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当·斯密的道德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6-11-26乔晓宇

决策与信息 2016年26期
关键词:斯密亚当美德

乔晓宇

郑州轻工业学院

亚当·斯密的道德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乔晓宇

郑州轻工业学院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经济突飞猛进发展,综合国力提高,但一系列的道德问题也随之而来,这时就需要有与市场经济相符的道德标准来平衡。在资本主义社会引起巨大反响的亚当·斯密的道德思想,正是自由经济的道德支撑,其托生于《道德情操论》这一哲学著作,在当代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也为引导市场经济良性发展提供了这种道德力量。因此,考察亚当·斯密的道德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对解决我国道德滑坡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亚当·斯密;道德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市场经济

英国著名学者亚当·斯密因为其著作《国富论》赢得了现代经济学之父的美称,书中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构建了一个新的自由经济体系,为市场经济提供了理论基础。他的另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则作为《国富论》的道德理论前提,阐述了人类道德情感在经济社会活动中的作用,在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引起了巨大反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道德建设中,亚当·斯密的道德思想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并且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许多相通之处,研究亚当·斯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亚当·斯密的主要道德思想

亚当·斯密生活于十八世纪的英国,这一时期的英国正处于资本主义经济鼎盛时期,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人们在对金钱的追逐中迷失了自我,道德与财富的矛盾冲突越来越严重,亚当·斯密由此产生了对经济与人的道德情感的思考,大学期间又受到导师弗朗西斯·哈奇森道德感理论的启发,吸收沙甫慈伯利的情感主义理论,结合挚友大卫·休谟的同情论,建立起了一套自己的道德思想体系。

亚当·斯密的道德思想是以同情感为基础和出发点,阐释道德的评价标准及保障方式,指出人的本质属性是利他。亚当·斯密认为,道德来源于人们的同情感。这里所说的同情并不局限于我们往常理解的同情,而是类似共情和同感,是设想和当事人相同立场时,由处境引起的那种自然而然的,与当事人相似的情感。亚当·斯密随后提到同情离不开合宜性,虽然人们可以借由想象当事人的处境而去感受他的情感,但旁观者的感受与实际当事人的真实情感是存在偏差的。人们行为作用产生的同情感是否合宜,是有一定的标准的,这就需要从“正义的旁观者”的角度来判断。

人们在不同的处境会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和行为,这时候就需要一个不失偏颇的裁判来裁决人们的情感和行为是否适宜,这就是亚当·斯密所说的“公正的旁观者”。“公正的旁观者”在进行道德评价过程中,一方面可以警醒人们不要因为自爱的天性而盲目地偏向自己。另一方面不仅可以对他人的情感和行为进行评判,还可以对自己进行评判。人们判断各种感情行为的是否合宜的模本来自于社会,是以他人的评价作为参考的,脱离了社会,人就失去了进行道德评判的镜子。“公正的旁观者”是在社会检验中逐渐形成的道德评价标准,给人们提供在社会生活中衡量自身行为和他人行为的准则。

美德是让人们乐于执行规则的催化剂。亚当·斯密认为人的本性是在同情感基础上的利他主义,人们之间互帮互助的团结思想就是依靠美德实现的。亚当·斯密提到“对自己幸福的关心,要求我们具有谨慎的美德;对别人幸福的关心,要求我们具有正义和仁慈的美德。前一种美德约束我们以免受到伤害;后一种美德敦促我们促进他人的幸福。”他认为谨慎、正义、仁慈这三种美德是最为重要的美德。

谨慎是来自于人们对于自己的关心爱护。“每个人都追求健康的身体,巨大的财富,崇高的地位和荣誉,而把对这些的关心,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是谨慎美德的合宜职责。”为了保障个人的利益,人们必须小心谨慎。仁慈和正义产生于利他主义,都是希望带给他人幸福的美德,但两者之间有着一定的差别。仁慈是取决于个人的自由选择,是不能强制执行的自愿行为,而正义是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则,施行正义并不会得到赞扬,但是缺乏正义则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如果说亚当·斯密的道德思想使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不再冷漠自私,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为当代中国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它是世界文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结合。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社会想要稳固长久地发展,离不开一个完整的核心价值体系,在党的十八大中,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我国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道德基础,来引导和规范人们的思想及行为,以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中国梦”是当代中国建设的伟大目标,需要凝聚民族意志,弘扬民族精神,激发全社会人民参与的热情,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这股力量的基础。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其基本内容分为三个层面,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层面对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要求。

首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高层面的目标。分别从四个方面对国家建设提出了要求,即国家的经济建设能够为全面发展奠定好物质基础,综合国力提升;社会主义高度民主政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提高;社会持续、和谐、稳定、全面发展。国家层面的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终理想。

其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层面的目标。强调个人应该以社会群体建设为基础来实现个人目标,随着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越来越强,他们对于个人意志和个人发展的自由,以及权利平等的期望越来越高,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观念也日益强烈。将社会层面的四点写入核心价值观正是坚持以人为本和坚持依法治国的价值体现。自由是人的思想自由,发展自由,是在法律及道德的准则内享有的权利;平等是指人权得到保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正是公平正义,平衡社会各方面的利益;法治体现在依法治国,实现社会制度的规范化,法律化。

