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哲学对大学生“义利观”之启迪
2016-11-26沈芳甸杨玉龙
沈芳甸 杨玉龙
墨子哲学对大学生“义利观”之启迪
沈芳甸杨玉龙
当今大学生“义利观”呈现短期化和功利化趋势,指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义利观”势在必行。墨家哲学坚持“义利兼顾、义利并重”,其“兼爱”、“节用”、“尚同”思想对端正大学生义利观有启迪作用。
墨子 义利观 大学生
何为“义利观”?所谓“义利观”是指人们如何对待伦理道德和物质利益关系问题的观点。“义利观”属于价值观的范畴,是伦理道德的精髓,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当今大学生的“义利观”呈现多元化趋势,在物欲横流、网络发达的今天,大部分孩子对物质的追求,金钱名利的崇拜,使他们在学习、择业、工作中的功利主义倾向明显。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儒法两家的哲学思想深入人心,在面对“义利观”的问题上,儒家崇尚“尚义去利”,法家推崇“重利轻义”,可谓两大极端。而墨家的哲学思想坚持“义利兼顾、义利并重”,在如今的大时代中,我认为墨家学说对大学生“义利观”的树立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一、“兼爱”——相爱相利
墨家推崇“兼爱”思想,认为“别相恶”是天下祸根,世间一切罪恶都是由别相恶引起的。“兼爱”乃墨家之独创,提倡不受阶级、地域的限制,对任何人、任何事物都去爱,这是“兼爱”的基本含义。墨子说,“兼相爱”的实质内容就是“交相利”,“兼而爱之”就是“兼而利之”。所以,墨子总是把“相爱”和“相利”、“爱人”和“利人”、“爱”与“利”同提并举。这样,相互地爱就成了相互交利,平等地爱就成了平等互利,普遍地爱就成了使天下普遍受利,可见,墨子“兼爱”思想中体现出人们要互相帮助,共谋福利,反对互相争夺。兼爱是义利都得以保存的根本,在爱的帮助下,利益互助,义利其实并不矛盾,完全可以实现统一。大学生在面对“义”与“利”时,出现矛盾与抉择的根源在于缺少爱的胸怀,当你以爱的眼光看待问题,利益缺失只是暂时的,长远的利并没有丢失。
二、“节用”——节制私利
在“利”的内涵中,包含两种意思,一是“私利”,另一种是“公利”。义与利可以统一,是指义与公利的统一,私利在与义的较量中,还是应该舍弃的。在今天看来,这种思想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道而驰。但在我看来,墨子的“节用”思想,应取其积极一面。墨子的“节用”思想则是控制让人们的物质利益欲望,墨子的本意其实还是防止人们滋生腐朽拜金的享乐欲望,毕竟“由奢入俭”难,一旦沉溺于个人物质享乐的奢靡生活当中,一切伦理道德都将化为浮云。当今社会,大学生面对的诱惑实在太多,网络媒介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向孩子们传播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潮。官二代、富二代、宝马哥、钻石女,这些思潮对正在定型的大学生有及其不良的影响。因此,墨子的节用观还是实用的,它可以让孩子们节制自己的物质欲,而更多地去索取精神上的满足,拥有营养的精神食粮远比那些奢侈名牌好得多,孩子们在面对伦理道德和个人物质利益的取舍时,则会顾及道德伦理、以大局为重。因此,墨子的“节用”思想是端正大学生的义利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矫正器。
三、“尚同”——义利同一
墨子“尚同”,换句话说,墨子希望全国人民能够上下一心,统一思想,人人必须进行“同义”。墨子贵义,并非把义与利对立起来,事实上,墨子的处世哲学是只要符合人民功利的都是义,把利人作为义与不义的标准。墨子一生追求“兼相爱交相利”,所以他看利是人生的最终目标,尚利贵义,义只不过是实现利的手段,没有利,也就没有义,义成了利的派生物,上下统一,相辅相成。因此,我们应该汲取墨子的“以利为本,义利并举”的义利观。今天的大学生,对“利”的看法,有两种倾向,一是把利益绝对化,过分强调功利,会导致拜金,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另一种是不能正确对待私利和公利的利己主义。我们应该倡导集体主义价值观,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用社会主义的“义”指导利,做到见利思义,先义而后取。义利既不能截然分开,相互替代,也不能重此轻彼,必须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追求更高的道德水平。
总而言之,我们以“兼爱”的心态去看待这个世界,节制私欲,正确处理“义”与公利的关系,树立科学的“义利观”,就能够做到鱼熊兼得,义利同一。
[1]墨翟.墨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孙诒让.墨子间诂[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8.
[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5]孙宝允.墨子思想特点小议[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11).
[6张倩.论墨家义利观的演变[J].黑龙江史志,2008(20).
[7]王裕安.略说墨子的重德思想[J].枣庄师专学报,1995(1).
[8]程有为.试论墨子的社会和谐思想[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9(11).
[9]张国钧.儒墨义利的异同[J].宝鸡师范学院学报,1992(2).
[10]周世兴.先秦儒墨法家义利观与社会主义义利观[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2003(4).
(作者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芳甸(1988- ),女,助教,研究方向:高校党建及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