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戊戌维新与洋务运动之比较

2016-11-26孟星宇

小品文选刊 2016年24期
关键词:洋务运动指导思想清政府

孟星宇

(西安工业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21)

戊戌维新与洋务运动之比较

孟星宇

(西安工业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21)

戊戌维新与洋务运动均为19世纪下半叶时期,中国人民为了反抗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而采取的相应措施。有人认为,戊戌维新是洋务运动的延续,也有人认为,戊戌维新与洋务运动是相对立的,性质完全不同。虽然戊戌维新与洋务运动最终都是以失败告终,但对于两者的关联性与差异性进行总结,对于现代化建设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戊戌维新;洋务运动;比较

前言

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肆意侵略我国领土,为抵抗外来的侵略,挽救民族的危亡,我国人民与19世纪60年代发起洋务运动,并在19世纪90年代发起戊戌维新运动,虽这两次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但两者之间的联系至今依然饱受争议,笔者查阅相关资料,试图将两次运动进行比较,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性与差异性,并对于历史进行总结和反思,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1 戊戌维新与洋务运动的发起因素

1.1 运动发起原因的关联性与差异性

从整体的角度而言,两次运动都是为了抵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挽救领土主权而发起,在19世纪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工业革命,因此从世界各个角落开拓商品倾销市场,掠夺原材料,便开始了疯狂的侵略,先是向中国销售大烟,削弱我国人民的体质,继而在“虎门销烟”之后,向我国发起了进攻,当时的清政府显然处于弱势,在战争中签订《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被迫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割地赔款,中国也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在战争中,西方国家先进的武器引起了我国一些出过洋的大吏的反思,他们认为,只有向西方学习,发明更为先进的武器,才能增强我国国力,免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欺负。另一方面,清政府签订了割地赔款条约之后,只能从百姓身上搜刮财产,自然引起百姓的不满,各个地方也逐渐出现一些革命运动,清政府的统治地位受到了威胁,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危机,李鸿章、曾国藩等人不忍受到灭国的屈辱,发起洋务运动[1]。在19世纪90年代,日本又对我国进行了侵略,清政府再一次被迫割地赔款,并面临着亡国的危机,梁启超、康有为等人又发起了戊戌维新变法。两场运动的关联性就是,都是为了抵抗外来国家侵略,维护清朝统治大权,而差异性就是,洋务运动的导火线西方列强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而戊戌维新的导火线是日本对于我国的侵略,以及日本的侵略导致的帝国主义列强由于利益冲突掀起的瓜分中国的狂潮。

1.2 运动指导思想的关联性与差异性

洋务运动与戊戌维新的指导思想均为向西方国家学习,转变“鄙夷”为“亲夷”。洋务派主张与外国侵略者建立友好搜到外交关系,他们认为,帝国列强侵略者虽然多次侵略清政府,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一些不平等条约,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帝国列强攻入北京时,帮助清政府对于叛乱的太平军进行打击,功大于过,并且当时清政府的力量已经十分薄弱,只有投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他们先进的科学技术,强大自己的武装力量才能延续清政府的统治,因此清政府投入了帝国资本主义国家的怀抱,变成他们的附庸[2]。当然,洋务运动的发起也引进了一些先进的技术,开始创办学堂以及一些军工企业、民用企业等,并且还向外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文化,这对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与发展壮大起到关键的作用。洋务运动的发起,为戊戌变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戊戌维新的指导思想与洋务运动相似,就是向西方列强学习,这就是两次运动指导思想的关联性。但是与洋务运动相比,戊戌维新更加偏向于西方国家“君主立宪制”的统治体制,他们提倡学习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对于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制度进行革新,这就是两次运动指导思想的差异性。

2 戊戌维新与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

2.1 两次运动失败原因的关联性

戊戌维新与洋务运动皆以失败告终,其原因显而易见。两次运动失败的共同因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帝国资本主义国家的压迫。资本主义国家对于清政府在技术引进方面的“帮助”其实只是一个表面的现象,其真正目的是让清政府成为其商品的倾销处,并大肆掠夺中国的原料,用中国的原料制造商品卖给中国人,逐渐解体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制[3]。同时,清政府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挽救民族危亡的相关举措会给帝国列强国家造成一定的胁迫感,他们势必会对清政府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压迫,使其仅仅作为帝国主义国家的附庸,而不能真正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就注定了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维新,都面临着失败的局面。

(2) 运动中群众基础不够扎实。洋务运动与戊戌维新都是以镇压农民起义为起点的,因此两次运动的基础都较为薄弱,他们的主要目的是维持腐朽清政府的统治,因此在运动时选择依靠清皇帝,而脱离群众,因此运动的参与人群局限于统治阶级。这无形中已经激化与人民的矛盾,削弱了自身群众的基础。

(3) 两次运动的革新不够彻底。洋务运动与戊戌维新在指导思想上都具有一定的保留,导致革新不够彻底。中国的封建统治思想具有很多年的历史,可谓根深蒂固,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维新,都很难在短短时间内进行革新,因此很多工作都只是表面的,并未真正发挥实际作用。

2.2 两次运动失败原因的差异性

洋务运动与戊戌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洋务运动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很明显,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将其“长技”传授给强政府,决定了该运动是失败的;而戊戌维新的目的是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的制度,这样的制度改革,对于旧中国来说,是不可能得以实现的,因此戊戌维新也宣告失败。

结语

总的来说,洋务运动与戊戌维新的发起因素与失败原因是大同小异的,两场运动都只是从表面上进行革新,而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即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事实,洋务运动与戊戌维新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又有其差异性,虽然最终都失败,但最终也让我国人民认清了帝国列强资本主义国家的丑恶嘴脸,让更多的国民奋起。同时,通过对于两次运动的失败进行反思,我们也能从中领悟到富民强国的道理,让我国现代化建设得到更好的发展。

[1] 赵党留.中国近代化的新尝试——戊戌维新——戊戌维新与洋务运动之比较研究[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04:87-88+91.

[2] 韦宝畏.洋务运动与维新运动的比较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0,03:75-78.

[3] 闵传超.戊戌维新的历史地位应当肯定[J].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0,03:33-36.

孟星宇(1989.08-),男,汉族,陕西榆林人,在职研究生,西安工业大学,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K256

A

1672-5832(2016)12-0195-01

猜你喜欢

洋务运动指导思想清政府
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在数学活动中认识时间解决问题
浅析洋务运动在近代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跳单、双圈教学设计
新军:清政府的掘墓人
卢汉铁路筹款问题探析
浅谈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谈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问题
近三十年来初中历史教科书中洋务运动评价内容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