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心雕龙·时序》篇中的文学史观
2016-11-26张雨蒙
张雨蒙
(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00)
浅析《文心雕龙·时序》篇中的文学史观
张雨蒙
(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00)
《时序》篇是《文心雕龙》的第四十五篇,《时序》篇主要探讨了自陶唐至齐的文学发展演变情况,集中讨论了各代文学发展变化的特点和原因。本文通过分析《时序》篇中关于文学发展的基本观点,总结各历史时期文学发展的几种关系,来窥探刘勰的文学史观及其进步性。
时序;刘勰;文学史观;进步性
刘勰《文心雕龙·时序》篇是文学史观的专论,可以称之为为“时序论”,略具文学通史的意味。在《时序》篇中,刘勰精辟地论述了对文学发展的基本看法,梳理出了先秦至魏晋文学发展史的脉络,相比较与同一时期沈约的《宋书·谢灵运传论》和萧子显的《南齐书·文学传论》要详备丰富许多。《时序》篇的可贵之处,不仅仅在于论述较详,更在于反映了文学发展与时代条件密切关系的意识,刘勰的这一意识是十分自觉的。
1 《时序》其意之初探
《文心雕龙·序志》中以“崇替于时序,褒贬于才略,怊怅于知音,耿介于程器,长怀序志,以驭群篇”来说明《时序》篇在整部书中的作用,即按照时代来观看文学的盛衰。明代学者曹子佺评“时序者,风之递降也。观风可以知时,如熏风主夏,朔风主冬之类”,而清代学者黄叔琳则评到“文运升降,总萃此篇”,认为《时序》实则就是在讲“文运升降”的问题。从《文心雕龙·序志》和上诸学者的评论中,可以看出,《时序》篇与“世”和“时”关系紧密。《时序》篇的内容主旨同样是以“时序”的这一层涵义为主,一以贯之,并最后归结在是篇赞语“崇替在选”这一语句上。
2 《时序》篇中各时期文学发展的三种关系
统观《时序》篇内容,虽似一个内容简短却又丰富的文学史,但在刘勰对其发展历程论述过程中,无不透露着三个关系。第一种即刘勰论述的商周诗歌和汉晋文学,主要围绕“风动于上,而波振于下”的论断来讲,主要是政治层面;第二种即刘勰论述的“建安文学”,主要是由于“世积乱离,风衰俗怨”而导致的“志深而笔长,梗概而多气”;第三种即刘勰在分析历代文章的论述中,还涉及到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与文风、文章之间的关系。
2.1 “风动于上,而波振于下”——商周诗歌和汉晋文学
“风动于上,而波振于下”是刘勰在《时序》篇中的一个重要的论断,主要说明了文章与统治者之间的关系,集中在政治层面。其实这种文艺观在刘勰之前的文论中就可找到根源,《礼记·乐记》有:“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毛诗序》对此则有更详细的论述,如“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将其观点与诗经“六义”相结合。
唐、虞、夏、商、周五代诗歌是“风动于上,而波振于下”的具体表现,陶唐“盛德化钧”、虞“政阜民暇”,故其歌“乃心乐而声泰也”,“心乐而生泰”一方面是“波振于下”的表现,另一方面后人也能从诗歌中看出当时的政治清明。在论及两汉文学时,刘勰极力夸奖汉武帝的“崇儒尚文”,对于宣、元、成诸帝能继承武帝这方面的业绩也甚为赞赏,这些统治者提倡辞赋创作,故整个西汉“遗风余采,莫与比盛”,虽亦是“风动于上,而波振于下”的具体表现,但在此需注意刘勰对“赋”这一文体持积极态度,说明他亦能跳出时代之外对文学的审美做出判断,此观点十分可贵,不过他亦在《诠赋》篇中提出“辞人之赋丽以淫,诗人之赋丽以则”来对赋提出要求。
如果说五代诗歌和西汉文赋都是“风动于上,而波振于下”的积极意义上的表现的话,那么刘勰在论述晋文学时,则突出了其统治者不赞赏文学而导致的影响,不过刘勰的高明之处在于并没有因其统治者的不好文学而全面否定其时代的文学风气,他的论述比较客观。西晋统治者“迹沉儒雅,务深方术”、“胶序篇章,弗简皇虑”,不重视文学的发展,然而却涌现了一批文人,其文“流韵绮靡”,人才实盛,可见刘勰能够认识到诸如汉武帝“崇儒尚文”的帝王固然有利于文学的创作和发展,然并不是文学兴盛的必要条件,西晋的文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2 “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建安文学
“乱世之音怨以怒;亡国之音哀以思”的论断,刘勰在《时序》篇中亦论及文学与乱世的关系。
建安文学是“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代表。“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帝以副君之重,妙善辞赋;陈思以公子之豪,下笔琳琅”,故形成了建安“俊才云蒸”的文学兴盛局面,刘勰对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爱好写作、优待文士的行为十分赞赏。可以说是“时序”的直接表现。但是,刘勰的论述没有止于此,他还对建安时期文体风格与时代关系做了论述。“观其时文,雅好慷慨”“志深而笔长,梗概而多气”,刘勰认为建安文人身处乱世,比起太平盛世的文人,更加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真实,感情丰富而深沉,文章慷慨而多气。曹丕在其《典论·论文》中亦谈到“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刘勰在受到了曹丕的启发,能够不仅仅局限于“风动于上,而波振于下”模式的观点,总结出因“世积乱离,风衰俗怨”而引起建安文学的“梗概多气”的文章特点,说明刘勰的理想文学观是:文章既能结合时代反映社会现实,又可以抒发个人情志。
