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排闼送青来
——写在现代教育出版社唐山分社成立一周年之际
2016-11-26刘宝富
刘宝富
两山排闼送青来
——写在现代教育出版社唐山分社成立一周年之际
刘宝富
现代教育出版社唐山分社成立一年了。一年来,从悄然面世到蹒跚学步,从小荷才露尖尖角到邻家少女初长成,这个出版社每一步都带给我们惊喜,也带给我们启迪.作为唐山第一家出版社,它的诞生与成长不仅对于我市文化事业的进一步繁荣`文化产业的勃兴发展应当具有推动意义,而且对于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也应当具有一定的启示,在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进程中也应该能够尽一份绵薄之力。
出版社的可贵在于创新。创社伊始,出版社即大开风气之先,许多工作都带有创新的意义,在迁安等市县设立编辑分部、出版具有地方特色的优秀读物、编辑社刊《出版新时空》,搭建读者俱乐部平台等等,起步就走在了创新的道路上,所思所想,所做所为无不展现了他们文化创新的胆识和勇气。
出版社生存发展的关键在于打造品牌.品牌分割市场,这是市场经济的普遍现象。在文化产业如火如荼的今天,市场竞争中,许多一批又一批的传统名牌倒下,随之而起的是一批又一批的新名牌,在出版行业也是如此。
这当然与行业兴衰、情势涨落有关。令人欣喜的是,现代教育出版社唐山分社创立初期就以文化市场为导向,精心布局,高起点谋划,树立了精品意识和品牌战略思维,主动出击,积极探索,在较短的时间内先后出版了我市著名陶瓷艺术家胡长连的著作《胡长连陶瓷艺术》,和王丽萍精心撰写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的创设与利用》等精品书籍,初步培养起了自身的作者群和读者群,形成了。
一个有生命力的出版社,领导的魄力和编辑的眼光是关键的要素。社长卫绍明历经三年努力奔波,使现代教育出版社分社落户唐山,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的物力,展示了他投身文化建设的情怀和魄力。一年来,他把全部心血用在了分社上,研读资料、宣传报道、业务拓展,从最初的仅凭一种感觉一种激情启动,逐渐转化为自觉地全身心投入这项事业中。
对一个出版社来说,编辑几乎是他们的灵魂。被公认为出版典范的珀金斯,在1914年至1940年代之间,在美国查尔斯斯克利布纳之出版社担任编辑,催生了名作家海明威、菲茨杰拉德以及沃尔夫等人的不朽名作。从而也使该出版社成为美国最负盛名的出版社之一。翻译家高莽说“人民文学出版社——对我来说不止是一家编书印刷出版的机构,还是一个育人成长的地方”。现在我欣喜地看到,在唐山自己的出版社里,有一批除了精于业务外,还善于同作家、艺术家、各界人士交朋友,关心创作者的编辑队伍,他们能够体会到创作者的甘苦,赢得创作者的心。市作协主席王家惠、副主席杨立元、《中国小作家》主编王开贵严格把关,带头组建了一支高水准的编辑队伍,“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这样一批高素养的中青年编辑人才是分社步入辉煌、助推唐山文化发展的关键。
分社业务蒸蒸日上,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首先,注重保证选题的科学论证水平,一个出版社的业务水平如何,先要看它制定的选题如何,这取决于出版社班子对自身社会职能的深层次理解。其次,提高与著译者的合作水平。出版社的工作离不开著译者,所取得的成绩都是与著译者共同完成的。提倡与著译者交朋友,优化编辑与著译者的关系。第三,为实现选题,完善书稿而不断加强编辑自身的文化修养。
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视角去解读一个优秀并有影响力的出版社,其描述与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现代教育出版社唐山分社要成为一个久负盛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大社,其气概与责任感肯定是有相当一部分着眼于全社会、全唐山的,而不仅仅着眼于市场,惟其如此,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才能真正达到统一。在整个文化界正处于改革的阵痛与发展的探寻中,面对挑战与机遇,对文艺界来讲,如果仅仅把分社成立一周年作为一个因时际会的庆典活动,而忽视了其特殊的人文意义所带给我们的启示,那么就会失去一次很好的审视自我、关照唐山文化的机会。对于分社自身而言,一年的努力成果只意味着过去,他一样不能回避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尤其是未来的竞争中,出版社的身份特征在逐渐淡化,已经形成的品牌等光环都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接受考验。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为现代教育出版社唐山分社成立一周年,为它的成绩欢欣鼓舞时,还要认识到成绩只属于过去,重要的是今后的持续的发展与辉煌。
祝愿现代教育出版社唐山分社有一个更加晴朗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