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哑剧
2016-11-26简仲谦
简仲谦
心理哑剧
简仲谦
【摘 要】心理哑剧有其特有的表现方式,通过在聋校听障学生群体中的运用与实践,探索心理哑剧在提高听障群体心理健康水平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其有助于提升听障学生的自我表达、人际交往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帮助其更好地社会适应,提升听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整体水平,为特殊群体中开展心理哑剧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心理哑剧 听障学生 心理健康
听障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1)情绪方面极不稳定,喜怒无常。(2)意志方面一般表现为优柔寡断、虎头蛇尾,自制力差,易受暗示。(3)性格方面一般表现为:自私狭隘、自卑怯懦型,这主要是他们自身缺陷所造成。(4)青春期综合症。一些学生情感上有了纠葛,情绪变得不安和烦躁,有时感到孤独、忧虑和苦闷,亦称为青春烦恼;从某个时候起很快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意志,打不起精神听课,亦称为青春抑郁;还有青春期幻想与所谓的“早恋”的问题等。
听障学生的以上心理问题如果不得到及时的干预,必然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健全人格的构建,而由于听障学生本身的生理缺陷又使得教育和咨询上出现一定的局限性,使得听障学生心理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针对听障学生的特点和听障学生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研究采用心理哑剧开展听障学生心理辅导,心理哑剧是心理剧的一种,只是在表演方式上与传统的心理剧有差别,在心理哑剧中演员采用肢体、表情、眼神等非言语形式进行表演。心理哑剧既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参与热情,也可帮助他们解决上述心理问题,从而更好促进听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心理哑剧的实践
(一)心理哑剧的选题
在心理哑剧的选题上跟普校有较为相似的地方,即涉及内容的选择上,具体包含以下一些内容:1、纪律与常规养成教育;2、人际交往;3、情感恋爱;4、家庭父母;5、就业和升学;6、师生交往;7、安全教育与突发情况应急等等,基本囊括了学生所涉及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选题能够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表演的内容才不会像“油飘在水上”,与学生的内心感受相脱节,做到感同身受,才能使心理哑剧的表演,更能震撼学生的内心,更好地带领学生真正投入去思考,“我也有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也有一样的问题”,“我也一样解决不好”,“我该怎么办?”,在跟着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的同时,也引领着听障学生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二)心理哑剧中无声语言的运用
“无声语言”是哑剧与心理剧的最大区别,在表演中,大胆运用一些夸张的手势、表情、眼神,让表演的听障学生最大程度运用好身体的语言,一遍又一遍反复斟酌、精雕细刻着每个动作,去讲述故事的内容,更好地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无声,但是同样精彩!”,这是观众们在看完孩子的表演后的第一感受,很多老师也参加表演,在观看完演出后,他们跑过去和孩子们拥抱在一起,热泪盈眶!从哑剧表演的演员的眼睛里、从他们的表情中,你同样听到了感受到他们要说的话,你没有说,但我已知道----,从他们的眼神里,同样能感受到那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当然还有痛苦的挣扎、矛盾的徘徊,和对融入社会的渴求----那是一样积极、阳光而又充满浪漫的生命呀!内心最深处的温情被激发出来,常常表演结束的时候,满场是雷鸣般的掌声,他们虽然听不到,但是一样能感受到!而作为观众,大家张开所有的感觉器官在感受着,一笑一颦动情之时,耳旁似乎也响起他们的对话的错觉,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心里话被说出来了,虽然一句话都没有说,但是大家“听”懂了,演员们是在用身体在述说着自己,述说着一个和正常人一样完整的生命!
