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影视剧”与地方文化的建设与推广
2016-11-26李岩
李 岩
“文化影视剧”与地方文化的建设与推广
李 岩
当今影视文化随着影视剧的广泛传播,对受众的生产、生活和消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地方文化的建设与推广方面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宣传地方文化过程中,可以发挥影视文化的影响力,通过制作“文化影视剧”,树立“文化品牌”,打造影视后文化,带动和推进地方文化的建设和推广,发展地方经济。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长期从事社会活动的历史积淀结果。尤其地方文化是地方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具体体现,是一座城市、一个地区最醒目的宣传名片。在以往的城市发展中,我们过多关注城市经济的发展,忽视了城市文化的发展和建设,殊不知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是双边互动关系,如果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又可以建设与推广地方文化,实现经济、文化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那么如何实现双赢呢?笔者认为可以借助“文化影视剧”的影响力促进地方文化的建设与推广,拉动地方经济发展。
一、借助“文化影视剧”,打造“文化品牌”
随着电视、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影视剧(包括电影、电视剧)对大众的影响越来越大,影视剧的内容成为大众热议的话题,影视剧的拍摄地、道具、纪念品等影视后产品也成为大众追逐的对象。在影视剧基础上形成的影视文化正在深层次地影响着大众的消费生产、生活。如横店影视城,依托各热播电视剧、电影,已经建成集影视旅游、度假、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5A旅游度假区;浙江的水乡乌镇因电视剧《似水年华》名声大噪,成为地方宣传“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悠久文化窗口;三亚的亚龙湾热带森林公园因《非诚勿扰》的拍摄,引来无数游客观光驻足。可见,影视剧一方面促进了地方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地方的餐饮业、住宿业、娱乐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对推动地方文化传播,促进地方文化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借助影视剧的影响力,实现经济和文化的双增长。同时将文化因素加入影视剧中,制作成“文化影视剧”,使之成为塑造地方文化形象,提升地方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所谓“文化影视剧”,就是制作以宣传文化,体现文化特色,引起观众文化认同感为核心的影视作品,力求打造有口碑、有质量、有收益、有影响的影视作品。
通过拍摄“文化影视剧”树立城市文化品牌。品牌是认知和识别产品最有效的标志,也是人们对一个产品、售后服务、文化价值的评价、认知和信任。在地方文化品牌打造的过程中,要做到:
首先,注重“文化影视剧”质量。“文化影视剧”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文化品牌”的建设。一部制作精良,画面唯美,细节真实,内容充实,内涵丰富,充满戏剧性和文化性的影视作品,能吸引大量观众。《似水流年》中乌镇阴湿的石板路,阴霾的天气,不但给全剧笼罩上哀伤的情调,还让观众在画面中体会到江南“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意境。在艺术化的情感体验中城市形象愈加鲜活,城市之美、之文化内涵愈加鲜明。尤其当今电影、电视剧行业,影视剧的产出供大于求,还有大量重播剧霸占荧屏,而那些观众喜闻乐见的影视剧,往往是制作精良,内涵深刻的作品。所以只有保证“文化影视剧”的品质,它才能脱颖而出,吸引更多观众。这需要编剧、导演、摄影师、美工等精心设计、共同创造,才能让观众在审美体验过程中加深对地方文化的认知和感受,达到文化宣传的目的。切忌为了缩短工期,缩减经费,拍摄残次品、劣等剧,更不能为了获得高票房、高收视率,用明星脸胡乱堆砌,为捞钱而制作。这既违背“文化影视剧”制作的初衷,也会破坏观众市场,限制自身的发展。将高品质、高口碑、高影响力的“文化影视剧”与地方“文化品牌”相互捆绑,使二者形成良性互进关系。
其次,树立品牌意识。品牌意识就是对品牌和品牌建设的基本理念,是品牌价值观、品牌竞争观、品牌发展观、品牌战略观和品牌建设观等综合反映。在打造“文化影视剧”时要关注影视产品在市场上、在观众中间的影响力,以及这种影响力所造成的认知度、忠诚度和联想度,并采取适当的战略将品牌融入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的生活。同时在宣传“文化影视剧”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媒体聚焦力,加大宣传力度,将“文化影视剧”宣传与地方文化宣传、“文化品牌”树立相结合,扩大影响力。还可举办影视文化节,影视剧颁奖典礼等活动,在活动中打造品牌,提升品牌价值。
