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子“象”论

2016-11-26李晓荷

长江丛刊 2016年28期
关键词:老子哲学意象

李晓荷

老子“象”论

李晓荷

“象”在中国文化及艺术审美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充分认识“象”的内涵、意义及发展过程对我们了解中国思想渊源、文化主线等都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而关于最先立“象”之人——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思想本身就是值得也一直是学界探究的重点。了解老子的“象”对体悟老子生命哲学和他所建构的宇宙体系都有所帮助,在物质化的社会环境下,“虚实相生”的“象”文化也是解决当今社会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希望通过对老子“象”的思想做一个宏观梳理,以期重温经典并在经典中寻找现世答案。

老子 “象” 内涵 意义

一、老子所言之“象”

根据甲骨文、金文和出土文物证明,“象”广泛存在于中国古代历史。先民与“象”在祭祀、艺术、打猎、战争和占卜等都存在着普遍的联系。中国文化具有历史悠久的“尚象”传统,而老子的“象”论则是中国古代关于“象”问题最初的哲学探讨。“象”一词在仅几千字的《老子》中一共出现了五次,说明“象”在老子学说中的重要地位。关于老子所指“象”的具体含义有各种说法,大致归纳如下:

(一)表述道的“中介”

老子开篇就提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名天地之始,无名万物之母。”又指出:“言善信,正善治”(第八章),[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第八十一章)说明道是无法用言语表述出来的,特别是玄妙之道,必须要用“非言”和“不言”来传达。而充当这个中介物的就是“象”。“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情;其情甚真,其中有信。”(第二十一章)吴澄注:形之可见者,成物;气之可见者,成象。[2]“象”幽静的居于混沌气体中,不可见,而又隐隐约约的反映并诠释着道。虽然这里的象没有形态,不是具象,但是它也不等同于虚无,只是呈现一种恍惚的状态。另一方面,老子曰:“执大象,天下往”(第三十五章)大象即为道,圣人只要遵从自然规律、体悟宇宙奥妙就能让万民顺服。而体悟大道的方法首先就是认识“象”,从“象”中观察、联想。

(二)有无形态的“象状”

首先,作为“有”的“物象”。《老子》在阐释“象”的哲学意义时,通常结合道的运动规律。“道冲,而用之或不赢。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虽然不知道如何而来,可以确定的是,它存在于“象帝”之前。虽然“象”是作为道与天地之间的中介之物,但是此处已经赋予它象状,作有象之象。北宋王安石在《老子注》中解释到:“象者,有形之始也......其道乃在天地之间”。道作为天地万物的根基和源头,在有形的象之前就已经存在,这种有形之象同样是道所赋予的,在道中孕育而生。《老子》中运用了很多意向都是有形之象。韩非在《韩非子.解老》中认为:“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求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3]。前两个象即《说文解字》所指“南越大兽,长鼻牙”的现象,后一个“象”却道出了老子所指象中暗含的“意象”这一意义。看到的“意象”被意象者们升华而成为高于表象的表征物。因为有了看见“意象”作为前提,它便是一种有形之“象”。

老子所言之“象”还可以作为“无”的“道象”。“恍”隐喻光之微。“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惚”隐喻心之机。“惚兮恍兮,其中有象”,“物”指物性,即第一章“有名为万物之母”,“象”指心性即第一章“无名为天地之始”。所以,“象”是指人们心中所想,它并没有具体的表象或者载体。道作为众妙之门借助有名而无名的玄象来起作用。老子通过高超、高妙的意象语言使得概念的分析被忽略,活生生的“象”就是依据,而真正促进人们去体悟的“象”并不能为我们直观所见,圣人述而不作、谓而不论也由此得到解释。

(三)可道之理

这里的“道”可以理解为探索、明白或者说道,老子的“道”既玄妙又普通,关键在于要有能力有慧眼去发现,而用慧眼能够参透的这个道理首先是“象”所赋予的。道要在万物中去呈现,通过“树、水”等有形之“象”来表达,这里的“象”是中介,但“道”是无法用语言表述的,只有作为中介的“象”中才蕴含了人们可以称说出来的道理,在各种复杂关系的描述中呈现出来。老子所提出的“虚静”、“玄览”也是告诉人们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才能观察到“象”,体会到其中的道理,进而生发至“道”。

二、老子“象”论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的“象”文化有深厚的渊源,自老子围绕道的运动提出“象”的本体论之后,后人又丰富和发展了“象”的内涵,并形成相应的体系。“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老子将“象”作为连接道与器的中间物建构了一个形(具体的物)—象(中介)—道(玄妙)的本体论结构。老子主张“有无相生”、“道器合一”,而“象”作为一个连接点成为辩证二维的过渡。他用“象”把整个宇宙、世界运作的根本规律模拟了出来。庄子是老子哲学思想的直接继承者,他在老子“象”的本体论基础之上,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关于“象”的认识论结构并提出了“象罔”的概念。庄子指出,要想认识无形的道,依靠对象的感官认识和言辞都是无用的。因为“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庄子.大宗师》)。[3]庄子将象—罔—玄看成一种辩证关系,而建立了以“象”为起点的认识论结构,玄即道。这也是老子形—象—道的哲学本体论在认识论领域的突破。殷周形成的《周易》把老子的“象”论发展到了语言学领域。语言学家索绪尔将语言分为能指和所指,能指与所指二者本身并无任何关联,只是人们任意的组合,一旦组合形成,二者就相互影响而存在着。《周易》很早就发现了二者之间的联系,将形与象相联系,提出“立象以尽意”的命题,“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是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4]《易传》将“象”对“形”的扬弃结合道最后到表达“言”上面,排列出言—象—意的语言学结构,也是对老子“象”论的发展。之后人们又将“象”的外延以及内涵不断进行了延伸。

