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型大学的特征、建设目标及其实践路径
2016-11-26陈鞭
陈 鞭
创业型大学的特征、建设目标及其实践路径
陈 鞭
创业型大学是正在发展的新型大学组织形式,其贯彻学术资本化的原则,利用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将知识的生产、传播与应用三者相互融合,对社会发展目标和社会利益作出最敏锐的反应,基本代表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建设创业型大学,要推进创业教育改革,建立创业实践体系,保障创业活动实施,营造良好创业氛围,培养创造性人才,实现学术资本转化。
创业型大学 学术资本化 创业教育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大学在知识社会中的作用发现,大学的知识逻辑正在“从知识的传承(教育)拓宽到还包括知识的创造(科研)以及所创造的新知识的商业应用(创业)[1]”。20世纪后期,一部分美国的研究型大学,如MIT、斯坦福大学等,利用自身高校内的知识技术创新成果,吸引外部资金开发新产业,加速研究成果的转化,为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使得高校从次要的社会支撑机构转变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动力站。这个做法从20世纪90年代末引入我国,现如今有相当一部分的高校已经向创业型的高校迈进。2010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浙江省也在2011年发布54号文(浙政发[2011]54号)提出了关于创业型大学建设试点的省级教育体制改革项目,并明确省内7所高校作为试点高校。在创业型大学建设如火如荼之际,研究梳理创业型大学的特征、建设目标及其实践路径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一、创业型大学的概念界定及其出现的必然性
创业型大学的概念界定主要明确何为创业型大学,学者黄英杰(2012)认为创业型大学指学校的整个组织,包括系、科研中心、学院和学部形成一个有效整体,凭借知识的力量回应社会的需要,与国家、社会企事业单位结成新型合作关系,在互利共赢中积极谋求大学事业的创新和发展[2]。学者付八军(2012)认为所谓创业型大学就是将知识生产、传承与应用融于一体的大学,就是在教学科研的寄出上倡导创业职能、积极推动学术资本化的大学[3]。学者陈汉聪(2011)认为创业型大学应该定义为以培养创业型人才为基本任务、以开展具有商用价值的科研活动为重要载体,以直接参与创办高科技企业为关键举措的大学组织形态[4]。
以上的观点,都基于创业型大学是什么、什么样的大学可称之为创业型大学的这个设问。笔者认为,创业型大学是指在学术资本化为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将知识的生产、传播与应用三者相互融合,并为了适应市场需要通过借鉴企业化运作模式对内部组织机制进行创新的大学组织形态。评判创业型大学的发展程度,关键在于学术资本化的广度、深度及其效益。
创业型大学的出现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既满足了高等教育系统实现功能多元化以应对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极大地推进了以科学技术为根本推动力促进高校自主发展的有效途径,使高校能对社会发展目标和社会利益作出最敏锐的反应,成为融和知识生产、知识传承和知识创造与一体的完美大学模式,基本代表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二、创业型大学的特征与建设目标
根据伯顿。克拉克通过对欧美5所各具特色的大学进行实证研究判定:一所创业型大学的组织形态包含五个要素特征:一是强有力的驾驭核心;二是不断拓展的发展外围;三是多元化的资助基地;四是激活的学术心脏地带;五是整合的创业文化[5]。只有具备了这五个特征,才能基本证明一所高校是否可以评判为创业型大学。
笔者认为,创业型大学的基本特征是学术资本化,反映为能对社会发展目标和社会利益做出最敏锐的反应,在大学、企业和政府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创业型大学作为最新的大学组织形式,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重视创业教育、教学创新的特性。以提高大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创业人才为重点。通过“专业教育+通识教育+个性化教育”的课程体系,让学生自由学得创业和创新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陶冶创业的情感,锤炼创业意志力,型塑良好的创业品质及群体协作的团队精神。
(2)勇于实践、变革创新的特性。创新、创业是创业型大学建设的两个重要特征,前者是新理论和新知识的创造和发明,后者是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的变革和创新。要用创新创业这种新的载体把教学和研究功能结合起来,把师生培养为有着科学研究和商业运作能力并存的双重个体。理想状态是,大学的创业创业实践成为一个地区成果转化的活力之源。
(3)相互交融、协同创新的特性。在教育理念上,创业型大学遵循知识教育同应用实践相结合;在知识逻辑上,其遵循实践-理论-实践的认知路线;在职能任务上,其遵循是否直接有效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创业型大学在教学、科研、产业三项职能上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创业型大学的建设目标主要体现在能利用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激活大学内部的教学服务和科研成果,并能将教学服务和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主要取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和科研成果商业化的能力。
三、创业型大学的实践路径
创业型大学的建设实施是一个长期系统性工程,其涉及到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创业师资体系的搭建、创业实践体系的丰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的提升、创业氛围的营造等,构建创业型大学的根本,在于下述7个方面的建设。
(一)完善应用型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深化高校“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个性化教育”的“121(X)”培养模式改革。以培养
