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海南文化根与魂的当代意义
2016-11-26马雁军
文|马雁军
探寻海南文化根与魂的当代意义
文|马雁军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厚重的历史文化、独特的黎苗文化、鲜明的生态文化、浓郁的海洋文化、现代的时尚文化……如此多彩绚烂的文化,一股脑集聚、绽放在海南这样一个“兹有奇绝冠平生”的美丽之岛,不仅展示着海南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为海南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厚土壤和无限的想象空间。对海南文化进行系统研究,把握海南文化的根与魂,有助于我们透视多元文化间的内在结构和规律性变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激发起海南国际旅游建设的强劲活力。
一、海南文化之根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千余年来,海南岛虽孤悬海外,与内地文化交流相对阻隔,但海南历史文化的根在大陆。海南属大陆移民社会,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构成了海南文化的精髓,自古就是海南各族人民的血脉相依和精神寄养。正是这条精神脐带,将海南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同呼吸共命运的生命共同体。
作为海南岛最早的居民——黎族,他们的远古祖先大约在新石器时代中期从两广大陆沿海地区陆续迁入海南,其独特的信仰、习俗以及大量的神话和民间故事形成了早期海南民族文化的基础。自秦汉以来,中原文化逐渐进入海南。唐宋时期,苏东坡等贬官谪臣在海南兴办教育、讲学明道,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中原文化,在海南生根发芽。儒学经过几百年的传播和教化,成为海南历史文化的主流。特别是到了文化较为鼎盛的明代,丘濬、海瑞、王弘诲等一批大儒纷纷出现,使得海南儒学快速发展。宋明理学作为儒家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和主要形式,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巩固了儒家在海南历史文化中的主体地位。
与之相连的道教,对海南历史文化有着特殊而深刻的影响。这支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在海南最早见之于唐代,发展于宋、元时期。南宋时期的白玉蟾,“身通三教,学贯九流”,融摄佛家与理学思想,纳《易》学以阐丹法,在海南创立道教南宗宗派,成为南宋道教的代表。明清时期,海南道教多神崇拜的风气,加速了向民间的扩散。道教的某些教义与黎族祖先崇拜、万物有灵的多神崇拜相近,易于为黎族民众所接受,使得道教对黎族历史文化的影响很大。妈祖(天后)崇拜作为道教的一个分支,在海南民间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早在宋元时期,妈祖就从发源地福建落籍海南,担当起海南渔民航海保护神的重要角色。虔诚的海洋信仰,在海洋渔业和对外贸易过程中,促使海南典型文化——海洋文化的萌芽、生长和成型。
而佛教,在海南的文化发展历史进程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唐天宝七年(748),年已60的鉴真大师第五次东渡日本,一叶扁舟随缘漂泊至海南振州(今三亚),开始了他琼州之地的沿路弘法。相对儒学和道教,佛教直到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才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逐渐发展起来,年轻而充满活力。佛教注重朴实的“祈福”的信仰,所强调的慈悲、平等精神,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思想渗入传统,融于生活,延伸到民族文化的多个领域,推动海南文化在历史的波折中砥砺前行……儒佛道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发展历史表明,海南本土文化仅就其本身的演化路径而言,数千年来扎根大陆,与中华文化血脉相连、根叶相牵。每一位海南儿女对中华文化的图腾和信仰,在岛内外文化不断的交流和融合中,在内心深处像种子一点一点生长起来,如基因一代一代传递下去,最终长成茂密森林,汇成浩瀚大海,融入民族血脉。
不仅如此,海南历史文化作为经济、政治的反映,还受到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历经梁、陈、隋三朝的冼太夫人,为岭南地区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她的历史功绩和思想文化,在国内乃至世界的影响甚广。黄道婆——中华数千年文明史上另一位杰出的妇女典范,冲破华夷之别,虚心学习黎族的先进纺织技术,在海南30余年间,与当地人民结下深厚情谊,促进了汉族与黎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开创了中国手工纺织业的新时代,成为古代人民大众为主体的创新文化的代表。这些伟大的巾帼英雄共同推动了岛内外文化的交流,使海南文化不断从中华文化中汲取营养,从薄变厚,由弱变强,生成百花齐放、醇厚飘香的海南文化生态。
“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回望历史,海南各族人民生生不息绵延发展、历经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可以凝聚和打造强大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
二、海南文化之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海南独特的历史文化经过数千年的沉淀与积累,孕育出的海南文化的精气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海南的具体体现。海南文化之魂即海南精神,决定着海南文化的走向和发展脉络,是海南人民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
海南精神如何表述?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总体来讲,它应该蕴涵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淳朴善良的传统精神和普世美德,在本土情境和实践内涵中,还要富有海南人民独具魅力的特殊品格,即海南人代代相传的精神气质和个性品质。沿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独特的地缘文化赋予了海南精神与众不同的内涵和崭新的气象。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发展边缘地带,海南文化相对岭南文化,浅儒的特征更为明显。少了浓重的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强大抵抗,海南反而能够敞开胸怀,脑洞大开,如饥似渴地吸吮四面八方的先进文化滋养,创造出富有海南特点的文化风格和文化气派。从这点看,海南的包容性更具基础和条件,张力和弹性更大。实践证明,岛屿型经济体要想生存发展,必须开放,大胆地开放。海南发展的历史表明,不开放则封闭,封闭就会陷于自大孤立、自我循环和逐渐衰退。开放需要包容的心态、海纳百川的心胸,更要有一股只争朝夕的干劲儿、一股勇于创新的闯劲儿和韧劲儿。
