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对中国“全面二孩”政策的报道逻辑
——以明镜周刊、焦点周刊为例
2016-11-26赵伯璇
赵伯璇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10023
德媒对中国“全面二孩”政策的报道逻辑
——以明镜周刊、焦点周刊为例
赵伯璇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10023
近30多年来,计划生育一直是关系中国民生的基本国策。2015年10月26至29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坚持计划生育,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本文选取德国两家主流媒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德媒对中国“全面二孩”政策的报道基调、角度和特点,以此思考中国媒体日后应对此类报道时如何更加及时准确地做出回应,减少国家间不必要的误解,加强对不同受众的正确引导,增进国际沟通和理解。
德媒;全面二孩;报道逻辑;应对策略
一、“全面二孩”政策及其背景
“全面二孩”政策指的是: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有利于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①
目前我国家庭规模持续缩减,独居老人比例升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生育意愿也发生了变化,少生优生的健康生育观念正逐步形成。②因此,如继续现行生育政策不变,日后人口结构性问题将更加突出,这势必会影响中国社会的均衡发展。
二、德国两家主流媒体对“全面二孩”的报道文本分析
笔者选取德国两大主流期刊——明镜周刊和焦点周刊作为样本收集平台,以2015年10月至12月两家媒体对中国生育政策调整的相关报道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明镜周刊4篇,焦点周刊6篇。
(一)报道基调。多数文章对新政策开篇直接表明“消极保守”的态度。其中有7篇文章表明中国颁布该政策主要是为应对势头强劲的老龄化问题,另有3篇指出该政策是为解决日后愈加严重的劳动力短缺问题。此类表述易误导西方读者,即“中国颁布该政策有很强的目的性,忽略了新生人口本身及其自身发展问题”。另有2篇直接表明当今世界人口众多,中国新政策无疑是在加重全球人口负担;就“全面二孩”政策在中国实施效果预测方面,有5篇认为在中国养育子女花费巨大,政策颁布后很难达到中国政府预计的人口增长目标。
(二)报道角度。对于中国生育政策的调整,德国媒体主要从如下角度进行了解读:1、中国现有出生率低于稳定社会所需水平,新政策是为应对加速老龄化,但将同时加重全球人口负担;2、“重男轻女”传统观念和长期“独生子女”政策导致多数家庭宠溺出一代“小皇帝”;3、长期“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目前中国男性过多,男女比例失衡,多数男性成家困难;4、就中国目前生活水平而言,子女的花费大、教育贵,有“二胎意愿”的夫妇占比小且多数家庭持排斥态度。
(三)报道特点。德媒对于该政策的相关报道主要有以下特点:
1、第三方观点涵射媒体自身态度。德媒惯采取引用第三方话语的方式,借他人观点暗表自身态度。开篇简要阐释新政策,后续报道则代入媒体自身分析及不同身份的被采访人态度。如引用一位无具体姓名、长期定居纽约(美国)的专家的话语来表明“中国没有必要插手人民生育的相关权利”。这显然没有考虑到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当时人口多且增长快,国家如不及时做出政策调整,经济发展、资源保护等方面均会受到巨大的人口威胁;如若按报道中的观点解读,多少会对没有相应时代背景知识的读者造成误导。
2、选词组句表明态度。德媒善于挑用字词暗示自身态度。如在一篇焦点周刊的报道中,"China braucht dringend Nachwuchs.(中国迫切需要后代。)"中用dringend(迫切地)字眼来突出当前中国社会老龄化形势,刻意强调冲突;又如"Der Staat greift weiter willkürlich und unnötig in die reproduktiven Rechte der Menschen ein.(中国还将专断且不必要地插手于人民的生育权。)",willkürlich(专断地)和unnötig(没必要地)两词直接表明德媒对中国政府的批判,这种含有强烈主观态度的话语显然不符合中国实际,会影响西方受众对事件的正确认识及应有态度。
(四)报道逻辑。德媒就中国生育政策的调整主要从政策评价、生育意愿、改革成效等方面来分析,这些也是西方社会对中国固有产生消极观点的几方面。媒体将自身主观态度通过素材、观点的选取甚至强加的逻辑,很大程度上左右读者对整个事件的认知。这反映出德媒对中国国情了解的不透彻,还不能恰当的结合中国现实来解读相关政策变化。
三、中国媒体应如何应对国际舆论
通过德媒对中国“全面二孩”政策的相关报道,可看出德媒对中国社会还存在着偏见和片面理解。因此中国媒体应加强对外传播能力,及时准确地进行国际间报道与对接,让西方社会尽可能了解真实的中国,促进国家间的沟通和理解。为此笔者认为中国媒体应做到如下两点:
(一)详细准确的报道事件。涉及对外报道时将事件完整清晰地呈现给西方读者。鉴于西方社会对中国已有的偏见和固有印象,中方媒体应将与事件相关的来源背景、应对措施及对应国情均进行报道。让西方读者认识到至少这已是中国政府在全面考量后最适用于本国现状的决定,不给西方媒体多余遐想、加工空间。
(二)精准对接西方媒体关注点。中方媒体在报道过程中要时刻明确西方主流媒体的关注点,在最符合时宜之际向其抛出中方观点或答复。同时对于西方媒体的片面理解甚至错误批判,中国媒体还应及时作出纠正、批驳。对于涉及国家间利益的重大报道,中国媒体还应做到对其常针对之处提前做出预判,并及时、合理的跟进相关报道。
综上所述,德国媒体对中国“全面二孩”政策的报道体现其对中国的真实情况理解的还不全面,对中国新生育政策总体持消极保守态度。因此作为中方媒体也应得到启发:中国媒体要善于灵活运用媒体报道手法,针对国际社会的关注点、共同利益和外媒报道的价值观,客观真实、详略得当地开展报道和评价,积极构建对中国有利的媒体舆论空间。
注释
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5年10月29日.
②《中国家庭规模小型化引发社会问题老年人更受冲击》,《人民日报》,2014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