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职业素养为导向实施个性化教育,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规范素质拓展学分认定办法,将创业类科技竞赛、创业团队建设、创业实践活动等纳入培养体系,夯实通识教育和素质拓展平台课程。实现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以实践应用与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为目的、对接产业需要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二)构建灵活的人才培养机制
深化学分制改革,在专业、课程、教师“三自主选择”基础上,完善选课管理、学分认定、休学创业等教学管理制度,优化日常教务运行、实践教学、半工半读管理模式,增强学生自主选择学业进程、创业实践等的灵活性。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设立高校创业教育平台,如浙江省的创业学院或者创业实践班等,并在此基础上可以选择建设大学生创业就业实战营,提升高校学生创业孵化能力。
(三)丰富创业培训课程资源
组建创新创业教育团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计、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校本教材建设,给予教学建设项目、经费倾斜。开设诸如企业家讲坛、创新创业通识课程供学生选课,开设职场实训与创业实训专题课供高年级选课。探索与知名教育培训集团合作新路径,引进并打造国际级培训平台,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实战能力。
(四)优化创业实践教学体系
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拓展学分为抓手,构建起符合应用型创业人才培养需要的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加快建立创业导师制,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搭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创业信息交流平台和创业成果展示平台,加强“三大平台”制度建设与管理,促进师生创新创业体验和信息交流。推进校企合作培养、校内模拟实训、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与鉴定、学生科研与竞赛、学生自治社团活动、假期社会实践等“六大平台联动”的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注重创业实践教学、课外活动与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相互渗透,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职业岗位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五)建立创业型师资队伍
按照“以自有专职教师为主、企业创业导师为辅”培育创业型师资队伍的工作思路,完善和创新师资管理体制机制,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加强专业课师资队伍建设,注重特色优势学科专业师资建设,强化创业型师资培养。加强与地方科技人才的共享,聘请校外学术专家和相关行业领域的资深专家、企业家到学院兼职授课,聘请相关企事业单位有丰富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担任创业导师。探索和建立校企合作培养教师机制,通过引企入校、移教入企、进企实践、人员互聘等多种合作方式,培养具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
(六)设立创业基地和创业基金
加强师生创业基地、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建设,丰富创业实践路径与平台,开设创业讲堂和创业技能培训,为师生实训实习、创新创业、科技孵化提供综合服务。利用学校学科专业资源,与地方政府、合作企业、行业共建创业基金,引导和扶持学生创新创业,重点培养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者。完善创业基地、创新工作室等创业实训平台建设,加强创业基金的使用和管理。
(七)营造校园创业文化氛围
围绕应用型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积极营造以校园文化为基础、校训文化为底蕴,打造倡导敢于冒险、乐于创新、勇于实践的校园创业文化环境氛围。
创业型大学的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复杂工程,是知识社会的产物,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到较为成熟阶段的标志,绝对不是单方面的努力就可以完成的。国内像浙农林、义乌商职院等学校已经有一些新的概念和想法提出并付诸实践,也有像北大、清华等在创新创业工作中做得相对较为成熟完善的高校。创业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客观上要求社会的积极回应和大学内生动力的配合,从而形成创业型大学建设的良好外部生态环境和内部发展机制,加速其转变的进程。
[1]亨利·埃茨科威兹,周春彦译.三螺旋[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5(53).
[2]付八军.创业型大学研究述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7).
[3]黄英杰.走向创业型大学:中国的应对与挑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2).
[4]陈汉聪,邹晓东.发展中的创业型大学:国际视野与实施策略[J].比较教育研究,2011(9):32~36.
[5]伯顿·克拉克,王承绪译.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社会合作与创业部)
本文系系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2014科研发展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经费JXMS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