”的意义

根据《汉语常用成语手册》、《中国惯用语快读》对“狗”的释义,我们可将“狗”的意义归纳为以下七种:(1)低劣、低贱,例:狗头军师、狗尾续貂。(2)多管闲事,例:狗拿耗子——多管闲事。(3)胆小、怯懦,例:狗急跳墙、鸡飞狗跳。(4)坏人,例: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改不了吃屎。(5)势利,例: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6)愚笨,例:狗彘不如。(7)忠诚,例:狗不嫌家贫。

2.2 哈语中“狗”的意义

根据《哈汉词典》对“狗”的释义,我们可将狗的归为以下六种:

3 翻译方法

翻译是一项跨文化活动,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信息传递。它不仅仅传递原语语义内容,更重要的是传递原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让译语读者获得同原语文化一样的文化内容。根据以上我们可看出汉哈因文化差异,导致詈词中“狗”的意义不同。下面就其构成的固定词组的翻译,探讨如下:

3.1 转换法

人们因文化背景的不同,对事物的认知存在着差异。有些动物在一种语言中具有丰富的外延意义,但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相同的内涵。人们会通过借用这些动物的外延意义喻指有相似特征的人或事,但哈汉文化背景不同,喻指时会借用不同的动物表达相同意思,这时我们可以寻找译语文化中带有同等文化内涵的事物表达。

例:狗急跳墙这个成语是比喻坏人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不顾一切捣乱,用哈语可表达为 sasqan ujrek artimen(鸭子急了屁股先沾水)

3.2 直译法

直译法指用译语中的“对应”词译出原语中文化信息。这样不仅保持了译语与原语形式上一致,也充分表达了原语文化信息。

3.3 意译法

语言因文化背景不同,会呈现出带有本民族文化色彩意义的词语。翻译时,译语中找不到与原语相对应的具有文化色彩意义的词,这时不注重形式,更注重意义,牺牲外在形式,直接用解释的方式译出原语的语义内容。

由以上的第一个例子“狗咬狗”可以看出,通过意译法翻译,译语虽然呈现出原语的意义,但是没能把原语的情感色彩活灵活现。

汉族、哈萨克族因历史、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对狗的认识上有很大的区别,跟狗有关的詈词不能一一对应。通过转换法、直译法、意译法可以解决文化带来的翻译问题,但不能解决文化带来的所有翻译问题,同时这些方法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翻译时可根据原文与译文的表达方式选择适当的方法,使译文达到更好的效果。

[1] 王珺.翻译的本质是文化翻译[J].当代教育论坛,2009,(11):1.

[2] 陈世勋.哈萨克语和汉语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异同分析[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11,(3):2.

韩雪莲(1992.03—),女,土族,青海人,在读研究生,伊犁师范学院,研究方向:哈汉翻译。

H059

A

1672-5832(2016)11-0229-01

猜你喜欢

原语译语哈萨克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哈萨克族民间音乐传承研究
适彼乐土
关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思考
浅谈旅游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
浅析新疆哈萨克族民间劳动舞蹈的动作来源与发展规律
祖母
基于ZigBee协议栈的PHY服务研究
浅谈“说”的翻译技巧
基于原语自动生成的安全协议组合设计策略及应用研究
翻译等值理论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