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奥巴马政府“重返亚洲”政策的评析

2016-11-26刘月乔

决策与信息 2016年32期
关键词:亚太地区外交奥巴马

刘月乔

吉林省东北亚研究中心 吉林长春 130012

对奥巴马政府“重返亚洲”政策的评析

刘月乔

吉林省东北亚研究中心 吉林长春 130012

奥巴马政府的亚洲政策既延续了美国外交的主要特征又拥有自己崭新的特点:外交主线基本不变,只在方式方法上有所调整。本文将从对奥巴马政府亚洲外交的分析入手,进而对其政策进行评析。

奥巴马;重返亚洲;同盟伙伴

2010年8月31日,奥巴马总统宣布美军结束在伊拉克的作战任务。一周后,国务卿希拉里在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上发表演讲,描绘后伊战时期的美国外交蓝图,宣称“新美国时代”的到来,并且坚信美国仍是21世纪的“全球领导者”。希拉里在演说中阐释了奥巴马政府未来时期对外政策的六大“核心要素”:更新与深化全球同盟联盟体系,加大发展援助,增强与“新兴力量中心”的接触,确保美国在“跨大西洋”、“跨太平洋”和西半球地区机制中发挥积极领导作用。可以看出,美国当前的亚太外交动势实际上与其全球战略调整的总体思路和基本趋向保持高度一致。

奥巴马亚洲外交政策基本上体现了如下特点:首先,亚洲政策在美国的外交战略中占据了冷战后前所未有的地位,对亚洲的关注和参与程度大幅提升。其次,更加积极的发展在亚洲的同盟关系和伙伴关系。奥巴马希望在强化与美国传统的盟国关系的同时,建立新的伙伴关系,特别强调与中国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三,积极开辟亚洲市场,重视亚太区域合作。第四,继续推行“价值观外交”。下面笔者将从四个方面对奥巴马政府的亚洲外交政策进行分析和评估,这些政策对我国同时具有深刻的影响和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反思。

一、外交政策的延续性与前瞻性

无论是所谓的孤立主义与干涉主义,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其本质无外乎是基于美国国家利益的实用主义。美国外交政策的出台都是考虑到本国的国家形势和国家力量,为使本国国家利益最大化,根据不同形势不断调整外交政策,以使本国利益最大化。理想主义是现实主义的蓝图,现实主义是理想主义的“土地”,实用主义是按蓝图在“土地”上施工,美国以理想主义扫描世界,以现实主义物化世界,以实用主义操控世界。

美国在国际事务中追求主导局面不是新鲜事——美国全球外交一直强调两个“ship”:Leadership(领导力、领导作用)和Partnership(伙伴)。新鲜的是其追求主导性地位方式的变化。与布什政府相比,奥巴马政府核心的改变是从单边主导外交转向多边合作外交;从强调以军事力量为主的硬实力的运用转向以政治、经济为主,以及多边磋商合作的软实力运用,即“巧外交”。小布什政府后期的亚洲政策较为务实可行,可变动性不大。奥巴马的初两年在某种程度上还处于理想主义的状态,强调多元、尊重,两年后其亚洲政策逐步像小布什时期政策回归,语调回归到小布什的普世价值,反对“没有自由的发展模式”;在盟友侧重点上,也在考虑利益的同时注重符合美国价值,说明奥巴马在外交上转向现实主义。2009年7月希拉里表示,奥巴马政府将“更强有力、持久地介入与接触”亚洲。2010年1月希拉里又称,“美国的未来与亚太紧密相连,而亚太的未来依靠美国,美国在经济和战略上继续领导亚洲方面具有重要利益。”希拉里的亚洲七国和奥巴马的四国之行目的都是一个,都是要提升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领导力。

2009年11月奥巴马对中国进行访问,特别强调与中国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指出,中国的快速发展将会有助全球发展,美国不谋求遏制中国,并欢迎中国在世界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彼时中国上下弥漫这一种非理性的欢喜认为奥巴马政府会对中国非常“友好”,然而2010年美国就插手中日钓鱼岛问题,染指南海问题,处处打压中国。2010年11月奥巴马在其亚洲之行期间就货币、贸易和人权等问题对中国施压 。正如前面所讲美国对外政策有期延续性,只要大前提不变其外交政策的核心和立场就很难有真正转变,只会偶尔因势利导,变动其具体的实施方法和措施。中美两国在很多问题上相互依赖和相互竞争,这就要求中国无论是政府、媒体还是民间都要保持理性,认清美国外交政策的实质,不为其所迷惑,能动的运用我们的外交政策,从深度上开掘过去,从广度上开拓现实,从过去与现实的互激中预见未来的思路, 唤起历史的回顾,是注目于现实的观察和对未来的深度思考,制定长期的战略目标,运用灵活的战略策术,最大限度的维护我们的国家利益,提升我们的国际影响力。

