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类专业经济困难大学生“能力资助”对策探析

2016-11-26梅园芝

长江丛刊 2016年6期

梅园芝 李 恒



建筑类专业经济困难大学生“能力资助”对策探析

梅园芝李恒

【摘 要】当前,“奖、勤、贷、助、补、减”一整套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体系已日趋完善,这部分学生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已很大程度提升和改善。然而,要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就业竞争,还需要在经济资助的基础上,探究长期可持续的能力资助体系。本文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从专业特点出发,着重分析和探索了普通高等院校建筑类专业经济困难大学生“能力资助”实施对策,以期达到提升这部分学生就业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经济困难学生 能力资助 建筑类专业

一、前言

随着高校扩招,普通高校经济困难大学生占比近30%,要保证这部分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学有所长,在新的就业形势下保持高就业率,有必要对这部分人群的专业学习及专业素质发展情况予以关注,并有的放矢地开展“能力资助”。

根据近年来学生就业前和就业后的信息反馈,用人单位普遍倾向于招聘专业素养全面、实践动手能力强、社会适应程度好的学生;在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专业课测试、设计院的求职考试、国家注册建筑师考试等职业考试中,也通常采用快题表现等方式综合考察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这些表明,在本科学习阶段扎实地掌握专业基本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日常工作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对学生的座谈了解中我们发现,经济困难大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存在许多困惑,在专业技能的掌握上普遍不够理想,从而直接影响了就业。

二、建筑类专业贫困生面临的困境

(一)创新创作思维相较局限

经济困难大学生普遍来自偏远山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受生活经历、文化底蕴、涉世宽度等因素的影响,创作思路和艺术灵感相较匮乏。然而,建筑设计是一个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创作的过程,虽然“学好建筑需要天赋”等说法有偏颇之处,但勇于创新和突破是建筑从业人员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因为简单的重复和模仿不能算是真正的建筑设计,要想设计出好的作品,离不开灵感和创意。灵感和创意不是苦思冥想得来的,需要在生活、知识和实践中不断积累。同时,建筑类学科普遍采取的模型制作、场地制作、建筑单体等实践活动用时长、耗材多、花费大,在相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勤工助学和经济薄弱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很大程度上打击了经济困难大学生主动参与和反复实践的积极性,导致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思维训练收效不明显。

(二)美学等素养相较贫乏

虽然许多院校建筑类招生并不要求有美术基础,是否能画好画也并非是成为合格建筑从业人员的必要条件,但把学生培养成“能够发现美、创造美,具有对美的敏感性”是建筑教育普遍认可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对创造性要求的延续。虽然入学时,经济困难大学生与非经济困难大学生看似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但受制于早期教育和生活阅历的影响,在专业学习和训练过程中,经济困难大学生往往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费用才能缩短与非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差距。

(三)计算机运用等综合技能相对薄弱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普遍在计算机学习上起步较晚,且购买相当性能的计算机设备需要较大的经济投入。但随着建筑设计成果的表达方式日新月异,从最早的手工描图,人工喷绘效果图,到现在的计算机CAD辅助制图,3DMAX效果图,计算机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成果质量,计算机已不再仅仅是辅助制图的工具,其强大的计算能力直指建筑设计的本质,致使计算机绘图能力成为建筑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这些无形中也使他们在学习和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四)职业规划意识淡薄

由于高考填报志愿时就带有盲目随从性,对建筑类专业了解甚少,在遇到专业学习困难时,自卑、自暴自弃等心理问题容易滋生,导致经济困难大学生难以有步骤地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难以清晰地把握自己的学习目标,难以适应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从而职业定位和就业期望值往往偏离实际,进一步削弱了他们学好专业的信心和决心。

三、建筑类专业应具备的几项关键能力

快速表现能力。快速表现能力是建筑类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它不仅仅是设计者与读者交流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设计者在创意过程中智能和技能的综合体现,也是实现学生审美能力、艺术表现力、表现技法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当前,无论在求职就业、工程实践、职业考试、专业深造,快题设计考试都是考察评价的重要手段。

动手能力。建筑类学科普遍采取的模型制作、场地制作、建筑单体、小节点制作等实践活动作为艺术设计必不可少的创意表达手段,具有很强的动手操作性,只有熟练掌握模型制作的流程和制作技法,才有利于加强他们的设计表达能力,扩宽他们的就业面。

创意设计能力。创意是设计的灵魂,创意的灵感来自设计者对生活和社会的敏锐、广博观察的体验以及高度的提炼。创意使现实生活艺术化,可以充分体现人的想象思维和创造力。创意设计能力是对设计者素质的综合评价,学生的创意能力、创意习惯以及素质条件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培养。

四、“能力资助”对策

(一)心理解困,激发经济困难大学生艰苦奋斗的学习信心和动力

5年制的建筑类专业学习历程是一个不断深入、逐步练习、循序教习的过程,一个人的思维形成、美学修养、能力提升也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只有采取正确的激励和鼓励措施,才有利于激发经济困难大学生艰苦奋斗的信心和决心,从而做到理性对待专业学习、合理定位学习目标、发挥学习自主性,真正学有所获。

