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朝鲜族对东北抗日战争的贡献
2016-11-26安贞华
安贞华
延边朝鲜族对东北抗日战争的贡献
安贞华
延边朝鲜族人民的抗日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也表现在,积极创办抗日根据地,并以其为依托,与日本帝国主义开展武装斗争,并涌现出了一大批的抗日英雄。
延边朝鲜族 抗日战争 根据地 抗日英雄
延边朝鲜族人民的抗日斗争,在东北抗日战争中,时间最长,历程最长。一般来说东北的抗日斗争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8月,但是由于延边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环境,延边地区的抗日斗争比其他地区开展得要早。甲午战后延边成为了日军侵占东北的桥头堡,1907年日本侵略者在龙井挂起“朝鲜统监府间岛临时派出所”的牌子,从此延边人民与日本殖民主义者的矛盾成为了主要矛盾。至“九一八”事变,延边朝鲜族人民的抗日斗争一直没有停止。
一、延边满地区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1931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满洲士兵工作的指示信》,要求东北各级党组织开展游击战争。[1]1931 年11月16日,中共满洲省委根据党中央的知识精神,决定加强党对创建游击队工作的领导,派巡视组员指导各地创建游击队工作。同时决定调回朝鲜族干部杨林任省委军委书记,以加强省委对建立游击队工作的领导。1931年12 月16日,中共东满特委在延吉县明月沟(今属安图县)召开延边各县委负责人和党团积极分子会议,这次会议召开期间正值“秋收”斗争胜利之时,会议为我党在延边地区创建抗日武装,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开展抗日游击斗争,奠定了思想基础。也根据此次会议的具体部署,延边各地的朝鲜族人民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广泛开展建立抗日游击队,创建抗日游击队根据地的斗争。
1932年春,中共延吉县委在发动党团员和广大群众解决武器的同时,先后在依兰沟区、老头沟区、八道沟区、海兰区等地,先后组织突击队、赤卫队等抗日武装。至1933年初,延边地区的延吉、和龙、汪清、珲春等四个县区的游击队员基本有360余名队员,其中朝鲜族队员占到90%以上,各游击队的指导员基本上为朝鲜族。在夺取武器,创建游击队的斗争中,不少朝鲜族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九一八”以后,延边各地逐渐形成了若干片游击区,自1932年下半年起,在这些游击区内,更是相继出现被称为东满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十多块抗日游击根据地,各小块游击根据地的范围多在六七十里到百余里之间,人口少则六七百人,多则一两千人,延边境内抗日游击根据地内的人口约有两万人,其中95%为朝鲜族[2]。主要反日游击队先由朝鲜族党员组织创建相连,延边作为朝鲜族聚居区也成为最初建立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地区之一。延边朝鲜族人民积极支持抗日斗争,一方面从人力、物资上支援抗日游击队,另一方面,参与到与日军的直接斗争中去。朝鲜族军民的团结抗日接连不断地粉碎了日军的“讨伐”根据地活动,更是成为东北抗日游击队活动的坚强支撑。
二、延边地区朝鲜族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
延边地区朝鲜族民众从组织游击队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其抗日热情也进一步高涨,随着抗日武装斗争的不断深入,抗日游击队的队伍的发展壮大,延边抗日游击队以及延边朝鲜族军民也成为东北抗日联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东北的各级党组织最初创建抗日武装部队时,延边朝鲜族的同胞就成为了党的这一历史任务的重要承担者和部队兵源的重要渠道。[3]延边等朝鲜族聚集地区涌现起了参军热潮,出现许多送子、送夫参军,兄弟姐妹争相报名参军的感人场面。在吉林省延吉县今龙井市英成村85名青年中33名被批准入伍,人口只有60多万的延边地区参军的朝鲜族青壮年近3.5万,占该地参军人数的85%,此外还有余万朝鲜族年参加了地方公安部队、武装民兵队伍等。[4]对此,著名的东北抗联领导人周保中同志曾做出说明:“1932年所建立的坚强的东满游击队和1933年所建立的强大的磐石游击队、珠河游击队、密山游击队、汤原游击队、饶河游击队等都是由革命的朝鲜同志和革命的朝鲜群众所创建的。后来他们发展成为抗日联军第一、二、三、四、六、七军。”[5]
