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巡视工作中“树木与森林”关系的辩证把握

2016-11-26太原师范学院思政部李晶

办公室业务 2016年20期
关键词:病树巡视组树木

文/太原师范学院思政部 李晶

巡视工作中“树木与森林”关系的辩证把握

文/太原师范学院思政部 李晶

巡视工作要把握“树木与森林”的关系,既要防治,还要保养,不仅要注重“病树”“烂树”的拔除和治理,还要注重对“森林”的滋养和保护。巡视工作不仅要对党政一把手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剖析,还要夯实巡视工作的群众基础,要把官员的小问题遏制在萌芽阶段。因此,巡视工作是一项“治防结合”的动态监察活动,要注重“监察与激励”联动机制在巡视工作的把握和应用。

巡视;辩证;治理;预防

一、巡视工作中“树木与森林”关系的灵活显现

2015年06月15日,中国纪检监察报《把握好“树木与森林”的关系》一文中指出:“能不能处理好‘树木与森林’的关系,把握住重点,关系到纪律检查机关能否完成中央交给的目标任务”。“树木与森林”的关系追根究底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一棵树木有问题,不代表整个森林有问题,但如果不及时治理这些有问题的树木,会影响整个森林的发展。因此,巡视工作要注重对“病树”和“烂树”的发现,并对其成因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才能使森林整体的内容和结构得到很好的发展。只有每棵树都发展得好,整个森林才能稳步发展,只有每个官员都严于律己,我党才能良性发展。

从党的十七大以来,巡视制度在不断地完善,十七大将中央和省(区、市)党委实行巡视制度写入党章,这既表明党中央对巡视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对新形势下巡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唯物辩证法”一直是我党开展工作的理论基础,辩证思维是用客观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巡视组的成员只有灵活地应用辩证法,才能在巡视工作中及时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不仅如此,巡视组的人员数量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很难开展工作,而且巡视工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性的监察活动,不是某一时期的独立活动,巡视工作应该是一项长期的、具体到细微之处的监察活动。因此,巡视工作要很好地把握“树木与森林”的关系,才能使巡视工作在现阶段更快、更好地进行,并成为我党长期的、基础性的工作。

其实,“‘树木与森林’的关系看似抽象,其实内容非常具体。把发现的问题线索放到全局范围中,作出综合分析、判断,从个别中发现一般,从一般中找出重点,这样才能处理好‘树木与森林’的关系,即巡视工作要把握官员的“共性和个性”的问题,“点—线—面”层层推进是巡视工作的基础策略,坚决把隐藏在我党内部的毒瘤清除。除此之外,巡视工作也不能忽视单个官员的问题,因为不正之风具有“传染性”和“弥散性”,巡视工作要把看似最简单、最微小的问题遏制在萌芽阶段,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我党的廉政和清正。巡视工作不仅要看现实、现状,更要抓源头,抓本质。因此,巡视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任重道远,体现了我党发展中的曲折性和前进性的辩证统一。

二、巡视工作中“纵横结合”策略的应用

我党这片“森林”的整体发展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但其中不乏有“病树”“烂根”,有的“病树”“烂根”长得还很大,并在影响一些刚刚长成的“小树”,在腐蚀我党的年轻官员。如果不及时治理,让“病树”“烂根”成了片,那“森林”岂不遭殃?治病树,拔烂根,是“治树护林”的基本举措。所谓“不破不立”,巡视工作的重要任务是清除掉不好的树木,保护刚刚长成的树木,这样才能保证我党官员的数量稳步增长,质量稳步提高。任何一片森林从表面观察都是郁郁葱葱,其外表掩盖了其内部的问题。官员们的腐败问题不是单独的、单一的,而是盘根错节的,大批官员的腐败问题都是从一棵小树开始的,并逐渐影响整片森林。如果不给树木治好病,那么就会影响整个森林,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也是这个道理。

任何官员的腐败问题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根据对立统一规律,人的心中都有阳光和阴暗两面,官员也不例外,尤其是官员们身处的特殊位置,其自身是一个矛盾体,清廉与腐败是两个对立面,这两个对立面要相互斗争,任何官员刚上任,其内心阳光成分所占的比例都较大,这是其发展的肯定阶段,但随着金钱、地位、权利各方面的不断膨胀,个别官员的阴暗面开始壮大,处于无限的膨胀状态,所谓“欲壑难填”也是这个道理,致使其自身已经无法再对这一否定面进行否定,反而产生了倒退。