开放、包容、创新、坚韧的精神特征,在国内存在类似的表述,海南精神的特质和特有表现在哪里?如果从海南的区位特征和历史文化去挖掘,从“协和万邦”“亲仁善邻”的丝路文化中去探寻,不难看出,最能承载开放、包容和创新特征,体现诚信、友善、爱国精神的是广纳百川、兼容并蓄、浩瀚壮阔、自由奔腾的蔚蓝大海,这是自然、历史和现代赋予海南人民的“纳海情怀”。片舟穿梭于南海波涛之巅的海南先民,十万人才下海南的宏大人流,“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革命意志,敢闯敢试的的改革探索,在与自然和社会的不断生存竞合中,练就了海南人民抗风斗浪、顽强拼搏、敢于担当的“闯海魂魄”,这样的魂魄饱含了爱国、富强、敬业的深厚感情操守,淬炼出海南精神的椰树风骨。“纳”和“闯”并非结局,作为亘古不变的追求,它们的最终使命是趋向大同、不断走向人类的大美境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参见马克思、恩格斯于1845-1846年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道法自然,得天独厚的自然馈赠,天道合一的自在文化,深度融合的旅游文化,“小政府、大社会”的治理理念,滋润着每一位闯海人在追求自然与社会和谐统一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修炼着融汇各方优秀品质的“融海大美”品格,这一品格蕴含了自由、平等、民主、公正、法治、和谐、文明的价值内涵,为我们实现全面自由发展的追求奠定了基石。
纳海情怀、闯海魂魄、融海大美作为海南精神的一种解读和诠释,虽不能涵盖海南精神的全部,但恰恰是海南人血液里潜滋暗长的特有基因和精神情操。这种精神境界,足以让以海为主题的独特海南文化神韵深深吸引世人的目光。
三、海南文化之脉
海南文化之脉是海南文化的发展脉络和海南精神的实现路径。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及独特的黎苗文化生成了海南文化的根,赋予了海南文化的生命。但如果把文化价值的指针停留于过去,把文化奇迹的爆发仅仅寄托于历史文化的底蕴和沉淀,海南文化就会趋于停滞,海南文化的脉象也会日渐式微。
对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不能止步于文化态度上的致敬,更要自觉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把中华历史文化精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对接,唤醒传统文化之魅,又赋予其现代化之魂。“常常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激活优秀传统文化,赋予鲜活的当代价值与意义。”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许俊在《中国人的根与魂》一书中这样写道:在21世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途中,我们要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进行文化创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焕发时代的青春。只有这样,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
在世界经济格局一体化的今天,文化的开放性、流动性和创新性功能日益增强,面临激烈的国际文化交流、交融和交锋,海南文化向何处去?这一重大课题,亟须我们探明海南各种文化的功能和交互作用,既要重视厚重历史文化和黎苗传统文化在血脉基因中的潜移默化,也要找到现代文明在历史进程中给人们留下的深深印痕,从而把海南文化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连接起来,把文化发展的根、魂、脉贯通在一起,不断塑造滋养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脐带,形成海南各族人民的精神家园,使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始终充满旺盛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海南文化要扩大生存和发展空间,需要黎苗文化和传统文化自身的创新发展,也需要海南新兴文化的乘势崛起。两者缺一不可,互补互助,互促互生。海南传统而新兴的文化典型代表是海洋文化,它不仅包括海洋历史文化、海洋生活习俗、海洋信仰,还包括海洋旅游、海洋经济发展和海上丝路国际文化。丰富的海洋文化,为对外开放提供了诸多的机遇和耦合点,成为国际交往的重要载体和先行使者。可以说,“一带一路”更多的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只有文化的交流,思想的交流,才有可能带来经济的交流,实现区域间的民心相通。省委书记罗保铭对此寄予厚望,从文艺角度一语中的,“海南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文艺。海南自古就是海上丝路的重要中转站,现在又被国家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路的战略支点。要扛起这个国家担当,文艺完全可以当先锋、打头阵。”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关系到中国的安全和未来。海南海域面积20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领海面积的70%。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战略后,海南在中国南海战略的未来构图中,地位举足轻重。发展新兴海洋文化,缓解地区间文化冲突,维护南海主权,服务国家海洋战略,理应成为海南文化发展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和重要使命。
这个目标能否实现?海南的区位优势、传统文化和侨乡文化都为目标实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海南扼南海交通要道,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在吸收域外文化和传播中华文化方面处于十分显要的地位,有利于海南在更高水平、更深层次上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形成背靠大陆、面向东南亚、吸引世界目光的文化发展态势。长期以来,南海区域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文化生活不尽相同,都曾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或多或少地带有某些中国文化的色彩,这一方面为中华文明的广泛传播提供了重要的契入点,另一方面为域外文化的进入作了铺垫。清咸丰八年,琼州被辟为通商口岸,海南与东南亚等地的文化交流日趋频繁。民国时期,华侨带来的西洋文化,为海南社会文化注入新的活力。近现代以来,南海区域已成为最大的海外华人聚集地,华商网络和华人社团促进东西方文化在此不断碰撞和融合,涌现出一种独特的海洋文化潮流。处于文化区域性、多样性的南海文明中心的海南,既具独特的传统文化,又有广泛的南洋文化,大陆优秀文化和新兴海洋文化交相辉映的崭新格局已见雏形。这种格局为海南以海洋文化为主题,在历史的基点上实现文化创新和突破,推动多元文化交融发展,消融“文明分界线”,缓解地区紧张,加强经贸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要做好“海”的文章,海南更需借力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实施,推动海岸文化向海洋文化纵深发展,为海南文化的长远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支持和强大动力。通过发挥海洋文化的主体作用和带动作用,海南将更有能力扛起南海区域文化发展的国家担当,向着国际海洋文化中心的方向努力迈进。
(作者单位:今日海南杂志社)
本文责编/蔡萌 邮箱/3946664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