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清末岭南文人竹枝词创作思潮变迁
——以《羊城竹枝词》为例
2016-11-26黄一玫
黄一玫
探究清末岭南文人竹枝词创作思潮变迁
——以《羊城竹枝词》为例
黄一玫
【摘 要】《羊城竹枝词》是一部清末诗歌征咏活动的作品集,489首作品表现了当时岭南文人的创作热情,思想情趣,以及广州作为通商口岸的独特风貌。从风俗、儿女情怀,到社会变迁、经济状况,乃至英勇抗敌的爱国热情都一一呈现,是研究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史实的珍贵资料。
【关键词】羊城竹枝词 风情 变迁原因
竹枝词在广东的发展最早可追溯到宋代,杨万里、汤显祖、朱彝尊、屈大均、苏曼殊等文人都有过不少诗篇。清道光年间,广州作为当时最重要的通商口岸,各路洋货都聚集于此,许多内地商人也来此做生意,十三行的商贸十分繁荣,曾有人吟:茶商盐贾及洋商,别户分门各一行。更有双门底夜市,彻宵灯火似苏杭。经济的发展,生活的富裕、闲适,让岭南文人进一步增添了对风俗、人文、社会等多方面的关注,相关创作也逐渐成为一种潮流,留下了大量极具地方色彩和时代色彩的竹枝词。其中清光绪三年(1877年)广州吟香阁主人李慕周以《羊城竹枝词》为题公开征吟竹枝词,别具特色,在诗歌史上也极为罕见,据史料统计,本次征咏共有134人参加,应征作品489首,编辑为两卷《羊城竹枝词》木刻出版发行。
在《羊城竹枝词》的序跋中,有如下语句:
愚谓其义简,其意赅,其言近,其旨远,发自然直天籁,相题构意,曲曲传神,斯为近体。愚少居乡,壮游粤,人情风土颇有见闻,乃观昔人题咏概系以广州,否则分析为南海、番禺……自‘风’、‘雅’迹熄,一变而‘楚骚’作,再变而‘乐府’兴,而竹枝词则乐府遗音,实楚骚之转调也……是兹会不特为逸事之蒐罗,实足补广东旧志之阙略者矣。
可见竹枝词言简意赅,清新自然,摆脱律诗、绝句的形式约束,使诗人能畅快言谈,提笔即来,十分适合写风土人情,社会风貌,亦可作为地方志等史料的一个有力补充。也无怪乎清末岭南掀起这股创作思潮,骚人墨客纷纷响应,在吟香阁主人发起《羊城竹枝词》征咏后,又相继有《续羊城竹枝词》、《龙山竹枝词》等征咏活动,为文学史留下不少佳作,也给后人研究当时的政治、经济及语言文化留下珍贵的史料。
《羊城竹枝词》中的征咏创作,主要分为几大类:一、描写当时西风东渐后的社会风貌,如:异宝奇珍集百蛮,双门夜市物斓斑。买将彼美西洋镜,若个蛾眉似妾颜;二、记录民俗,节日景象:元宵箫鼓似春雷,凤尾龙头一字开。卖果何人吹竹笛,儿童都误说灯来;三、勾勒岭南一带的美丽景色:白云山畔水韸韸,水绿山青接海幢。莫放行云流水去,怕流郎魄落珠江;四、倾诉寻常人家的儿女情长:妾向江头唱竹枝,郎来多在月明时。漱珠桥畔红灯闪,知是游人画桨移。五、鲜明的爱国主义情怀:楼台粉白影参差,中划珠江号鬼基。蛮子尚知中国体,也将堤岸限华夷。诗人们用朗朗上口、浅显易懂的语言,记录下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岭南独特的市井风貌,以及当时文人思想的独特之处。
从《羊城竹枝词》来看,当时岭南文人的竹枝词创作较之以往有了许多新特点:一、对新兴事物的关注度空前,当时的广州十三行是对外贸易聚集地,各行各业都在此做生意,而诗人们也观察到了许多职业的特色,有为养桑者歌之“养春蚕来又织麻,荔枝湾外采莲娃”,有纺织者歌之“罗裙八幅花团锦,绣入羊城八景图”,从诗句中了解当时十三行的繁华风貌,仿佛昨日重现,正是“番舶来时集贾胡,紫髯碧眼语喑呜。十三行畔搬洋货,如看波斯进宝图”。二、在语言的运用上更灵活、接地气,许多诗句中都直接出现了地名,有的地名,诸如白云山、白鹅潭、南海神庙等甚至保留至今;三、对岭南疍家人的关注:疍家人的生活方式是岭南地区的特色,但过往的文学作品却对其留意甚少,而在《羊城竹枝词》中,有诗人写出了其生活的艰难与辛苦:疍户生涯托水涯,但求生女莫生儿。河南有个金花庙,庙侧桃花子满枝;扁舟一叶泛轻舟,疍女如花管送迎。十里珠江明月夜,棹歌声间管弦声。这在当时是十分可贵的。也为后代学者研究疍家人这个已经消失的群体提供了宝贵资料。四、思想更外开放,自由,受当时社会开放的影响,文人们视野得以打开,写起作品来也少了拘束,更为得心应手,这一点在下文再进行详细论述。
