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2016-11-26雒建慧宋银梅
雒建慧 宋银梅
论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雒建慧 宋银梅
【摘 要】异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他在其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述了异化劳动理论,这一理论包含了马克思实现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转变的最初探索和最重要的思想成果,这对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至关重要,且在当代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 异化劳动 现实意义
一、异化劳动理论的思想渊源
最早自觉地运用并将异化理论上升到哲学本质论高度的是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费希特。在费希特笔下,人和社会主体被换成普遍的精神主体——自我。自我是主体,但为了确证自己则又将自身外化出去,形成作为自我对立面的非我,对象化的非我即自我的异化;非我的设定最终又造成主客体的相互制约。黑格尔是经典异化理论的真正创始人,他从唯心主义出发,认为“绝对观念”是主体,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异化为自然界,然后又在发展中扬弃了异化,回归到“绝对观念”自身。在他看来,精神或意识的辩证运动就是把“自己变成他物,变成自己的对象和扬弃这个他物的运动”,即“现将自己予以异化,然后从这个异化返回自身”。
二、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深层内涵
马克思在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与费尔巴哈异化理论的基础上,以对人性的基本理解为尺度,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异化作了系统的分析,揭示了异化劳动的深刻内涵,马克思认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性是自由自觉地活动,即生产劳动是人类的生活,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异化了。由此出发,马克思论述了异化劳动理论的四重内涵。
(1)在生产结果上,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的异化。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其产品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产品却同劳动者对立: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就越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贬值成正比。劳动的实现使工人失去现实性,劳动产品反过来成了统治工人的力量。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够占有的对象就越少,而且越受到他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
(2)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同他的劳动活动的异化。马克思认为,异化不仅表现在劳动结果上,而且表现在生产行为中。对劳动者来说,由于劳动产品的异化,生产本身就是一种异化的活动。这种异化表现在:劳动从人的内在需要变成了外在的、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工人“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
(3)人的类本质上,劳动者同他的类本质的异化。马克思借用费尔巴哈的术语并加以改造,认为人是“类存在物”,“生产生活本来就是类生活”。“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马克思认为“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的、现实的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但是,在异化劳动状态下,人对人的类本质的体现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劳动异化,人的自我活动、自由活动的类本质就被贬低为手段。
(4)在人与人之间关系上,是劳动中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马克思已认识到,生产中的物质关系实质上是人与人的关系,异化劳动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对工人的剥削。人的自我异化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现实的关系表现出来。他说:通过异化劳动,人不仅生产出他同作为异己的、敌对的力量的生产产品和生产行为的关系……以及他同这些人的关系。
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四个层次的规定是紧密相连、层层递进的。劳动的异化导致了劳动产品的异化,而从劳动及其产品又可以推出类本质及人的总体的异化。
三、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现实意义
任何理论都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也将对另一时代产生影响。异化劳动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具有深刻的意义,对我国当前的现实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由于市场固有的缺点,这就不可避免会出现某些不良的现象,但是市场经济只是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其本质同样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服务的,因此,不能把市场经济出现的一些问题认作是社会主义的异化结果。
(2)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技术理性和人本精神的某种张力或冲突而导致了异化普遍强化,劳动与对产品的认同相脱离,生产过程变得过于抽象而难以令个人感到满意。这种社会上存在的异化现象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科学技术本身,而在于运用他们的人。我们应该时刻铭记:人是社会发展的中心和最终目的。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是有利于社会各成员的发展。
总之,全面而准确地解读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于我们在现代社会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谭培文,陈新夏,吕世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雒建慧(1984-),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外国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宋银梅(1984-),四川大学锦江学院,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外国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