最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个人层面的目标。指出了公民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中国传统美德在各个不同领域中的传承和体现。爱国是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所依赖的基本道德情感,不仅是民族精神的核心,而且是个人价值观的最高层次。敬业则要求公民在不同的岗位上能够保持责任心和事业心,服务社会和人民。诚信是指诚实信用的传统美德,友善强调公民在交往中应坦诚以待,和睦友好,在功利主义盛行的今天保持基本的道德准则,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自由、平等、公平、法治”体现的是我国社会整体的价值趋向和目标,是连接国家建设与个人发展的桥梁;个体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既体现了个体与国家、社会的关系,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精神文明的显著标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次联系紧密,相互贯通,是政治目标,社会导向和行为准则的统一,是结合中国的时代背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价值。

三、亚当·斯密的道德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亚当·斯密的道德思想主要从研究个人道德的形成出发,结合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总结出适应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道德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也是从社会和公民层面提出了必需的基本道德规范。虽然一个是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观,一个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观,但两者在对道德构建的一些方面是相通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和平等保障公民权利的行使,亚当·斯密的同情理论是自由和平等意识产生的感情基础,人们感受到他人的处境后,会为了改善他人或者自己的状态而寻求平等,在经济生活中,自由是人们需要遵守的道德准则。社会的稳定离不开公正和法治,这就需要制定严格的道德准则来维持社会秩序,而这个标杆的建立需要“公正的旁观者”来实现才不会有失偏颇,“公正的旁观者”可以做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敬业、诚信以及友善都可以归于美德当中,谨慎使人诚信,仁慈使人友善,美德不是要求人们去做什么,而是希望人们去做什么,它是锦上添花,是社会这个巨大的机器顺畅运行的润滑油,也是我国构建和谐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元素。

亚当·斯密的道德思想毕竟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他作为资产阶级的思想家,即使他提出了一系列的道德准则希望改善当时功利主义盛行带来的道德失范现象,企图将市场经济拉回健康发展的正轨,其理论最终还是服务于资产阶级,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深深打上了资产阶级在该时代为摆脱封建主义与基督神学的桎梏而斗争的烙印。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亚当·斯密所说的自由经济市场在本质上有着巨大的区别。由于亚当·斯密道德思想的阶级的局限性,放在当代中国的背景下,并不是能够完全照搬拿来套用的。另一方面,亚当·斯密的道德思想是西方道德思想中的重要一环,西方道德思想强调个人自由和个人道德,亚当·斯密的道德思想也不例外,这种思想容易将个人与社会国家相割离,并且缺少国家整体的核心价值观,西方的主流价值观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是多元的自由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较于亚当·斯密的道德思想,结合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情,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切实从民众的利益出发,详细地制定出较为灵活、全面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强调社会内部价值观的和谐统一,注重社会整体的主流价值观的指导,要求核心价值观体系内部结构严谨、互相适应、互相支撑,这是鲜明区别于强调多元主义自由价值观的西方社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是为了更多服务于个人和社会,最后实现国家的发展和国力的强大。

四、亚当·斯密的道德思想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亚当·斯密的道德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与我国目前的社会情况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随着功利主义的蔓延,各种错误的价值观充斥在社会生活中,例如崇尚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唯利是图的行为已经见怪不怪,各种道德问题不断涌现,道德建设跟不上经济建设的步伐。如果不及时作出对策,将会出现资本主义社会中市场经济发展扭曲的现象,另一方面,民众对于建设和谐、文明的全面小康社会有着迫切的愿望,对于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针对这种情况,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道德建设迫在眉睫,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和践行变得尤其重要,但思想教育流于表面化却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和践行带来了一定的阻力。因此,可以借鉴亚当·斯密的道德思想为我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解决道德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亚当·斯密的道德思想一方面为自由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合理的道德保障,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其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且始终围绕着财富与道德的问题展开。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将国家经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放在一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目标要求,也体现出财富与道德的复杂关系。相比当时的道德哲学家对纯粹道德至上性的片面强调,斯密的这种自爱的美德显然更具有现实意义。斯密的观点给我们一个启示:社会主义本质并不必然否认个人的利益和愿望,而只有在个人的需求得到满足时,才能有充足的体力和饱满的精力为他人和社会作贡献。所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考虑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

[1]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

[2]温凤仙.论同情思想对我国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基于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D].广西:广西大学,2014.

[3]吴桂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2013(3).

[4]武洪洲.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对我国道德建设的启示[D].甘肃:兰州大学,2009.

[5]冉亚辉.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棋内容的理论内涵与伦理意义[J].理论月刊.2015(2).

[6]刘巍.斯密问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建设[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斯密亚当美德
诚实是美德
育人以“礼”·传承美德
美德威:让学习音乐更简单
亚当·卡罗拉的十大珍藏
语言层次
亚当·斯密的人力资本思想
全世界最奇葩的男子 几十年来一直在长高
助人为乐是美德
严复与亚当·斯密税收思想比较研究
开车时别发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