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类学视域下的日本机甲动漫
2016-11-26李莎
李 莎
(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山东 烟台 264025)
文化人类学视域下的日本机甲动漫
李 莎
(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山东 烟台 264025)
众所周知,日本动画产业高度发达,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类就是机甲动漫。日本机甲动漫的产生与盛行有其自身地理、文化的原因,也有受到外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的影响的因素。同时,日本机甲动漫的发展史也侧面反映了日本的社会变迁史。本文想以文化人类学的理论观点来观察日本机甲动漫的产生与发展。
文化人类学;机甲动漫;历史特殊论;文化变迁;传播
机甲是日本动漫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无论是漫画还是小说都存在大量以机甲战斗为主题的作品,改编自该类漫画或小说的动画,诸如60年代的《铁臂阿童木》,70年代的《魔神Z》,80年代的《机动战士高达》,亦或90年代的《新世纪福音战士》等都是颇具关注度,并且拥有大量拥趸的优秀作品。日本机甲动画吸收了西方科幻题材小说的许多概念,并发展成为拥有自身特点的机甲动画,时至今日欧美还要反向借鉴日本动漫。本文旨在以文化人类学领域的历史特殊论及文化变迁的观点来审视日本机甲动漫的产生与发展。
1 从历史特殊论的观点分析日本热衷机甲文化的原因
历史特殊论者博厄斯认为“每个文化集团(族体)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历史,这种历史一部分取决于该社会集团特殊的内部发展,一部分取决于它所受到的外部影响”①。我们可以依据这个思路去寻找日本热衷机甲文化的两类原因。
1.1 特殊的内部发展
日本作为一个多火山多地震的岛国国家,自古就饱受自然灾害之苦,加之自然资源匮乏,因而对自身的存在抱有极强的危机感,而机器人作为人类智能的延伸,它所具有的力量感使之成为日本人最理想的情感寄托物。步入近代历史进程后的日本在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社会文明方面远超亚洲其他国家,二战后的重建重任迫使日本更加重视科技发展。现代日本通过工业、科技的发展一直保持自身经济强国的地位,因此日本人心理上对机械的依赖和喜爱程度很高,动漫作为日本的重要产业之一,自然也不会忽视这个具有受众基础的题材。剧情往往被设计成巨型机甲战斗在广阔时空中,这也是日本人对多灾多难的狭小国土持有的危机感的投射。而且日本那有别于大多数国家的战败国历史,致使它无法合法地拥有军队,一般民众很难在本土见到纯军事装甲,这反倒给机甲创作提供了超越军事常识制约的无限想象空间;而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提供了想象的基础。
1.2 外部影响
战后的1947年,世界进入了冷战格局。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开始了一场意识形态的对抗。美国为了将日本打造成为其在亚洲的据点,这一时期伊始就向日本强力输入西方文化文明,力图通过文化宣传促进日本人对西方阵营的理解与认同。五十年代后期,围绕着《美日安保条约》日美两国存在重大分歧,甚至导致1960年东京暴乱的发生,日本掀起一阵反美浪潮。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随着经济的迅速崛起,特别以1985年5月首次获邀参加西方七国集团首脑峰会为标志,日本再次跻身世界强国。与此同时日本同美国展开了激烈的经济竞争,两国摩擦不断。这一系列的日美关系演变也反映到了机甲动漫的分类和主题上。
60年代日本机甲动漫还未形成规模,比较出名的只有《铁臂阿童木》(1963年开播)和《铁人28号》(1963年开播)。《铁臂阿童木》的主人公小机器人阿童木被赋予了勇敢、百折不挠的精神内涵,这恰恰迎合了战后百废待兴背景下的日本人的心理。1982-1984年是日本机甲动漫的“真实系机器人繁荣期”,“真实系”机器人的设定更具有现实感,其能量来源亦或使用的招式、武器都有一整套相对符合逻辑的科学解释,不是太天马行空,比如“真实系”机甲动漫的先驱《机动战士高达》中的机甲就像是国家为了现实战争制作出来的,其故事背景也加入了人类社会的政治、军事纷争等现实元素。1984-1986年是机甲动漫的“濒死时期”,1989年冷战时代终结的背景之下,击退强大侵略者的设定失去了真实性,“真实系”呈现衰退倾向,却出现了以心理层面探索、生物机甲为卖点的《新世纪福音战士》这一类带有哲学思辨色彩的机甲动漫。
2 从文化变迁的观点观察日本机甲文化与外文化的交流
文化变迁,就是指或由于民族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接触,因而引起一个民族的文化的改变②。促使文化变迁的原因,—是内部的“社会内部的发展”,二是外部的自然环境及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比如迁徙、民族间接触等。对照社会变迁的定义“社会各方面现象的变化,或更确切地说指社会制度的结构或功能发生的改变”③,可以说,社会变迁是文化变迁的诱因,而社会变迁与文化变迁总是一个共时的过程,因此一些人类学家直接用“社会文化变迁”来指代“文化变迁”。自人类学诞生以来,各个学派都讲社会文化变迁,但又有各自的侧重点:关注人类文化发展普遍顺序的进化学派侧重过去的、历史上的文化变迁,不重视民族间的文化接触;侧重文化的地理、空间和地方性变异等横向变迁的传播学派忽视人类创造文化的能力。而历史学派博厄斯的“历史特殊论”则兼顾民族独创与民族间传播。民族独创的过程或途径主要是进化、发明、发现,民族间传播的主要途径是传播和借用。本章借助文化传播和文化借用的几个特点来观察日本机甲文化与外文化的交流。
2.1 传播是选择的
文化被接受或抗拒,决定于其对接受方的效用和适应性。换句话说,外来文化只要效用大而且具备被接受的条件,往往会快速传播。一般族群都倾向于学习先进文化,而日本则是最好的范本,其文化发展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周边性,即擅长吸收借鉴先进文化文明。古代中国是亚洲乃至世界的文明中心地,日本自隋唐时期就积极学习中国的先进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到了18、19世纪,以英国为首的欧洲文明代表了近代世界最先进文明,日本又开始努力学习欧洲的技术和思想。日本自明治时期就开始受到美国文化的熏陶,太平洋战争期间与美国的交手使得日本更加深切体会到了美国的强大,对美国文化的吸收更具规模,而机器人动画范畴下的机甲动漫就是这一时期在美国文化影响之下兴起的。