三、老子“象”论的意义

(一)美学意义

“象”范畴的提出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思想发端。老子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发源地,而“象”论则是老子哲学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老子将“道”与不可见的“气”视为宇宙的发端,万物的起源,而“象”则是二者的显现。通过将“道”、“气”、“象”连接,如果说形—象—道结构是宇宙本体,“道”、“气”、“象”三者组合就是本体之所以运作、万物能够存在的驱动力。此外,“象”虚实相生、亦生亦死的特性也符合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宗白华就把中国古典艺术和审美文化的原则概括为“虚实相生”,他指出:中国古典艺术,大而至建筑,小而至于印章,都是运用虚实相生的原则来处理,从而表现出飞舞生动的气韵。[5]由此看来,早在老子的“象”论中,就已经定下了中国审美的基调。而有“象”生发出的“意象”也已经成为整个中国美学发展中的重要角色,甚至可以说,“象”论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美学史。

玄象辩证是对真善美的生命追求。老子说“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他所追求的是一种超乎世外的真实之美,与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相契合。老子的哲学归根到底还是对自然的尊重与向往,宇宙运行的根本其实就是顺应自然规律,做“无为”之事才能有所作为。更重要的是,老子强调尊重自然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生命实践,与其说是尊重自然,不如说是尊重生命本真,这是对“真的追求”。老子所说的“道”反映在人身上,其实就是德。

(二)文化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哲学层面,老子的“道”、“气”等都离不开“象”。相比西方哲学家所提出的“理式”、“罗格斯”等概念,“象”没有那么具体化,而更像是一种形影不离不可见的东西,它已经从具体中抽象出来,而没有西方哲学术语那么理念化、格式化。表现在语言层面,除了基于老子关于“象”的本体论之后再《易传》中建构的语言学结构,汉字的组合也跟“象”有关。同时,“象”所代表的“虚实相生”的审美意象也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成为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成果。

(三)现实意义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老子的“象”论是中国美学的发端,代表了审美的基础,从“象”这一词出现,与“象”有关的东西就层出不穷。从建筑到绘画,从文学作品到人生理想,都可以找到“象”的影子。中医学就提出了“藏象”一词,指人类脏腑的功能表象或者是外部征兆之象。《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指出:“五脏之象,可以类推”并由此建立起一套诊断人体藏器及其机能的“意象”体系。[6]老子的“象”为我们揭示了只有穿透表面,领会到深处,感受自然的本身,才是生命的真谛,老子的这种思想对当下人们的虚伪和攀比心理无疑是一种启示。人们在这个充满诱惑和喧嚣的世界所可望而不可即的心之宁静正是老子在几千年前都已经参透的“象”的世界,“大象无形”、“大音希声”,老子直接明了的告诉人们真正应该去追求的世界,这也是老子通过“象”告诉人们的处世哲学。更值得一提的是,老子的“象”中蕴含了丰富的和谐思想,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这个生态危机以及环境破坏等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时,我们更应该回到最初的地方寻找答案。老子在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也是用了辩证的思维方式,所谓“天人合一”也就是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谐的关系。跟“象”的主要思想一样,他认为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是不需要去有所为的,不需要人们的过多干预,二者自成一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只有在自然规律的运作之下,人再去进行生命实践就能解决人本身的问题。

四、结语

老子思想博大精深,而“象”的理论是老子思想的支撑,是老子关于建立“道”一说的成立基础,也是老庄哲学的源头。老子提出“象”以后,“象”的含义虽然被不断丰富和发展,但其在哲学和美学意义上的本意却归于老子的论述。随着它内涵和外延的扩大,对我们文化和审美的发展也可以提供新的机会,寥寥几千字的《老子》每一代人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又总是能体悟到新的大理。在全球化的今天,“象”文化可以成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标签和立足之本,也是建立“和谐”世界的重要理论根基。只要每个人体会到“象”的含义并进入真正的“象”的“境界”,相信所有让我们棘手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1]老子.道德经.见楼宇烈.王弼.老子道德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吴澄.道德真经吴澄注[M].武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韩非.韩非子第二册解老[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3]庄子.庄子大宗师[M].武汉:崇文书局,2015.

[4]周振甫注译,周易系辞上[M].北京:中华书局,2013.

[5]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6]王前,刘庚祥.从中医取”象”看中国传统抽象思维[J].哲学研究,1993(4).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

李晓荷(1993-),女,土家族,湖北恩施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语言文化与比较诗学。

猜你喜欢

老子哲学意象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菱的哲学
意象、形神
小包哲学
智者老子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