二、大力巩固同盟关系发展伙伴关系

一战后, 美国迅速地控制了世界重要的海道与海峡, 实践了马汉的地缘政治学海权理论,成为世界强国。美国在拥有制海权的前提下, 特别地关注欧亚大陆地缘战略, 实践20 世纪初麦金德提出的地缘政治学陆权理论。麦金德认为, 整个欧亚大陆与非洲可视做一个“世界岛”, 其中从东欧到西伯利亚构成了所谓“心脏地区”, 它被德国、土耳其、印度和中国所构成的“内新月形地带”所包围, 而整个世界岛又被英国、南非和日本所形成的“外新月形地带”所围拢。美国按照所谓“世界岛”思路, 其“外新月形地带”为美国慑服, 并在世界东西部位由日本和德国支撑其国际战略结构。在美国看来, 美国欲控制欧亚大陆地缘战略势能, 其关键是推进“中间突破”与“胁迫两翼”之策, 它的起点就是中东与“大中东”地区。美国在“大中东”的推进, 图谋在战略上形成以“北约东进”与“西亚西遏”的对俄罗斯东西夹击、遏制中国与分化欧盟之势。

2010年10月28日,希拉里在夏威夷发表演说,将奥巴马政府近期亚太政策调整的一系列举措概称为“前位外交”(Forward-Deployed Diplomacy),其要点是调动可以调动的所有资源并将其部署在亚太外交前嫌,其目标是“改善安全,扩大繁荣,推广美国价值观,保持和加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领导能力”。希拉里的亚洲七国和奥巴马的四国之行目的都是一个,都是要提升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领导力。这个领导力的提升就是要构建一个新的有利于美国主导亚太地区新的力量平衡。这个力量平衡是一个多级的格局,是一个有日本、有中国、有俄罗斯,有印度,甚至还有澳大利亚的一个格局。亚太地区这几个大国相互制约,美国作为“离岸平衡手”,就可以拥有更多的战略转化空间。这样一个策略之后含有一个隐含的目的——美国和印度一个共同目的就是要应对中国的崛起.希拉里还列出了美国在亚洲战略的三个主要“工具”:美国的传统盟友、新兴的伙伴关系以及美国与重要地区组织的合作。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传统盟友依然是美国和亚太地区进行战略接触的基础。美国同时也在加强同新兴伙伴的关系,比如印度尼西亚、越南和新加坡。在提到印度和中国时,希拉里说,这两个国家的同时崛起正在“重塑”世界,美国能否有效地和中、印合作将是对美国领导地位的“重大考验”。美国政府正在改变一贯的对华策略,从以往的一对一的双边对话,转变为拉拢一系列的盟友集体向中国施压。

2010年的3月的“天安号事件”、南海问题和中日的“钓鱼岛争端”为美国染指亚洲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全面恢复了美国在亚太地区“轮辐”同盟体系的活力。美日同盟仍然是美国亚洲政策的基轴。美国将继续为日韩等同盟国提供核遏制力,建立“平等与相互理解的伙伴关系”。2010年美韩举行了五次联合军演,双方还签署了“新防卫合作指针”,大副提升了美韩同盟的战略灵活性。美国不仅与菲律宾签署了《千年挑战协定》还与泰国签署了《创造性合作关系协议》,大力拓展美国在东南亚的安全布局。为有力凸显自身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安全主导权,美国除恢复和强化双边同盟之外,还更加注重增强各个同盟之间协调性,联动性,努力使双边同盟向三边、多边同盟进行有力延伸。美国进一步深化与印度的关系,确保在印度洋地区的“参与度”,特别是避免美国军事力量在该地区的过度削弱和“重新进入”的困难,总之觉不能能将印度洋地区“放弃并割让给中国”。印尼、越南、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也成为美国极力拉拢的伙伴。奥巴马政府还积极参与“东亚峰会”,更是紧紧抓住东盟这一“战略支点”,期望“建立一个有美国深度参与的协调性更强的地区结构”。

奥巴马对印度、印尼、韩国及日本访问进行访问时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它们都不希望与中国之间的关系充满敌意或是对抗。同时,它们都不希望为中国所统治。该地区的国家都欢迎美国势力在中国崛起之际成为某种抗衡。”美国、俄罗斯获邀参加东亚峰会,是东盟国家对中国的制衡手段。对此,中国政府也应有所反思,为何我们的外部环境如此紧张。为此中国要继续稳步开展亚洲外交,奉行开放的地区主义,积极推进东亚地区一体化建设,加强对外沟通,增加交流渠道,拓宽合作领域,大力发展公共外交和民间外交,加强人文交流,夯实支持中美、中日、中韩乃至中国和东南亚各国关系发展的社会基础。

三、美国国内形势对其外交政策的影响

外交是内政的延伸。外交与内政相生互动,共同形成一个国家的战略方针。发展与扩张合一是美国国策的主线,由内及外,内实而外强是其国策的突出特征。乔治•凯南强调:“能够起决定作用的是我们一切行动的总和”,“我们如果要想有效迎战,也只有对内对外双管齐下”, 相对于中国的“内聚型”,美国则是“外张型”;后者往往以“完整”合力应对前者单一的政治驱动。

