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政治观分析
2016-11-26李雨
李 雨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甘肃兰州 730030
老子的政治观分析
李 雨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甘肃兰州 730030
老子的政治思想,从根本上来说,有两个原则,一是遵循“自然”“无为”,二是取消一切可能引发有为的因素。在这两个原则的指导下,老子提倡君王的“无为”和智慧知识的取消,提倡“民自化”。只有一切处于“自然”之中,才能保证“无为”的“无不为”,即达到“道”的状态。
老子;《道德经》;政治思想;自然;无为
老子的政治观念是以“道”的基本属性“自然”“无为”为指导。强调“君无为,而民自化”。所以本文试着从“无为”“自然”入手,来分析把握老子的政治思想观念。
《道德经·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就强调“无为”和功成不居的思想。圣人在先秦是一个很典型的词汇,它表示有着极高的道德和足为天下圭臬的行为范例的人。这种人是万世师表,所以是圣人。老子没有在圣人这一词上像“道”那样强调和重新定义,可见老子对于圣人所代表的社会含义并不完全否定,只是认为圣人的德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由此可见老子对于社会规范的看法不与一般相同。既然为天下行为师范的圣人是“无为”的,那世人自然要向着“无为”努力。
但是老子是否有效仿圣人的意思呢?老子又讲“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道德经·五十七章》)说了一个“民自化”,“民自正”,“民自富”,“民自朴”的原则。老子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民会自化,自朴。老子的“道”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对于天地自然的强调也只是在“无为”“自然”上。所以,实际上老子是预先设定了人性善或人性朴这样一个前提。或者是倾向于自然朴素的的动力。在此前提下,只要没有后天的错误教化和欲望引导,民都会自化、自朴。也就是归于“自然”。所以最好的教化和治理就是“无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民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道德经·三十七章》)
“无欲”也是老子思想的基本原则之一,老子认为天地都是化生万物而不有的,那自然将事物占有或过多拥有超过自身所需的欲望不是“道”的要求,但人又确实会产生欲望,老子没讲为什么,只是告诉我们如何避免。“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现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为。”《道德经·三章》即避免见到能引起欲望的事物,同时统治者要使民无知无欲,使智者(即有知有欲的人)不敢为。如此,则天下没有因欲望的不满足而产生的“争”“盗”“乱”(即有为)。
但这样,就还是有了一个“为”。那就是将可能引起人们欲望的事物隐藏起来,或使民不生欲望之心的行为。可见,老子的“无为”政治并不是完全无为,“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八十一章》)可见这是一种遵循‘道’的原则,顺应自然,在无事时“无为”,在遇到可能引起“自然”之道发生偏差时,因势利导以保证社会的正常而“为”,这种“为”不以现实利益为目的,而是遵循“自然”之道,故是“无为”(即道)的为。至于为什么会出现那些可能引起自然之道发生偏差的事物,老子没有解释。但从这里我们又可以看出,老子的政治社会是需要有人指挥和领导的。这就是圣人或君主。他们消灭一切可能影响正常社会秩序的因素,保证民始终处于能自化、自朴的状态。
作为这样一个社会的君王,“自然”“无为”必然也是他们的主要德性。“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道德经·四十九章》)君王、圣人要以百姓的心为心,顺从百姓,就是无为,但百姓的心不统一那又如何“以百姓心为心”呢?“歙歙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如此,百姓朴实,无知无欲,如孩子般容易满足,百姓即归于自然,圣人君王也只需顺应自然无为,便可治平天下。这就是所谓的“弱之胜强,柔之胜刚”。老子《道德经》中的柔然刚强仍然是现实中的含义。这也为理解老子的思想提供了很多便利,也可因此看出老子《道德经》是一部与现实相关的书。
君王的妄为是会引起整个社会的变动的,《道德经》中的君王应该和现实中君王一样也有着左右整个国家的权力,否则老子的政治观念就无法实现。但老子政治中的君王,他所要做的并不是有为,而是“无为”。遵循道的“自然”,是君王存在的意义。能够因势利导,促进社会的朴素和纠正违背“无为”的道的行为的能力,是君王能够成为君主的条件和作为君主的责任,虽然老子没有这样说,但如果缺乏这些的话,老子的政治理想是无论如何也实现不了的。从这一点看,老子的政治思想和儒家的政治思想其实是相通的,道德和君王的关系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状态。
