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台湾族群关系的特

2016-11-26王怡田

长江丛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台湾

王怡田



浅析台湾族群关系的特

王怡田

【摘 要】台湾是一个由多族群组成的移民社会,台湾的族群有别于传统民族学意义上的族群,有其独特的政治性和建构性色彩。本文从人类学视角梳理历史不同阶段三大族群矛盾的演变过程,探析其本质特征,加深我们对台独势力企图利用族群分类强化台湾社会的独立意识的理解。

【关键词】台湾 族群矛盾 政治建构

一、原汉关系的产生与消隐

原汉矛盾是指原住民与汉人之间的矛盾,也称“番汉矛盾”[1]。台湾的原住民,指的是在明清时期汉人大规模渡海来台之前就居住于台湾地区的居民。清朝时期,大量汉人移民台湾,清治以后,由于汉移民不断涌入,客观上要求与原住民分享土地,水,猎物等资源,原汉双方在耕作,水利与治安等方面彼此均有合作,并不是一部汉人压迫原住民的血泪史。

总体观之,双方的冲突既少且小。但不容否认,原住民与汉人移民之间确实存在矛盾,其主要原因在于对物质资源的争夺。终清之世,涉及原住民与汉人冲突的较大事件只有数起,主要有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的卓雾事件、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的冰冷事件、雍正四年(1726年)的骨宗事件、雍正九年(1731年)的林武力事件、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的攸乃武社事件。清代台湾严格意义上大规模的原汉冲突也只有两起,一为嘉庆元年(1796年)的吴沙事件,另一为嘉庆十九年(1814年)的郭百年事件。原住民经过清朝二百余年与汉人移民的互动,到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已大半汉化,只剩少数散居在中部山地和东部纵谷。

国民党统治期间,政治上的倒行逆施导致原住民运动高涨,尽管台湾当局陆续采取了一些有利于改善原住民政治经济权益的政策,但没有达到预期的诉求。台湾原住民在社会上的弱势地位依然没有改变,但他们与汉人在日常生活互动中并不存在严重的矛盾与冲突。

二、闽客情结的勃兴与弱化

闽南人和客家人是岛上的两大族群,“闽为福佬,粤为客”。客家人与闽南人相对于台湾原住民来说都是“客”。由于原乡地缘的相似性,渡台后他们为了生存、发展,按照地缘分类聚居。这种情形就像姚莹在《答李信齐论台湾治事书》中所说的那样:“台湾之民,不以族分,而以府为气类;漳人党漳,泉人党泉,粤人党粤”[2]。

为争夺资源,客家人经常与闽南人发生械斗,始则口角、继而动武,终至酿成大规模的分类械斗。周凯曾对清代台湾社会的分类械斗情况有如此描述:“台湾一郡,四县、五厅,其地在东海中,西向迤而长,南尽凤山,北尽淡水。新辟噶玛兰,由北而东,处台湾之背。澎湖一厅,又孤悬不相属,处台厦之中。控台湾者,莫厦门若也。其民闽之泉、漳二郡,粤之近海者往焉。闽人占濒海平旷地,粤人居近山,诱得番人地辟之,故粤富而狡,闽强而悍。其村落,闽曰闽庄,粤曰粤庄,闽呼粤人为客。分气类,积不能。动辄聚众持械斗,平居亦有闽粤错处者,斗则各依其类。闽粤斗则泉、漳合,泉、漳斗则粤伺胜败,以乘其后,民情浮而易动”。

日本殖民时期,面对日本人的殖民压榨,闽客族群开始联合起来共同抗争,彼此间的历史积怨逐渐消融于“本岛人意识”之中。台湾光复后,在国民党政府构建的二元政治经济结构下,无论闽南人还是客家人都被当成“本省人”而受到排挤和歧视,彼此的族群意识逐渐淡化,闽客矛盾又进一步消融在“本省人意识”当中。但20世纪八十年代后,客家人力量薄弱,在台湾社会中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八十年代后,客家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闽南人和客家人之间的尖锐矛盾也有所缓和。

三、省籍关系的源起与变化

台湾社会中存在的省籍矛盾是指台湾本省人与外省人之间的隔阂、歧视与冲突问题。本省人与外省人虽然在宗教信仰,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在长期的互动和磨合中,省籍矛盾并不尖锐。

1970年之后,蒋经国为减轻外交挫败引发的统治危机,提拔本省英才,推动一系列的革新与亲民政策,省籍矛盾有所缓和。蒋经国去世之后,本省人与外省人在政治妥协与竞争的过程中形成了“省籍平衡”的权利分配原则,由于缺乏统摄全局的政治力量,不仅没有实现均衡分配政治权利,双方为了各自政治利益攻击异己。

四、结语:台湾族群关系的本质特征分析

行文至此,通过对原汉矛盾、闽客矛盾与省籍矛盾的简要回顾,笔者认为,当代台湾所谓的族群间矛盾并不是无水之源。

原汉矛盾本质上并无特殊之处。纵观世界历史,移民迁入新居住地,势必要和土著居民相互接触,冲突难免发生,古已有之。

闽客间的关系经历了从分类械斗到共处融合再到相互排斥的过程,统治阶级的利用与建构是闽客矛盾的本质原因。闽南人是台湾民众中人口规模最大的一个群体,最初的族群冲突几乎并不涉及台湾政治资源层面。

省籍矛盾具有浓厚政治建构色彩,被当成政党之间斗争的工具。创造台湾新兴民族的概念,把省籍间的差异夸大为族群问题,基本上是着眼与政治利益。由是观之,族群间的矛盾产生的原因极其复杂,是政治、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交织而成。

参考文献:

[1]郝时远.台湾的“族群”与“族群政治”析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4,2:123-136.

[2]蒋元枢.重修台郡各建筑图说[J].台北:中央图书馆,1983.

作者简介:王怡田(1988-),女,安徽五河人,硕士,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人类学系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人类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安徽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台湾族群矛盾的历史演变及本质特征”(yfc:100345)。

猜你喜欢

台湾
台湾都市诗的阶段性发展与蜕变(1930—2015)
“一带一路”战略下台湾产业转型初探
从实施成效看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捍卫“台湾”?美学者炒作旧书有蹊跷
台湾家庭责任医师制度的经验与启示
台湾地区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福建食品农产品出口情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