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影响的国内文献综述
2016-11-26段康陈琳
段 康 陈 琳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 昆明 650000)
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影响的国内文献综述
段 康 陈 琳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 昆明 650000)
本文主要针对“存款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相关国内外专家的先进经验和理论进行研究分析,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市场利率市场化、存款利率市场化以及存款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相关研究。由于存款利率市场化和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因此,在该方面大量的学者和专家进行了研究,是当今学术界以及实业界的热点问题,专家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市场化
1 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研究
贺学会(1999)通过研究表明,中国的利率管制引起存款的管制将导致储蓄者蒙受巨大的经济福利损失和精神损失,没有自主定价权的交易不是真正的市场交易,因此,中国需要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
王国松(2001)通过实证研究得出1979年到1999年间,中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长率与名义存款利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而与实际利率水平变动之间却为显著的负向相关,这主要归因利率管制。
刘利(2001)指出,中国推行利率市场化必须做到如下两点,即解除限制银行业恶性竞争以及要素自由流动和生产的相关规定;加大金融产品、工具和手段的创新力度,提高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和服务质量,从而满足各类客户的不同需求。
樊卫东(2002)在我国进入WTO之后进行了相应研究,研究指出我国加入WTO之后,市场利率市场化以及改革成为必然的趋势也是必然的要求。并且指出应该建立相应的市场化利率体系,通过体系建立来解决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
李扬(2003)认为,银行利率市场化是全面利率市场化的最后一关,中国仍存在着约束存款利率市场化推进的因素。
张亦明(2004)在研究我国的金同业制度和市场经济关系的基础上,指出我国要进行金融创新必须把利率市场化作为核心。
王晋斌、于春海(2007)首先综合考虑了居民储蓄利益、银行财务稳健性以及企业偿债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下一步利率市场化的可能路径:先放开中长期贷款利率,并由此形成一个短期利率,这个短期利率以已有的货币市场利率为基础进行融合与校正,形成同时反映机构与企业流动性需求的短期利率,并通过该利率进一步校正和形成中长期资本市场的均衡利率。
吴富林(2012)对我国的当前市场结构以及市场的主体进行分析,发现我国的利率市场化中存在重要问题,出现“跛行”结构,这种结构具有不良影响,限制利率市场化发展。
盛方富(2012)从新的角度展开对利率市场化的分析,在分析中其把理财产品作为研究对象,并且采用了相应数据,建立起了各种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曲线,并且通过相应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在存款利率的影响下,对我国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产生影响,导致收益率实现了市场化。
万荃(2013)综合利用了多种理论进行分析,包括交易成本理论等,来对利率市场化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包括路径的选择以及绩效的评价,通过研究指出之后实现了制度的改革才能保证利率市场化的改革。
2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
黄金老(2001)分析指出,利率市场化导致了银行利率风险的产生,文章将利率市场化的风险分为阶段性风险和恒久性风险。
张谊浩、陈柳钦(2004)在研究中建立了相应的模型(平均移动投资技术模型),通过模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连锁反应——竞争市场能够促进贷款利率的降低,并且贷款利率的降低又会产生深层次影响,影响企业的投资规模。
曹溢(2008)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发现,不仅仅利率市场化会对商业银行的发展运行产生影响,而且商业银行会反作用与利率市场化,例如垄断性银行会产生不良影响。
易纲(2009)对我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采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指出了双轨制的推进方式。
李长征(2009)首先指出了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形成的三种主要路径,即利率变化的收入效应、利率变化的市场效应以及利率变化的动态效应。
朱霞、刘松林(2010)指出,在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具体表现为:重新定价风险、基准风险、期权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道德风险等,并对利率敏感性缺口法、持续期分析法以及VAR度量法进行了分析。
吴林蔚(2012)在研究中采用实证的方法进行,并且在研究中探索了存款利率市场化和存款利率之间的关系,一般呈正比例关系,改革会促进利率的上升以及市场规模的增长。
巴曙松(2012)在借鉴国外相关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理论研究,对我国的利率市场化与银行业的关系和影响进行了分析,发现市场利率市场化会造成一系列风险问题,影响社会以及经济的发展。并且在研究中特别指出利率市场化会导致银行业的集中度降低。
孙琪(2013)采用实证与模型结合的方法记性了研究,在研究中进行了一定的假设,贷款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存款利率市场化和存款利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和吴林蔚(2012)的研究相呼应。
王杰(2014)在研究中指出利率市场化是我国进行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我国的相关发展以及利率市场的进程可以发现,我国在利率市场改革中存在很大困难。
吴蔚(2015)主要研究存款利率市场化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并且研究主要集中在盈利能力方面。通过研究指出中小商业银行的劣势,并且提出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和策略。
[1] 贺学会.利率市场化:新一轮金融改革的支点[J].金融研究1999年第11期P27-31.
[2] 王国松.中国的利率管制与利率市场化[J].经济研究,2001年第6期P13-20.
[3] 李杨.中国利率市场化:做了什么,要做什么[J].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第9期P9-13.
段康(1992-),女,汉,云南,硕士研究生在读,云南民族大学,会计学。陈琳(1992-),女,汉,湖南,硕士研究生在读,云南民族大学,会计学。
F830
A
1672-5832(2016)08-029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