2.2 传播是互相的、双向进行的
日语的“機甲”一词属于军事术语范畴,指的是机械化兵器和装甲车等作战武装。而动漫领域中,与汉语“机甲”一词对应的是日本外来语“メカ”,即英文“mechanism”(机械)的缩写“Mecha”。从这一语言层面的对应中可以看出日本机甲动漫与欧美文化的关系之紧密。“メカ”本是包涵各种机械的词汇,但在科幻领域一般只指代承载人类或受人类控制的机械。由此,就不得不提日本机甲动漫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动力外骨骼(Powered Suit)。动力外骨骼——或译为“动力服”——出自1959年美国科幻小说家罗伯特·海因莱因的科幻小说《星船伞兵》(日本译名《宇宙の戦士》),该小说对之后的科幻题材电影、游戏等影响深远,1997年被改编为好莱坞同名电影,2011年又被改编为日本动画制作人荒牧伸志执导的动画电影《星河战队:入侵》。小说《星船伞兵》发表后,动力外骨骼元素在八十年代的日本以科幻作品为中心大行其道,而使这一元素在日本开始受到广泛关注的《机动战士高达》,其英文片名“Mobile Suit Gundam”即来源于《星船伞兵》中“Mobile Infantry”(机动步兵)与其所使用的“Powered Suit”(动力装甲)的结合。可以说,日本机甲动漫是在美国科幻题材小说的启发下产生并且发展的。
日本机甲动漫在借鉴美国科幻小说概念的基础之上,也在进行着自身的探索与延伸,形成了庞大的机甲动漫规模,而且极具特色。日本小说家樱坂洋的《All You Need Is Kill》(《杀戮轮回》)不仅在美国被翻译出版,还被拍成好莱坞电影《明日边缘》,由好莱坞炙手可热的明星汤姆·克鲁斯、艾米莉·布朗特主演;同样来自美国科幻小说(《Neuromancer(神经漫游者)》)的赛博朋克概念,也被日本的动画从业者们发扬光大,其中最成功者,改编自士郎正宗漫画、由押井守导演的动画电影《攻壳机动队》甚至激发了好莱坞系列电影《黑客帝国》的产生。
2.3 传播的范围或借用的程度是由与外民族接触的持续时间及密切程度所决定的
如前所述,二战后到冷战结束的四五十年间,日美文化关系一直非常紧密。70年代之前主要以美国向日本文化输出为主,70年代之后日本则更加主动地同美国进行文化交流。日本与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程度甚至超过了其与亚洲近邻国家之间的交流。而且美国是不输日本的动画强国,其机甲题材动画也有相当长的历史。日本机甲动漫也几乎只受到美国同类题材的影响,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关系不大。
2.4 重新解释
重新解释指文化接受方在接受某一外来文化的基础上,根据自身需要对其形式、功能、意义等的改变。日本动画中借用中国传统元素的作品不在少数,创作者往往在这些元素的原有形象之上加入新的元素来配合剧情、主题的需要,或者创新地将该元素已有的含义用于解释某种现象和问题。动画电影《攻壳机动队》对中国傀儡元素的借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种借用不仅限于使用傀儡的形象,还体现在将傀儡戏的表现形式“操纵”融入作品主题思想中。
时至今日,日本机甲动漫除却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刺激劲爆的画面,内核、主题思想也更趋深刻。美国科幻小说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在1942年提出了“机器人三定律”,即: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因不作为使人类受到伤害;除非违背第一法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在不违背第一及第二法则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这成为世人定义人工智能的伦理基础,占据日本动画最大比重的“机器人动画”,在其不断发展中一直致力于寻求新的主题,创作者们在“机器人三定律”基础上增加了许多新的元素,产生了诸多立意新颖的佳作。这类作品中,机器具有生物机能,能感知痛觉,甚至可以生出类似人类人格的“意识”,而不再单单局限于执行人类指令的工具。这些关于“人机”关系的探讨,不仅包含着科技水平高度发达社会背景下的日本人对于科技所产生的问题的深刻思考,也包含着日本人独特的生死观。
3 结语
日本机甲动漫产生于二战后的重建时期,成长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其类型多变,主题深刻,既受到了美国同类题材的启发,又凭借自身力量发展成为影响全球的文化类型。并且,各个时期流行的机甲动漫类型都反映了当时日本的社会风气和人们的普遍心理,所以说研究机甲动漫的变迁对于探寻日本社会的变迁也有一定的意义。
注释:
① 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9:165.
② 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9:217.
③ 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9:217.
[1] 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9.
[2] 韩立红.日本文化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8.
[3] 白玉平.美日文化关系与美国对日宣传(1945-1963)[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1-177.
[4] 苏静.知日·机甲[Z].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1.
[5] 尚澎.日本“机战”题材动画特点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3:1-70.
[6] 朱光.从中国傀儡戏到日本动画片——兼论中国创意产业必须回眸传统文化[D].上海:上海戏剧学院,2007:1-59.
李莎(1988-),女,汉族,山东淄博人,硕士研究生,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
G114
A
1672-5832(2016)12-01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