1.常态化地开展心理引导与沟通交流工作。从入学教育开始,一以贯之、从浅至深地开展专业认知教育,特别是班主任、辅导员等一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本着高度的责任心,高度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引导工作,以入学之初的档案整理为基础,注重学生学习情况的跟踪与掌握,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结合党建、团建、评奖评优等工作,将专业学习引导工作融会贯通,做实做细。

2.努力营造积极健康的集体文化和学习氛围。良好的宿舍文化、班级文化及学习风气具有不可估量的感染力和带动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管理严格、学习氛围浓厚、团结互助、积极健康、奋勇争先、人才辈出的良好集体文化中,一方面可以及时防范和化解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动力。

3.积极宣传先进励志的学习标杆和典范。不断健全和完善经济困难大学生评奖评优体系建设和制度建设,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地评选经济困难大学生奖、助学金,并持续开展“树典型、学先进”等活动,通过加大诸如成绩优异、学习进步、创新创业等先进案例的宣传,鼓励更多的经济困难大学生学生自强不息,奋勇拼搏。

(二)丰富第二课堂活动,增强和启发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思维

1、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思维启发式训练

趣味性的专业活动,具有形式多样灵活而不带强制性的特性,往往更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宜于从浅入深地启迪思维。而专业教师的指导,在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基础上给予参谋,给学生留有自由发挥的空间,从而使第二课堂真正成为经济困难大学生各施所长、充分发展能力的舞台。

2、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实践动手实验

创造性思维基于实践而始于问题,知识要转化为能力,除了积极思考外,还应努力实践。建筑学是一门致用之学的学科,只有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才可以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选择的能力,也才能检验学生之前所学的知识技能,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完善和加强,使之在实际动手中成长。如通过室内家具制作实验、纸板空间构成、弹性模量的体现实验、传统建筑搭接练习等,加强专业技能的感知,熟悉材料和工具的运用。

3、鼓励经济困难大学生参加学术活动和专业教师的课题研究

积极构建经济困难大学生参与学术活动和参与课题研究的长效机制,鼓励他们主动进行学术思考和实践,是直接培养其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

4、引导经济困难大学生参与有益的非专业活动

有言道:“谈建筑,功夫在建筑之外。”学好建筑,需要广博的文化知识积累,仅仅满足于专业知识学习,不仅会导致将来缺乏社会适应能力,而且专业水平也不可能达到精湛。因此,引导经济困难大学生适当参与非专业的课内外活动,积极将有益的社会活动与专业学习联系起来,主动了解社会,开阔眼界、储备多元化的知识。

(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经济困难大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实现人生价值

经济困难大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虽然起点低一些、起步慢一些,但不代表在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上会一直落于人后。相反,只要有清晰的奋斗目标、敢为人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的学习态度,他们成为优秀建筑从业人员的前途无疑是光明的。因此,在课内外教育教学活动中,还应帮助他们明确并不断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1、树立理想,确定志向

建筑师的前途是光明的,但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尽管就业市场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但“打铁还需本身硬”,只有努力把自己炼造成“金子”,那未来总会“发光”。只有树立了这样的人生目标,自觉进行职业规划,大学的学习生活才可能有所适从,不会白白浪费青春年华。

2、自我评估

每种成长经历都有利弊,艰辛和清贫的生活经历相反是磨练人意志和斗志的利器。经济困难大学生应客观、辩证地评价自己的过去,正确对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明确未来的奋斗方向。如在建筑行业里,有人适合做建筑设计,有人适合做施工,有人适合做管理,有人适合做预算,每个人都是社会分工中的一员,虽然成为“建筑大师”的人是凤毛麟角,但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做出骄人的成绩。

3、职业环境分析

当前,建筑行业受到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影响较大,在建设量逐渐趋于饱和的情况下,不难预见,一方面本科毕业就能直接进入设计院工作的学生将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就业市场更趋向于住宅内部精装修、原有建筑改造以及建筑策划与咨询等业务。在就业形势多元化的趋势下,经济困难大学生唯有扎扎实实地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较强的综合从业素质,提高自己学习能力,形成科学、人本的从业理念,才能在就业竞争中以不变应万变。

4、实施措施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关键在于落实。经济困难大学生应学会珍惜和感怀当下来之不易的大学学习机会。在自由自主的学习氛围中,尽快转变中学阶段的学习方式和习惯,学会自律自控,合理利用时间,科学安排专业学习、社会实践和人际交往活动,把有限的青春时光用在不断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上,早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庞丽,潘金德.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模式转变探索[J].大学教育,2013(10).

[2]王昕,于文波.建筑学本科专业教育三问三答[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08.

[3]常征.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建筑学专业本科教学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5.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作者简介:梅园芝(1983-),女,白族,山东莱芜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李恒(1973-),男,汉族,云南曲靖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