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贴钱支书”程玉珍

2016-11-26秦风明韩振宇

支部建设 2016年31期
关键词:五保户美容院修路

□ 秦风明 韩振宇

“贴钱支书”程玉珍

□ 秦风明 韩振宇

“如果刘寨村到县城的2.5公里路通了,这将是五龙山乡的‘三峡工程’,一座景观桥和三个涵洞连接起的新路将把村里到县城的时间缩短至8分钟,20个行政村同时受益。”

9月13日,站在一派火热的施工现场,老区壶关县五龙山乡刘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程玉珍一脸自信地比划着。

齐耳的短发、一身灰色运动衣、脚上穿着40元一双从小摊上淘来的运动鞋,这样的打扮,任谁也不会联想到眼前的这位曾是叱咤商界多年、年收入好几十万元的美容院老板、旅行社老总。

在刘寨村,修路是缘于村里没有一条像样路的客观现实——

“刘寨西岭沟、十年九不收,产了一个小谷穗,也叫松鼠偷吃了。”曾经,在当地流传的一首民谣,成为刘寨村因路不通发展受阻的真实写照。

在刘寨村,修路也是缘于120多名留守老人的民声期盼——

“孩子,你把村里的路修通,带上俺们去城里转一转呗。”2011年11月,在程玉珍当选刘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后的第一次入户走访中,几位五保户拉着她的手颤颤巍巍地说。

正在为打开局面寻找突破口的程玉珍,一下子得到了启发,但接下来的一系列难题却又给她当头浇了一盆凉水。

“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钱从哪里来?”

“拆了我们的房子,能住进新房吗?”……

一番思索后,程玉珍和丈夫简单沟通一下,便把经营多年的美容院抵押出去,贷款150万元投到了修路工程中。

“你放着城里的舒服日子不过,为什么偏要接这么个烂摊子。”得知程玉珍为了给村里修路把美容院都抵押了,亲朋好友纷纷前来相劝。

“我不能辜负40多名党员和村民代表、父老乡亲连续一周来我家央求的一片苦心。”面对亲朋好友的劝解,程玉珍认真地解释道。尽管她心里也明白,事业刚刚起步,丈夫一个人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独自支撑。

就在这样的矛盾纠结中,程玉珍带着村民的期盼展开了她上任以来的第一项工作——修路。

说起来容易,在随后的征迁中,程玉珍还是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各种阻力。无奈之下,她便一家家做思想工作,一趟不行再跑一趟,有的家户最多能跑20多趟。

几个月下来,程玉珍脸晒黑了,人也瘦了一大圈。亲朋好友见面就消遣她:“你哪像个开美容院的呀!”

“人家是先吃肉再啃骨头,你是先啃骨头后还吃不上肉。”事后,得知实情的村民们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路修通了,涉及征迁的26户村民都如愿住进了二层小楼,但程玉珍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在此之间她听说了一件事:村里的一位五保户在家去世了,两天以后亲戚们才知道。

“一定要安顿好27个五保户,决不能让这样的事再次发生。”心里盘算着,程玉珍有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修建养老院!

于是,2012年,程玉珍再次自筹资金140余万元建起了养老院。

“你真是贴钱又贴命啊!”在第一年年底的村民大会上,全村老少都流着泪感激地说。

近5年来,为改变刘寨村的破落衰败景象,程玉珍一次又一次往村里“砸”钱,先后自筹资金600余万元,修路、盖养老院、建百座蔬菜大棚,并积极引进“新天地种养合作社”,利用废弃的窑洞20多个,养了500余只羊;改造开垦荒坡和荒沟300余亩,种上了核桃树、药材等经济作物……

“村小故事多,人少产业多。”列举着一个个已经或正在实施的产业项目,程玉珍信心百倍,“有了这些产业,一定能让260户贫困户、720口人如期实现脱贫,而且绝对不会返贫。”

(责编:张灵霞)

猜你喜欢

五保户美容院修路
监狱里的美容院
农村五保户供养方式对心理的影响
《修路》教学设计
浅析农村“五保户”供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
“要想富先修路”先富了谁
丰胸不成告美容院
修路
修路
动物QQ糖
不拿陌生人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