任何文学现象、思潮的发生、衍变都是和当时的社会发展分不开的;竹枝词在清末岭南繁荣同样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原属于民歌的竹枝词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开拓和弘扬,从巴山楚水走向全国,成为历代文人吟唱风土人情的体裁之一;经宋、元、明几代的发展,到请代更是蔚然成风,纪晓岚的《乌鲁木齐杂诗》就影响深远。
其次,清末的岭南,既靠近河运要道,又处于入海;既有四大古镇之一的佛山镇,又有东西贸易交流的窗口十三行,商业重心的南移,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为岭南带来了富裕的物质基础,也促进了当地居民,特别是文人的思想解放。此时,严谨的绝句、律诗已不能满足诗人们随心所欲创作的物质需要,不受格律平仄限制的竹枝词从形式和内同上自然受到了欢迎,他们随心所欲,想到即作,因竹枝词本就脱胎于民歌,有的更配以曲子,在街头巷尾传唱;创作主题也变得生动活泼,更贴近民生;描写儿女之情的作品,不再含蓄躲闪,且多采用女性口吻直抒胸臆,不见矫揉造作,如“阿侬心似山常静,也愿郎心定不纷”、“月满船头郎对誓,负侬切勿负嫦娥”尽显岭南女子的大胆可爱,“见面亭前望郎返,别情洲外送郎行”,恋人依依惜别之情呼之欲出。此外,相比于以往文学作品中常出现的“重农抑商”,认为“商人重利轻离别”的观念,受早期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影响,《羊城竹枝词》则普遍反映出了对自食其力的小商品经济劳动者的尊重,对商业行为的叙述也更加客观:姑娘和商人之间的交流有“昨朝偶染商人指,羞过河南第几家”,“一带后楼都启遍,小船撑入卖鱼虾”则是珠江两岸特有的疍家人以渔船为家,捕鱼为生的真实写照。而当时的岭南,已有管理各国货物的海关,设有税收,并有公务人员坐船巡视港口:百货私瞒岂等闲,巡船梭织大江拦。园丁自恃花无税,双桨徐摇国海关。种种现象表明广州已初见现代城市的模样。
再次,岭南人民知识水平的提高也是一大原因。自古虽认为岭南是南蛮之地,多贬斥流放的臣子,也正因此,许多文人墨客到过岭南,韩愈曾被贬至今潮州一代,苏轼被贬肇庆后写的“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桥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千古传诵;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曾云游揭阳并在蓝田讲学,杨万里、戴复古、王士禛等人都曾到过岭南并留下诗篇。随着水运交通和对外交往的发展,私塾之风的兴起,岭南早已不是蛮荒之地,十分重视教育,经过一定的积淀,清代以来更是思想文化最激进、开放之地。明末清初的“岭南三大家”便诞生于此,此后又陆续出现了康有为、梁启超等思想家,更孕育了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孙中山先生。一方面文化在民间得到广泛普及,人们知识水平得以提高;另一方面,文学不再是束之高阁的象牙塔经典,在发展中逐渐变得生活化,社会化,描写市民生活与情感的作品成了必需;而竹枝词写作最大的特点,王士禛语归纳为“竹枝泛咏风土,琐细诙谐皆可入,大抵以风趣为主,与绝句迥别”,能脱颖而出成为当时岭南文人争相创作的体裁也就不足为怪了。清代前期经过了令文人胆战心惊的“文字狱”后,中后期统治者对文化的桎梏稍有减弱,再加上岭南偏安一隅,远离紫禁城,宽松的政治环境一定程度上也为创作自由提供了可能。