只有提高“文化影视剧”质量,打造地方“文化品牌”,才能使“文化影视剧”和地方文化,拥有更强竞争力,并保持长久影响力。
二、制作“文化影视剧”,依托地方文化
影视剧受众的数量多、范围广,影响力和号召力巨大。许多影视作品因注入了文化的内涵,既增强影视作品的内涵,获得好的口碑和收视率(或票房),同时扩大了地方文化的影响力。
在“文化影视剧”制作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地方文化的优长,将文化因素植入影视剧中。如选材时,可选择地方的文化名人或著名文化事件为拍摄题材,或以地方特色文化为表现内容。可以选择当地具有文化特色的街道、自然风光、历史建筑、文化古迹作为拍摄场景。拍摄时,根据剧情需要适当加入地方特色文化内容。宣传时,扩大宣传力度和规模,引起大众关注,扩展观赏群体。在此过程中也要摸清市场行情,找准市场定位,适当迎合大众口味,并可发挥名人效应,以地方文化为依托,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展示地方文化。
以朝阳市为例,朝阳是一个文化古城、文化名城,朝阳的文化历史悠久且丰富多姿,朝阳既有化石文化、红山文化、佛教文化、古都文化等悠久古老的传统文化,还有满、蒙、汉等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既有辽代修建的南塔,又有风景秀丽的凤凰山;既有抗日英雄赵尚志,又有文化名人尹湛纳希,可谓文化丰富,名人云集。这些都可以作为”文化影视剧”的题材内容。2011年由李幼斌主演的《中国地》就是以朝阳抗日英雄赵老憨为人物原型拍摄的,既反映了善良淳朴的朝阳人民的爱国情操,又加入了朝阳化石的发掘过程,宣传了朝阳化石文化。在“文化影视剧”的拍摄过程中,一定要依托地方特色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类型,用动态的画面宣传文化,以故事形式陈述历史,普及与传承地方文化,进一步扩大地方文化的影响。
从目前情况看,全国许多地方对当地文化的整体性、体系性、丰富性未作出深度阐释和挖掘,并未抓住其独特的文化特质,这势必限制了“文化影视剧”的发展。所以只有全面掌握地方文化形态,深层次挖掘地方文化内涵,着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才能为“文化影视剧”提供保障,为其发展提供后续力量。
三、延伸“文化影视剧”,注重影视后文化打造
“文化影视剧”是传播地方文化,带动地方经济的动力,想让“文化影视剧”发挥长效功能,还要注重影视后文化的建设和打造。影视后产品也称影视衍生产品,是指与影视剧相关、从影视剧中衍生出来的各种娱乐产品,包括各类授权的小说、书籍、漫画、海报、图片或者依靠影视制作的各类影碟、录像带、原声大碟、唱片、记录拍摄过程的宣传片、道具、玩具、文具、纪念品、电子游戏、软件等等,此外,还有贴片广告、置入式广告和主题公园、摄制基地等等。从全国来看,影视后产品开发与创新做得都不尽如人意。如朝阳市《中国地》拍摄地清风岭,电视剧热播时曾吸引了不少游客,靠卖门票获得不菲的收入。可随着影视剧被人们逐渐淡忘,近几年游客稀少。所以将影视拍摄地作为景点卖门票的方式,其生命力往往局限于一两部影视作品本身的生命周期,盛极一时后,便渐渐门庭冷落。所以注重影视后文化的开发和挖掘,用“文化品牌”吸进观众是保持其影响力的最有效方式。
影视剧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建设“影视城”,是促进文化建设与推广的有效途径。“影视城”是一种经过实践检验的商业模式。横店影视城2014年共接待影视剧组178个,接待中外游客1375万人次,品牌价值达到42.59亿元。在朝阳建立影视摄影基地的过程中,要将其建设为集影视拍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在影视后文化的开发中可以进行多方面尝试,如工作人员扮成演员拍摄,进行拍摄场景的现场还原,还可以让游客参与其中,提高其参与度;还可以加入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表演,文化展示,增强游客文化体验项目,提升游客体验度;制作有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延伸影响力。切实把特色文化融入景区中,做成产品,变成效益。同时还要注重扶持培育文化市场。积极鼓励、引导、吸收民间资本投资兴办文化娱乐项目。
四、结语
将“文化影视剧”与地方文化有机地结合,用影视文化产业推动地方文化的建设与推广,努力打造“文化品牌”。同时要抓住机遇、做好论证、提升价值、突出特色,让文化发展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发展,最终实现经济、文化共同发展。
项目名称:朝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项目《影视文化与朝阳地域文化的建设与推广》,skgh2015046。
作者单位: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1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