2.3 儒道思想对文学的影响
在论述各时代的具体文学特征时,刘勰还特别涉及到了儒道思想对文学的影响。在具体论述中,刘勰没有一味的对儒褒奖,也未贬低玄学影响。
首先,以东汉崇儒文风为例。刘勰在《时序》篇中指出东汉文章多“斟酌经辞”“盖历政讲聚,故渐靡儒风者也”,当时文人好运用儒家经典来“引经据典”,因而其文章风貌多有异于前朝。东汉学者多“引经著书”虽受汉统治者崇尚儒学的风气影响,但不同与西汉的是,东汉文人多“重儒而不重文”,造成“才不时乏,而文章之迭,存而不论”的局面,无法反映社会现实也没有实现文人的理想,所以刘勰认为即使是遵循了儒道,但是没有反映“世情”,亦不能统称为好的文章。其次,以东晋玄言诗盛行为例。“自中朝贵玄,江左弥盛”,东晋文人好“老庄学说”,玄理盛行,此中“世情”影响到诗文创作便形成了整个东晋文坛的“玄言”风气。刘勰对此现象评价到,“是以世极迍邅,而辞意夷泰,诗必柱下之旨归,赋乃漆园之义疏”,他认为其时的诗文创作没有反映社会现实,东晋王朝式微而多动乱,然其创作却“辞意夷泰”,平和寡味,受老庄道家思想影响很大,从“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的结论出发,刘勰对东晋玄言诗的形成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认为其诗文是理想的创作,他用“微言精理”、“淡思醲采”、“时洒文囿”来评价简文帝的诗作,没有对此全盘否定。刘勰在评价东晋玄言诗风并没有仅仅从内容出发,也注意到了其文体和艺术特色,比较客观。
3 刘勰的文学史观及其进步性从《时序》篇来看,刘勰的文学史观是发展的、相对客观的,并非简单的“线性”文学史观或者简单的“作家论”,他注重的是各个时代下的不同的文风和文人,并非像许多文人单纯地“崇古薄今”,而是比较客观地看待文学发展,在刘勰所处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多探讨文学内部规律而忽视文学与时代关系的背景下,这一文学史观尊重了文学发展的现实,有着进步意义。可以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政治意识形态占主流。综上所述,可以得知,《时序》篇中的文学史观具有很强的政治意识形态性,且可称之为占“主流”,刘勰将各个时代文学风格的形成归结为统治者,即 “枢中所动”的结果。所谓“风动于上,而波振于下”,这种以政治意识形态为主流的文学史观在我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甚至影响到当下对传统文学、甚至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认识,不可否认,这种认识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帮助更深入地理解文学文本和社会意义,尤其是刘勰能够结合时代的变化来看文学的发展,有相当的进步意义,但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诸如陶渊明等非主流意识形态下亦光彩夺目的文人及其作品。②认识到文学内在发展规律。刘勰《时序》篇中的文学史观虽以政治意识形态为主流,但却不否认文学发展有着其自身的内在规律,集中体现在“歌谣文理,与世推移”和“时代九变”之上。所谓“蔚映十代,辞采九变。枢中所动,环流无倦。质文沿时,崇替在选。终古虽远,旷焉如面。”文学由“淳而质”到“讹而新”的变化轨迹,可以看出文学文质转变的曲折道路。刘勰的这种认识符合了当时文学自觉的大环境,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1] 刘勰著,范文澜注. 文心雕龙注(上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2] 郭绍虞,王文生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3] 刘勰著,周振甫注. 文心雕龙注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 张敏杰.论刘勰的文学史观——以《文心雕龙·时序》篇为中心[J].文艺理论研究,2005,(2).
[5] (美)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M].杜国清,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6]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5.
张雨蒙(1991- ),河北邯郸人,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文艺学方向。
I206
A
1672-5832(2016)12-00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