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就业创业精准扶贫

2016-11-26黄基胜

今日海南 2016年12期
关键词:农民工精准农民

文|黄基胜

就业创业精准扶贫

文|黄基胜

农民一人就业,一家脱贫;一人创业,带富全村。多年来,我省大力发展打工经济,农民迅速脱贫致富,个别农村还盖起打工楼。近期,笔者对我省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进行调研,发现农民工遍布全省各行各业,他们成了工厂、建筑工地和服务行业等人力资源的主力军。在三亚、保亭、陵水等市县的酒店、景区,农民工约占60%-70%,琼海市统计服务行业农民工占67%;部分单位从老板到员工,几乎是清一色的农民工;在城镇创业的大小老板和自谋职业者也以农民工居多,而农村就业创业带头人也多是返乡农民工,其中相当部分曾经是贫困农民。

今年以来,我省扶贫工作任务重的儋州、乐东、琼中、白沙、昌江、东方等市县以就业创业为抓手,进村入户引导建档立卡的贫困农民通过外出就业、就地就近就业、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自主创业、发展家庭经济等方式脱贫。而在调研中发现,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就业不充分,创业致富无门。部分乡镇就业服务工作平台不完善,农民就业创业扶贫工作主要依靠市县就业服务部门,力量不足,收效甚微;部分农村贫困户剩余劳动力不愿意离家外出打工;个别贫困农民是家庭唯一劳动力,上有老、下有小,只能选择离家近、能当天结清工钱的地方打工,但附近符合条件的很少;部分政府补贴的农民培训针对性不强;部分贫困农民有一定的创业资源,但由于缺少引导、技术和资金等,只能守着金山银山贫困;农民工维权和住房等亦存在困难。因此,要实现在就业创业中精准扶贫,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完善乡镇就业服务工作平台,引导贫困农民与用人单位精准对接

当前,一些新成立的企业到人力资源市场招农民工,但农民往往不会进市场,只好到附近村庄或是通过“春风行动”招聘,效果不理想。企业正常运转后,主要依靠优秀员工回村招人,费时费力。因此,应把贫困农民就业创业工作列入乡镇政府的考核指标,建立贫困农民就业的长效机制。各市县应迅速完善乡镇就业工作平台,保证人员、资金、办公场地、设备等到位,并把就业服务工作延伸到行政村和贫困人口多的大自然村,打通农民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重点帮扶贫困农民就业;选拔当地大学生从事农民就业服务工作,摸清辖区内农民就业创业资源和意愿,对贫困农民知根知底;开展贫困农民就业政策宣传和职业指导工作,根据社会需求开展家政服务员、月嫂、育婴师、水电工、物业等急需工种的订单培训,增强贫困农民就业竞争力。乡镇就业服务工作平台必须连接全省就业服务信息平台,掌握农民工用工信息,组织企业举办农民专场招聘会;根据贫困农民的具体情况,按轻重缓急、逐步组织输送贫困农民到企业打工,确保贫困农民“一户一就业”,进而实现充分就业。

大量吸纳农民工就业的单位流动性较大,每到农忙季节、节假日往往也是旅游旺季或工厂任务最多的时候,农民工需要回家干活或过年,此时就会出现用工荒,而想外出打工的贫困农民又缺少就业信息。乡镇就业服务平台必须在这方面精准发力,为贫困农民和用人单位搭桥牵线,把信息送到贫困农民手中,实现他们与用人单位无缝对接,同时解决用工荒问题。

精准培训,发挥就业扶持资金作用

目前,每家用人单位招贫困农民都要培训后才能上岗,其实,不少人在村里时已经接受过培训,甚至不止一次,但所学技能用不上。一些市县负责人也提出,每年下达的农民培训指标不少,可到农村组织和管理农民培训仍很困难。因为农民参加的培训与就业没有直接挂钩,学习积极性不高,监管吃力不讨好。企业招用农民培训后能直接就业,却无法享受政府的补贴资金,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培训农民工熟练工作后,又经常被其他用人单位挖走,造成双重浪费。

建议改变现有的直接在农村组织培训的模式,引导农民有针对性地参加培训,将政府扶持农民就业创业的资金发挥到极致。比如,政府主管部门可为农民办理培训卡,农民被企业招用后参加培训,或者根据自己就业创业需要自主选择职业院校、培训机构等参加培训,均可使用该卡,即在农民参加培训后报劳动部门,对其考试成绩、就业创业能力等进行评估,按实际成效申领补贴,刷卡消费。这样既可实现农民从“需要我学”到“我需要学”的转变,又可做到精准培训、精准用钱。