我党的“病树”和“烂树”是长期积累形成的,巡视组的成员要对“病树”和“烂树”的问题进行纵向挖掘,要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尽量做到“一针见血”。绝不能蜻蜓点水式地调查,而应该深入问题的根源,发现内部问题。事物的矛盾在于其自身内部的矛盾,既然要破除旧的烂树,还要从这棵烂树的内部找到其腐败的原因,这样才能根治其问题。要抓住主要矛盾,比如,着重调查单位中的“一把手”, 在《许云昭强调:开拓创新 扎扎实实做好巡视工作》一文中提出“从全省乃至全国最近发生的违法违纪案件来看, 党政‘一把手’发案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巡视组要依照由上而下的策略,抓住‘主要问题’”, 比如,王宏亮提到“就巡视对象而言,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是重点”。

“一把手”的权力过于强大,是腐败的根源,因为一言堂,权力的超重使其不能承受之重,森林中的某个树木过于粗壮,会导致其他树木的衰败,因为养分都被某个树木吸收后,其他树木自然变得营养不良,这导致了权力的不平衡,所以,绝对的权力是不可取的,相对的权力才是领导班子未来的发展目标,所谓“相对”是指官员之间的竞争,遇强则强,遇弱则弱,官员之间能力都强,互相竞争;官员之间能力都弱,互相帮助;官员之间的力量平衡才是“相对权力”的根基,才是保持整个森林良性发展的基础。

党政“一把手”是巡视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样的确是抓住了问题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但依据辩证法,巡视工作既要抓住主要矛盾,也不能放过次要矛盾,比如,各个省市,各个县乡,其暴露或是突出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巡视工作的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每个被巡视的对象其突出的矛盾是不一样的,在抓住主要矛盾的同时,连带的次要矛盾就如“穿针引线”一样,都会显现,并且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汇合点就是线的源头,也就是问题的核心所在。即从针孔入手,找到线的源头,这是巡视工作发现问题应遵循的策略。

巡视工作中要注意官员共性和个性问题的分析,对于普遍性的问题要严格对待,对于共性的问题要进行细致的调查,要深入剖析官员们如何会犯同样的错误,剖析问题的根源,找到问题的本质,对于普遍性的问题绝不是简单的官员之间的互相传染,而应该从党内的任用机制,监督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这样才有利于我党工作的开展。对于官员的个性问题也不能忽视,巡视工作要进行纵向的调查,为何这个官员能独立作案,是家族力量的支持,还是真的其只是唯一的“锅中的老鼠屎”,亦或是在其背后有更大的犯罪网络,这都是巡视工作人员必须注意的问题。

三、巡视工作“治防”动态机制的构建

“一切从实际出发”一直是我党的办事宗旨,巡视工作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巡视组不能只单纯地依靠某些静态的数据,比如,群众的举报信,要深入到事件的周围更广泛的人民群众中去;巡视人员不能偏听偏信,也不能不听不信,巡视组的人员不能只坐在办公室,看资料,查数据,要结合“微服私访”“便衣巡查”的隐蔽性,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剖析问题,从动态发展的角度分析问题,只有倾听最基层的声音,才能发现真正的问题。

巡视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和“一分为二”的原则,尤其对于经济问题,巡视组不仅要对每笔账目进行调查,还要对其的用途进行分析,不是赔钱的建设就一定是腐败,赚钱的建设就一定是清廉,巡视组不能以某些项目的盈利为审查的目标,而要看这些项目为老百姓谋取了多少福利,是否受到了老百姓的称赞,比如,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对文化活动的投入,这些在短期都难以看到回报,巡视组不能认为这些花销是“无用”的,这些建设是有问题的。任何项目都不能从账目的表面入手,要了解具体的受益人或受益机构,也许在表面盈利的背后,实际的获益者是某位官员,甚至是官员的家属,即使是非常成功的项目,也无法掩盖官员的腐败罪行。比如,太原市近几年一直在修路,搞城市建设,这些项目的花费绝对是大数字,巡视工作的确要查工程的质量,资金的走向,承包商的背景等等,但更多的是应该看到老百姓是实实在在的受益者。