2008年以来,美国为了摆脱金融危机,重振经济发展,确定了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其基本内容是:增加储蓄,减少支出,改革金融体系,削减长期的财政赤字与负债,重视制造业,增加出口。亚洲作为新兴经济体,发展迅速,潜力巨大,为此美国更加积极的开辟亚洲的市场,在更多方面更深层次与亚太地区进行合作,以此来促进美国的经济复苏,奥巴马政府主张亚洲各国扩大内需,减少为出口的依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希望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多边合作中能发挥主导作用。奥巴马在2010年5月发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重点谈论怎样重振经济,并将11月的亚洲四国之行视为“经济之旅”。经济增长是美国寻求在亚太重新发挥领导作用的首要领域。奥巴马亚洲行的主要任务是开拓亚洲市场,推动美国出口,从而降低国内失业率。谈及这次访亚之行的目的,奥巴马4日在一次内阁会议后告诉记者:“那就是带着美国企业去那里开拓市场,使我们能在亚洲、在世界上那些成长速度最快的市场卖东西,从而让我们能够在美国创造就业机会。”他希望为美国争取到更为优惠的出口条件。美国的国家选择,成为美国制定对外政策的一般原则。“上帝选民——美国伟大——天赋使命”的民族认同构成了美国对外政策的宗教原点。坚持美国价值观是美国政治家一贯的基本选择。

奥巴马政府上台之初便确立了其全球战略的三大主线,即共同防御、全球发展和民主外交。从出访“亚洲民主弧”上四国的选择到盛赞民主价值对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正面辐射力,无不看出其推行价值观的用心。发展不仅可以促进美国的经济复苏,在亚洲培育更加容易接纳和消费美国产品及服务的中产阶级阶层,更可以加强美国民主体制和价值观念的吸引力,强化美国在亚太地区“霸权”的合法性。奥巴马2010年访问的四国日本、韩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都是亚洲经济较为繁荣稳定的国家。在首尔和横滨,奥巴马高调指责人民币汇率问题,又似乎在从另外一种角度质疑北京的发展思路。奥巴马“缺乏自由的繁荣是贫穷”的说法含沙射影,实际上是对“中国模式”的否定。目前受经济危机影响美国实力相对削弱,美国的发展模式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挑战,坚持推广美国价值观具有了新的意义。奥巴马在承认亚太地区是有多元文化的同时,强调反对以固有文化与经济发展为理由损害人权。

五、结语

美国历来善于研究他国政策心理,并且能够灵活捕捉外交机遇,有力攻击对手“软肋”,这促使美国能够在亚太战略调整中步步为赢,牢牢占据主导地位,使本国利益最大化长远化。美国深谙东亚、东南亚地区各国的“忧华”心理,宣传“中国威胁论”渲染并利用地区内各国对中国的忧惧心理;维护并传播美式价值观。积极推进“价值观外交”,拉拢各国共同应对中国崛起。在过去三十多年的中美关系中,美国一直处在定义和主导中美关系的优势位置上。“战略再保证”原则由美国而非中国提出,说明美国仍然处在这样的优势地位。中国要不为美国所摆布,要吸收和学习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努力创新,“师夷长技以制夷”。注重研究美国的国策和心理,灵活运用各种外交机制和手段,与邻国搞好关系,使我国处于一个相对稳定有利的环境当中。从而使自身强大,有信心面对和解决各种内部外部问题,真正地崛起于世界的东方。

[1]王家福《共处对强权: 世界百年的辩证馈赠——20 世纪国际关系的战略审视》摘自《史学集刊》1999年第1期第13页

[2]Hillary R Clinton ,“Amercia’s Engagement in the Asia-Pacific,”October28,2010,http//www.state.gov/secretary/ rm/2010/10/150141.htm

[3]《美国在亚洲“重装上阵”》摘自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10-10/29/c_12718000.htm

[4]赵明昊 《“重返”还是“重构”——试析美国当前亚太战略调整》摘自《当代世界》2010年第12期 第56页

[5]Dean Cheng “,China’s view of South Asia and India Ocean,”Heritage Lectures,No.1163,The Heritage Foundation ,August 31,2010

刘月乔(出生日期1986年6月),性别:女,民族:土家族,籍贯:吉林省四平市,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美国问题,美国在东北亚的战略。

四、积极推行价值观外交

美国是一个宗教信仰十分浓厚的国家,基督教信仰和由此产生的宗教热情所形成的价值诉求深深地融入了美国社会,并影响

猜你喜欢

亚太地区外交奥巴马
冬奥外交促进团结,一起向未来
亚太地区AI系统支出额持续增长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2017年底亚太地区私人财富总额将首次超越西欧
奥巴马一家的总统假期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奥巴马道歉两边不讨好
扁亲信为“外交案”出庭
奥巴马“舞剑”
奥巴马来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