最后,社会的演变,时代的变迁也是创作思潮演变的原因之一。文字,或者说文学的一大作用就是记录,当时的岭南日新月异,正是“江海是珠山是玉,粤风何处不奢华!”,时代的飞快变化也催生诗人们的使命感,让他们用清新明朗的竹枝词记录下这一切——顾黎忠愍有南海之吟,王阮亭有广州之咏,余如珠江金山各有传作,而羊城鲜有及者。通过《羊城竹枝词》,除了上述提及的关于海关、疍家等记载,还能看到许多沿用至今的地名出现,如白鹅潭、荔枝湾、泮塘;以及至今仍兴盛的菠萝会。七月七乞巧节、端午赛龙舟等风俗。以及别具风情的南方方言特色,女子自称“侬”:郎爱日游侬爱夜,碧玻璃桥望玲珑;竹枝词的语言本就脱胎于民间,伴随语言的衍化发展,《羊城竹枝词》的语言进一步摆脱了书面语的束缚,就我个人的阅读体会,已与许多现代诗无异。也难怪如此具有感染力,上至书斋里的文人雅士,下至十三行的卖油郎、纺织女,甚至巷子里的幼童都能张嘴吟唱。
任半塘曾不无佩服地赞叹竹枝词“自来民间俚艺,受文人重视如此者,史无二例”,清代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朝,专制制度达到顶峰,“文字狱”的浩劫,编纂四库时的“清洗”,都令文学的发展几经磨难,但岭南文人依旧在一定程度上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早期有屈大均《广州竹枝词》吟咏风土之外的激进思想,清末涌现的《羊城竹枝词》透过清新的文字表现出了民间,或是下层文化中最为可贵的东西——真挚自然、勤奋踏实、向往自由;而在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后,广州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大本营,岭南文人又将文字化作匕首,表达对其的鄙夷和愤恨:
飞鳬一鼓去如风,夫婿家家亦自雄。
我愿郎君起舞剑,斩鲸直出虎门东。
原本吟咏风土的竹枝词,以及潇洒多情的岭南文人,在面对国家危亡时,亦唱起了豪壮的战歌。恨不得起舞弄剑,保家卫国。
鲁迅曾言,旧文学衰颓时,因为摄取民间文学和外国文学的养料而起一个新的转变,这个例子是常见于文学史上的。竹枝词正是刘禹锡学习民歌《竹枝》而创造的新诗体,而岭南文人在创作过程中又加以融合岭南地方语言特色、风土人情,辅以当时日新月异的变迁,使其焕发新的魅力。
因此,与其说清末的岭南文人选择了竹枝词,不如说是作者与体裁间的双向选择。正如前文所说,岭南独特的地缘优势及新型经济的萌芽,使其成为当时最早进入现代化轨道的地区之一,再加上一直以来深厚的文化积淀,教育的普及,激发了文人们的创作热情;充满生命力的竹枝词,浅显易懂,又可谱以曲子吟唱,易于传播,正迎合了文人们的需要,两者的结合,造就了岭南文学史上这一绚烂的一页。
参考文献:
[1]刘大勤.师友诗传续录.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9).
[2]任半塘.唐声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6).
[3]钟山等编.广东竹枝词[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
作者简介:黃一玫,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