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政经类文章的日汉翻译技巧

2016-11-26冯莹莹

长江丛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政经翻译技巧日语

冯莹莹



浅谈政经类文章的日汉翻译技巧

冯莹莹

【摘 要】政经类文章具有向大众传递信息的功能,因此要求译者具备较高的翻译素养。同时,还应考虑到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使译文更加本土化。本文通过实例对政经类文章的几种常用翻译技巧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政经 翻译技巧 日语

针对不同的日文文章类型,可分为文学文体(小说、散文、诗歌等)和非文学文体(应用文体、科技文体、专用商贸文体等)。其中,政治、经济类文章属于非文学文体中的应用文体类文章。因此,在翻译此类文章时,要注意其文体本身所具有的准确性、客观性、简洁性等特点。同时,由于政经类文章的语言风格多为书面语,在词语选择、句式调整及成分增减方面都应遵循庄重、严肃、简洁的原则。本文将以日汉翻译为例,重点探讨翻译此类文章的三点技巧。

一、汉字词的翻译

政经类文章中涉及到的专业术语、政策专用语及经济专用语很多,而构成这三类词的主要词汇形式就是汉字词和外来语。其中,日语的外来语多由英语、法语、荷语等其他语言的音译形成,其意思相对固定,不会对汉语母语者的翻译造成太大困扰。例如:「グローバル化(全球化)」、「ボランティア(志愿者)」、「ナスダック(纳斯达克)」等。比较而言,汉日同形词的翻译就成了此类文章的翻译难点。由于汉语与日语所具有的天然同源性,会给汉语母语者在理解和使用日语带来一定的方便,但同时也会给汉语母语者的翻译工作造成一定干扰,以致出现望文生义的错误。例如:「検討」、「覚悟」、「監視」、「取引」、「経理」等汉字词均可在中文中找到相应或相似的汉字,如果译者对此类词不加分析,按照字面意思盲目直译,其文意不免会南辕北辙。通过查字典,可确定以上汉字词的意思分别为“研究、讨论”、“心理准备”、“监督”、“交易”、“经营管理、会计”。此外,还有一类汉日同形词在日文的语义和中文的语义是极为接近的,但由于两国语言对该词的理解并不完全对等,导致在翻译时出现过译或漏译的现象。例如:「深刻」、「問題」、「事件」等汉字词。其中,“深刻”一词在中文里的语体感情色彩是中性词,而在日文里则是略表现为贬义词,多用来形容负面事件或问题的严重程度。因此,在翻译此类汉日同形词时,不仅要明确其基本含义,还要对中日两国的语言表达差异有一定程度了解。

二、长复句的翻译

政经类文章属于非文学类文体中的应用文类,所以在句式表达上多用结构复杂的复句形式。而且,日语中的复句多用倒装句,以强调某一文节的意义,唤起读者的注意[1]。因此,在翻译政经类文章时,将某些复句拆分成单句,并根据汉语表达习惯适当调整语序是十分必要的。例如:

「国務院の李克強総理は2日国務院常務会議を招集し、人民元の特別引き出し権(SDR)構成通貨採用および次なる金融改革開放に向けた関連業務に関する報告を聴取した。」(人民網2015年12月5日)

如果不进行拆分、调整语序,整段文字就会显得冗长、晦涩,影响中国读者

对内容的理解,因此在翻译时首先将长复句拆成单句,然后再按照中文新闻稿的习惯表达调整语序。因此,上段文字可译为:

“12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了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事项,以及由此引发金融改革方面相关工作的报告。”(人民网2015年12月5日)

此外,巧妙使用标点也可实现对日文长复句的拆分。很多政经类文章的长复句中仅用“、”来实现句子内容的停顿。当该标点前后的内容在翻译成中文时可拆分成两句话时,即可用中文的“。”,以此帮助读者在阅读时实现对文章节奏的掌控。

三、对省略成分的加译

在翻译日文政经类文章的过程中,加译是经常用到的翻译技巧。在日文中表

述日本或中国地名时常出现仅有地名、没有国家名的情况。此时,为避免中国读者误解,就要加译国家名。例如:

「京都の清水寺に行くと、非常に多くの中国的要素が目に入り、もはや驚きもしない。」(人民網2015年12月24日)

“京都”作为日本著名的古都,为广大中国人所熟知。不过,为了突出翻译的严谨性,使异文化在不同民族间实现有效传递,还应在其前面加译上国家名。因此,上例可译为:

“一走进日本京都的清水寺,很多中国元素便映入眼帘,已使人习以为常。”(人民网2015年12月24日)

此外,针对政经类文章中的固有名词、词组在翻译时也要适当加译。例如:

「少子高齢化」、「春闘」、「初詣」等,为使中国读者准确理解这些词的含义,就要对词义进行解释,因此上述词可译为“低出生率和人口老龄化”、“春季罢工”、“新年到神社进行首次参拜”。

四、结语

政治经济类文章的常见形式多为新闻稿或新闻评论,这类文章是人们了解外部世界、与外部世界沟通的桥梁,同时也是满足大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2]。因此,在翻译时需要灵活使用上述翻译技巧,同时也要遵循本土化规律,使译文符合汉语语言表达习惯,避免读者在阅读中产生文化障碍。

参考文献:

[1]李晓霞.新闻标题汉日翻译策略研究[J].外语教育教学·语文学刊,2013(9).

[2]张亚男.目的论视角下的日语新闻中专有名词的汉译[J].观察视角.101.

作者简介:冯莹莹(1979-),女,汉族,博士,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

猜你喜欢

政经翻译技巧日语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政经资讯
2017十大政经展望
浅谈中国特色经济词汇翻译特点及技巧
目的论视角下商务英语翻译技巧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2016十大政经大事
日语国字的意义特征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