巡视工作不仅要把“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的策略相结合,还要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因为很多官员在面对巡视组的谈话时有顾虑,因此,巡视组必须找准目标,逐个击破。只有找准对象,才能从一个小的缺口逐步深入到实质性的问题,比如,对官员的行为进行调查,绝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小问题,任何一个小问题的表面看似都不是问题,是偶然的现象,但偶然现象的背后有其必然性,小问题的背后隐藏着更大的问题。巡视调查可以不做记录,可以匿名进行,让官员们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谈话,畅所欲言,可以借鉴心理学的访谈机制和环境,只要官员们都能放下心理防线,巡视工作会异常顺利。虽然巡视组属于“强势地位”,但过于“强势”反而会造成官员的逆反心理,由强变弱,由弱变强,这是符合事物的动态发展规律的,巡视工作需要的是官员和人民群众的支持,由强变弱不是真正的变成了弱势,而是希望作为相对“弱势”的巡视组,得到更强大的官员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使巡视工作得到更多的支持和肯定。

巡视工作不仅需要强大的群众基础,还要注重自身的动态工作性质,因为巡视工作不是一个阶段就结束的,还要对前一阶段的工作进行反馈和总结,对后一阶段的工作进行预防和建设。但现在的巡视制度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谈巡色变”的高压机制,但反映问题只是巡视工作的前一阶段,发现有问题的树木只是巡视工作的一角,巡视工作更应该反映我党中的优秀树木,反映真正的廉政官员,优秀年轻干部。因此,巡视工作不仅要发现有问题的官员和干部,还应该发现和反映优秀的官员和干部。巡视制度也能成为一项鼓励官员积极进取的制度,因为对于廉政的官员,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官员,我党要给予大幅度的奖励,让巡视制度由被动的调查变为人们主动申报自己的事迹,成为官员发展的动力,而不是阻力,让巡视制度成为我党工作的动态防预机制,即“防护+预防”的机制。巡视工作不仅要查明现实的问题,还有针对某些问题的“萌芽”进行扼杀,巡视不仅是要解决过去长期积累的问题,还要有防微杜渐的功能,要预防以后类似事件的再发生。

巡视工作的某一阶段的结束并不是巡视工作的完结,这只是巡视工作的开始。因为如果某个巡视后的单位又出现问题,巡视组还要进行重复地审查,这是人力资源的浪费。巡视组需要各个省市、单位的纪委、党委等单位的配合,在巡视工作完成后,后续的工作由各地的纪委、党委来继续进行,巡视组不能因为工作任务繁重,就放弃巡视的“预防”机制。巡视工作不仅要“回头看”过去的整改结果,还要“向前看”。巡视工作应该注重年轻官员的教育工作,这是为将来干部任用储备新生力量做准备。因此,要对年轻官员进行教育和监督,把微小问题扼杀在谈话中,不能让小问题发展成大毒害。因为整片森林中,树木的年龄是多层次的,树苗、小树、大树、老树、枯树等等,面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官员,其监督方式和审查方式是不一样的。枯树连根拔起,茁壮的老树如何修剪枝桠,小树如何让其正向生长,树苗要保护其不被任何外在因素所破坏和侵蚀。

[1]把握好“树木与森林”的关系.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2015,6,15, http://w w w.ccdi.gov.cn/

[2]许云昭强调:开拓创新 扎扎实实做好巡视工作. 新湘评论,2007(8):5-6.

[3]王宏亮. 将哲学思维贯穿到巡视工作的始终. 内蒙古日报(汉),2009 ,3,17 ,第007 版:1-2.

[4]从严治党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2015,3,25, http://w w w.ccdi.gov.cn/

猜你喜欢

病树巡视组树木
树木之最
病树前头万木春
柑桔衰退病对脐橙生长和结果情况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橘殇
水利部党组第一巡视组向淮委党组反馈巡视情况
辨认树木
树木也睡觉
如何正确砍黄龙病病树
对『 巡视组组长被查』的反思
中央巡视组入驻一行三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