二、心理哑剧的注意事项
(一)心理哑剧中的分享阶段
分享阶段是整个哑剧中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部分,首先是在哪个地方停下来?设置什么问题或者是悬疑?用什么样的语言才能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学生可能的回答是什么?经过实践总结出,分享阶段可以设置在表演过程中,也可以设置在大家全部观看过完之后进行。让表演者首先来谈一下自己的感受,进而激发引导其他学生来分享他们的经验,既有一个“带头作用”。心理辅导老师的作用这时候就体现出来了,如何把这些感受体验总结提炼和生华?使每一个成员都有所得、都有所获,使辅导效果更好?这就需要心理教师平时多训练和总结了,这也是最体现心理教师“功力”的地方了!在结束阶段,心理辅导老师要注意消除、减少表演带来的负面效应。在讨论中辅导老师应讲明白这些讨论只是一种反馈而不是对他的批评,消除他的心理顾虑。
(二)心理哑剧中的音乐
心理哑剧在表演的同时,并不排斥使用音乐,音乐作为一个重要的舞台组成部分,对整个哑剧的表演也有非常巨大的帮助作用,这也是和常规哑剧最大的不同之处。在的哑剧表演中,对于听障学生的观众群体,很多学生的听力受到比较严重的损坏,似乎音乐没有什么作用了,但是在实践中发现,音乐对整个哑剧的整体舞台表现力和感染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单纯地无声和增加音乐之间的效果对比,增加音乐效果会大大加强。例如,在“手机”这部哑剧中增加了伤感的音乐,一下子就能把学生带进去!那是什么原因呢?排除那些听力较好的听障学生,大多数听障学生观众是听不到的,但是为什么音乐同样能够取到非常好的效果呢?后来思考,可能是因为音乐的声波同样有共振作用,也许是看不见的方式通过地板和空气传播到每个听障学生的皮肤的触感上,进而能被大脑皮层所感受到,与内心的情感产生谐波共鸣,从而增强了情感的增幅,使舞台哑剧表演更能打动学生的内心,能更快把学生带入哑剧所设置的情境。当然,这些只是假设,从实践中,也切身体会到了合适的场景加上合适的音乐,对整个哑剧的表演会增色不少。
三、心理哑剧实践与听障学生心理提升
心理哑剧让听障学生有了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在表演、观看和分享、讨论中对角色进行感知和体验,进而增进自我认知,促使心理和行为问题的解决。此外,心理哑剧还可以看作是舞台戏剧的一种,因此,它像戏剧一样具有审美的功能,有助于聋哑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一)提升听障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
心理哑剧中听障学生获得的一个教育功能是自我表达能力的提升。参加过表演心理哑剧的学生都体会到自己的表达能力,尤其表达自己的勇气有了很大的提升。学生中许多心理问题的形成源于他们没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困苦和矛盾,从而导致了心理问题的形成。
(二)提高听障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学校是听障学生接受人际关系教育的主要场所。心理哑剧的表演是一个团队组织,通过表演合作为听障学生创造了与周围同学交往的机会,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亲自实践,特别为一些人际交往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了一种信任、安全的人际交往氛围,克服了他们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自卑心理,帮助他们积累人际交往的成功经验。
(三)提高听障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心理剧中,各种不同场景的设置,让听障学生感觉似乎就是自己在经历这些事情,而故事中主人公的应对方式,同学们的分享提出的积极建议,逐渐在听障学生内心中出现一个正面的榜样形象,这会对学生面对问题时的态度产生正面的积极的影响,可为他们以后走出社会经受更多的风风雨雨,奠定坚实的基础,打下“预防针”。当他们再次面对如何面对困难?如何面对挫折?的问题的时候,他们就会以内心中的榜样为榜样,去战胜困难,勇敢面对人生的挑战!
目前,心理哑剧在国内不仅在理论上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而且在应用上也几乎还是空白,心理哑剧为解决听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辟了新思路,提供了新方法,也是一种新的试验。在心理哑剧的应用上只是一种尝试、一种探索,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因此,心理哑剧的理论和实践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必将受到更多同行的重视,在听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厦门市特殊教育学校)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特殊教育和学前教育教师研究课题《聋生网络通讯工具使用现状及其对人际交往能力发展的影响研究》(TSJY20140202968)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简仲谦(1983-),男,福建厦门人,教育硕士,厦门市特殊教育学校,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