政府还可以把节省下来的资金,通过购买公益性岗位,安置部分竞争力弱的贫困农民就业,也可以补贴用人单位招用贫困农民工、奖励贫困农民就业创业带头人等,把农民就业创业扶贫工作做严做实。

因地制宜创业扶贫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中,配合国际旅游岛建设,我省实施“一村一品牌”的创业战略,大力扶持贫困乡村根据自身的创业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创业。海口、三亚、琼海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保亭、琼中等大力发展农家乐;屯昌大力发展油画产业;昌江、白沙、琼中、乐东、五指山等大力发展黎锦产业;不少贫困乡村通过发展热带高效特色种植饲养业、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等形成品牌,再利用“互联网+”扩大销售量。贫困农村成了文明村、生态村或最美乡村,贫困农民住上小洋楼。

在创业扶贫上,政府需要因地制宜引企业、项目、技术、资金进村;设立农民扶贫创业小额贷款,降低贫困农民贷款门槛;帮助农民利用土地、劳动力、资金等资源创业,帮助不能外出的贫困农民就地创业就业。

以东方大田镇月大村为例,该村共168户,566人,一直以来以种植短期经济作物为主,人均年收入2800元,是个贫困村。2015年8月,东方引进海南天涯驿站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进村,实行“乡村(农民)+政府+公司”的创业模式,即农民提供土地、政府负责场地硬化工程、公司投资建设经营,合作开发嗒隆风情文化旅游区。旅游区内开设芒果采摘园、薰衣草庄园、茉莉花庄园、玫瑰花庄园、太阳花庄园、跑马场、赛车场、隆闺寨、柜族旅馆、圆梦旅馆、垂钓天堂、火车头黎家乐、露营基地、CS射击、四季果园等娱乐观赏项目,门票收入30%归农民,并重点以困难户作为扶贫对象安排就业脱贫,取得了良好成效。

搬迁移民也是重点扶贫对象,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创业带头人的作用,帮助他们摆脱搬迁后的短暂困难。昌江石碌镇水富村大部分村民是王下乡搬迁移民。该村在村委会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林文光的带领下成立牛皮凳专业合作社创业,现有社员50名。合作社利用农民养牛出产大量牛皮的优势,加工制作牛皮凳。农民在忙完农活之余,平均每人每月可制作牛皮凳50张左右,收入2500元。目前,合作社采取订单销售,供不应求,产品主要销往广东、上海、河南、浙江等省市。通过创业脱贫,搬迁农民各项收入比搬迁前提高了数倍。

精准维权,节支增收,给力贫困农民脱贫

就业维权是保护贫困农民劳动所得,避免因意外事故而重新陷入贫困的屏障。目前,我省建筑工地只有少数农民工有劳动合同,但一份在劳动部门、一份在建筑或房地产公司,一份在包工头手里。大部分农民工没有工伤保险,一旦发生工伤事故,“一夜回到解放前”。每年年底都可见农民工讨薪不果而演变成恶性案件的事情发生,贫困农民“伤不起”。因此,农民工的维权空白亟须填补。在加大劳动保护的同时,劳动部门要对建筑、工厂等危险行业的农民工进行劳动法律培训,或在技能培训时加入劳动法律课程。劳动监管部门应强制用人单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以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贫困农民进城就业创业是实现城镇化的重要一环,而节省开支是进城贫困农民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我们调研过的单位大多数都为农民工提供居住,但也有的农民工由于工作地点房屋拆迁,单位租房较远,附近租房价格不菲而租不起房。此外,许多贫困农民到城镇自谋职业或创业,由于租房、铺面、摊位起价占用收入的大部分,脱贫困难。建议政府部门建贫困农民工廉租房,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进而解决子女入学,减少农民工生活开支,让他们安心在城里打工或创业挣钱,实现脱贫。

(作者单位:省人力资源开发局)

本文责编/蔡萌 邮箱/394666442@qq.com

猜你喜欢

农民工精准农民
对比示范,才是打开农民心结的“金钥匙”
耕牛和农民
“洞”察脱贫——“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录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陕西农民工都在哪?在干啥?——基于农民工“输出地”的调查
农民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我国2.8亿农民工月均收入3 275元
精准扶贫二首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