社会上的事物如此之多,那些可能是会引起“有为”的呢。老子认为“人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道德经·十八章》)即违背“道”的自然、无为,讲究仁义,追求智慧,提倡孝慈和忠贞,这些都是有为的。有为的出现往往都伴随着不好的事情发生。所以,这些仁义、智慧、孝慈和忠贞都是应该摒弃的。但按照这语话的正常的逻辑来理解,那是在“无为”的状态下“大道废”、“智慧出”、“六亲不和”、“国家混乱”,然后便“有仁义”、“有大伪”、“有孝慈”、“有忠臣”。这显然是矛盾的。而如果将这些都当作是“有仁义”、“有大伪”、“有孝慈”、“有忠臣”的结果的话,那表明老子有反对智识的倾向。老子认为一切知识智慧和伦理是导致混乱的原因。先不说老子的这种认识是否符合实际和具有启示意义。但就老子本身而言,他的《道德经》就来自于自己的智慧和所积累的知识。这究竟是老子认识的片面还是老子另有深意?我们再看这句话“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多智。故以智治国,国为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道德经·六十五章》)老子的不以智治国,或许是不显智于民,不以智来管理民众。民众本身是朴素无知的,这种状态是最好治理的。君王以智治民,国人不理解,自然会产生混乱,国人理解,则启发民智,那君王就需更多的智慧来管理,社会就会越来越复杂。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或可贴合老子本意。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道德经·四十八章》)
所以,老子的政治思想,从更本上来说,有两个原则,一是遵循“自然”“无为”,二是取消一切可能引发有为的因素。在这两个原则的指导下,老子提倡君王的无为和智慧知识的取消,提倡民自化。于是便有了理想的王国,“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人之器而毋用,使民重死而远徙。有舟车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德经·六十七章》)这是老子对理想国家的描述。首先是一切有为的行为都被自动避免,然后百姓‘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这是老子的理想,是基于他所生活的社会所产生的对美好社会的憧憬,对于它的理解不能纠结于老子具体的描述上,而是应该透过它的描述理解老子的理想社会意义之所在。老子的理想国其实是民众自给自足,生活安定而满足,没有必要迁徙到别的地方去生活,也不需和别人交流生活物品来维持生活,所以没有车马,没有战争,没有交通的这样一个社会。如此一个天堂国度,人人都是生活幸福的。这是一种反对纷争和技巧的简单朴素的社会。
以上是对于老子政治思想主线的分析认识,“无为”和“自然”是老子政治思想的基本指导原则。只有一切处于“自然”之中,才能保证“无为”的“无不为”,即达到“道”的状态。老子强调朴素是人类的“自然”,为而不争,居而不有是“道”的要求。所以作为君王圣人必须“无为”和保证“无为”(即“道”的正常运行)。这里分析出了老子心中的圣人君王有顺道、宣道、护道的意思。因为现实是悖道的社会,老子提出与现实社会的道完全不同的“道”,并对现实的道大加批判,因此,他所寄托的圣人君王必然就承载着这种宣“道”行“道”的责任。只是老子将行“道”当作“自然”,所以也是“无为”而已。此外,不争也是老子政治思想中的重要观念。“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八十一章》)“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道德经·八章》)。不争虽然也属“无为”的范畴,但在老子看来,却有另一层社会含义,“不争,故无尤。”这是在强调安危的问题。老子一再强调虚静守弱,“强梁者不得好死”(《道德经·四十二章》)。反对战争,就是“不争”的政治观念的反映。前面已经分析过,老子的“无为”是一种时刻在“道”的轨迹上运行的状态,而非绝对的不作为。所以对于一切可能影响到“无为”的因素是需要消除和反击的。只是这种消除和反击的方式要符合“道”,要属于“自然”“无为”。而柔然,虚静一直是老子强调的“道”的表现方式。所以老子中关于战争谋略的语句,关于示弱保长久的语句,只不过都是对这种状态的解决办法。“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道德经·五十七章》)
综上所述,老子的政治思想观念是基于“自然”“无为”的前提下,以一种被说明是符合“道”的示弱方式消除一切可能引起有为的因素,然后不再干涉百姓,让百姓保持淳朴的心性,自足自乐,从而达到理想的社会的政治理想。
[1]陈鼓应.老子註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高明.帛书老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任继愈.中国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何兆武,步近智,唐宇元,孙开太.中国思想发展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
[5]朱哲.先秦道家哲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