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美与美学的问题

2016-11-26王钘莹

长江丛刊 2016年20期
关键词:客体感性浅析

王钘莹

浅析美与美学的问题

王钘莹

生活中的各种形形色色的事物都会引发我们关于美与美学的思考。我们知道什么是美,但是在理论上,却不知道美在何处。美学是所有美的事物所共同具有的那个美本身。本文将从关于美是什么、美学的研究对象、美的整一性等三面浅析美与美学的问题。

美 美学 审美

一、关于美是什么

对于现代人来说,美无处不在,但是相反,美学却并非处处皆有。美,是人类社会最普遍而又最平常的现象,说最普遍,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这个世界有美的存在,每一个人都怀有一颗爱美之心,俗话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选美之举,历代以来一直都存在;说最平常,是因为我们人类对美一直很难从知识的方面和理论的角度对其有一个明确的把握。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客观上能够感知什么是美,但是在理论上,却不知道美在什么地方。

二、美学的研究对象

美学之难,难于其研究对象“美”之难。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美本身。美学要讨论的问题不是关于具体的美的事物,而是所有的美的事物所共同具有的那个美本身,那个使一切美的事物之所以美的根本原因。美学研究的是关于内在直觉判断、人身上的异禀以及天才如何激发出来。

德国人鲍姆加通首次提出:Аеsthеtik(美学)。在他看来,感性学仍然是一种低级认识能力。感性和情有关,感性学,也就是关于情的研究的领域,一般称之为审美的领域。审美,就是内在的生命整体和外在对象的溢出之间,通过内在的感官而达成的相互的敞开的状态。审美不同于知识,它并不寻求可知的必然的知识;审美不同于实践,它并不寻求事物的当下的改变。审美是一种内在生命和外在自然之间的相遇。

当所有人都称赞某个对象很“美”时,他们说得很有可能完全不是同一回事。这是由于每个人的心理感受都有其独特的个人特征所决定的,而且从另一方面来说,同一个人的心理感受,也总是处于时刻的变化过程之中。更何况人们在审美活动中所用以判断对象的价值标准不同,面对同一对象时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所以对此现象并不值得感到惊讶。而美的理论化,就是对我们每天所看到的和所感受到的客观世界的美的地方有一个理论把握,然而,面对一个客体,我们从对象上找不出美的分子、美的原子来。因此,当我们感受到某个客观对象存在美时,又不能在客观对象中找到使它成为美原的某种实体因素的时候,会把理论的坚实性定位到在主体感到美的“感”上。因为美学的真正对象既非主体,也非客体,而是将主体和客体一同带到各自的真实之中的那个纯粹的“一”,或者叫作存在本身的显露,或者称之为绝对者的荣耀。美学是以绝对为目标的,是以对主体和可以的同时出离为目标的,而这种出离也就是彼此的敞开,这种敞开也就是内在的彼此的朝向,这就是存在的渴望。美学是超出有限性进入无限整体的内在通道,或者说是无限的整体进过有限性,以显露自身的方式。在相遇中,那超出主体和客体的部分,也就是超自然的部分,荣耀光辉的部分挣脱出事物,从而达到了超自然在自然中的敞现。

因此,美本质上不是一个对象,也不是临摹感叹,而是对一个不可临摹的荣耀的见证。正如中世纪思想家所说的,美是绝对者的类比。

三、美的整一性

因为美是绝对本身的通道,因此,美所开启的就绝对不只是一种形式的节奏,而是真、善、美的整一性,或者展示了生命本身的荣耀。在这一整体性中,美同时也是真,也是善。因为绝对自身的显现,绝对的缺乏也就是显露出来,丑、恶、假也得以呈现。因此,美同时是相遇,是显露,是启示,也是克服。因此,美与其说是一个名词,或者一个形容词,不如说是一个动词,至少是绝对本身的感性化,绝对本身的降临。因此,美是一个事件,或者如诺瓦利斯所说的,美是一个绝对的命令,或者说,美是一种招聚、聚集,将主体和客体招聚在绝对的自身开显之中。然而,绝对之为绝对,永远保持为隐藏的本性。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美学》是他的学生根据他在海德堡大学的讲课记录和教学提纲整理而成的,也是他的艺术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他对美有一个宏观的定义“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在他看来美源自绝对理念,使美具有了客观精神性。绝对理念的发展是必然的,美的产生、发展也就是必然的。他所说的理念就是最高精神和最高的实在。因此,黑格尔说:“正是概念在它的客观存在里与它本身的这种协调一致才形成美的本质”。

海德格尔说美是一种眨眼、暗示、暗号;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美是世界所不配有之物。美是一种相遇,相遇是彼此的美在对方的显现。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客体感性浅析
社会公正分配客体维度与道德情绪的双向互动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浅析p-V图像中的两个疑难问题
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感性概念
车内空气污染防治方法浅析
浅议犯罪客体
浅析新闻人物专访
浅析宋小词长篇小说《声声慢》
“凡客体”之不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