1938年以后,东北抗日战争进入到极其艰难的时期,抗联第一路军各部召开第一次“老岭会议”研究交流抗日游击战争的经验教训。之后,抗联的第一军和第二军分路向敌人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取得了袭击蚊子沟、七道沟、土口子隧道和家什房子等战斗的胜利。活动在汪清、敦化、延吉等地的二军四师积极开展斗争,使敌人遭受到严重的损失。第二次老岭会议之后,由延边朝鲜族儿女为主力的抗联第一路军的第二、三方面军和警卫旅第三团,实行分区作战,取得了许多重大战斗的胜利,他们的战斗声援了吉东、北满联军的斗争,牵制了日本侵略者的大批兵力,有力地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
在极其艰苦的岁月里,东北抗联二军的朝鲜族将士,在中共的领导下,于1940年11月进行战略转移,成立了中共南野营委员会,始终坚持在东北地区的抗日游击活动,在小部队活动和军事侦察工作中,延边籍的朝鲜族将士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同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了斗争。1945年8月配合苏联红军作战,最终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三、延边抗日英雄的不断涌现
在漫长的抗日斗争中,延边地区的朝鲜族人民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涌现出了许多的抗日英雄。“九一八”事变以后,首先中国共产党从朝鲜族聚集区开始领导抗日斗争,延吉、和龙、汪清、珲春等县游击队和创始人和领导人基本上都是朝鲜族干部。在南满地区担任中共南满特委书记的李东光、北满地区抗联第三军的前身珠河抗日游击队的创始人、后任哈东游击司令的李福林,密山抗日游击队的创始人、中共密山县委书记朴凤男、东北反日联军第五军第二师政治部主任李光林、抗联第七军军长李学福等,或者是延边党组织派去的领导骨干,或者延边籍的干部,延边崎岖的朝鲜族不仅在本地区,而且在权东北的抗日斗争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了,许多朝鲜族人民做出了牺牲,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据有关部门统计,延边地区抗日烈士共有3301人,其中朝鲜族烈士为3204人,战抗日时期烈士总数的96.8%,这些烈士不包括无名烈士和因找不到家属未能发放证书的烈士,在吉林省398名抗日女烈士中,延边朝鲜族烈士366名。在延边地区,涌现出了许多的朝鲜族抗日英雄,其中包括,金哲、梁成龙、朴东根、朴吉、金世、车龙德、金洛天、金炳洙、吴一波、吴仲和、蔡洙恒、金顺德、吴彬、张承焕、申春、金勋、金相和、崔相东、李用国、金明均、李光、金殷植、权永壁、金洪范、李东学、曹基锡、南昌益、崔哲宽、金周贤、金山浩、吴仲洽、杨亨宇、李龙云、郭池山、朴相活、李京天、金明柱、黄正海、李东光、李敏焕、朴先锋、金根、朴振宇、朴凤南、李福林、李光林、李学福、朴吉松、李一平、吴世英等[6]。此外还有不少的女英雄和少年英雄,金顺姬、金永信、安顺花、黄正信。李桂荀、许成淑等女英雄,游击队“小灵鸟”的9岁儿童金锦女,13岁的儿童团长李玉今,少先队队长俞太善、黄今松,在夺取敌人武器时牺牲的朴虎哲,为保守秘密被杀害的李花顺、金野玉等等,他们的英雄业绩惊天地,泣鬼神,至今仍被广为传颂。
在东北抗日战争中,延边朝鲜族人民与各族人民团结合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武装斗争等方式反抗日本侵略者,消灭了大批日军的有生力量,牵制了日军在东北的大量兵力,积极配合了东北的抗日战争。延边地区的朝鲜族人民为保卫祖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东北师范大学中共党史教研室编.东北抗联若干资料[M].1981.
[2]中央、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档案馆编.东北地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游击区内的群众成分[M].哈尔滨:黑龙江出版总社,1988.
[3]张雨海.朝鲜族对党创建发展东北抗日武装的作用[J].长春大学学报,1995(02).
[4]延边朝鲜族史编写组.朝鲜族简史[M].延吉: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86.
[5]中国朝鲜族历史足迹丛书编写组.中国朝鲜族历史足迹丛书(5):胜利[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2.
[6]延边朝鲜族史编写组.延边朝鲜族(上)[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延边博物馆)
安贞华(1986-),女,吉林延吉人,延边博物馆,研究方向:朝鲜族革命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