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庄子养生思想的双重含义:个人与国家

2016-11-26李晓光

长江丛刊 2016年25期
关键词:栎树中华书局庄子

李晓光

庄子养生思想的双重含义:个人与国家

李晓光

养生思想是庄子思想的核心主题。本文的主旨不在于讨论医学意义上的养生思想,而是着重阐发在庄子思想中,一种“乱世自保”的思想,即,如何在处理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保全自身。庄子的养生思想,乃是对“道”的体认,在个人层面上“安其性命”,在国家层面上,则阐发了“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

养生思想 《养生主》 “无为”与“虚静”

对于庄子的养生思想,我们首先集中在个人层面上的养生,这也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同时,我们试图将这种个人层面的养生思想与治国理论相结合,构成了“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无为而治”实质上是个人养生思想的内在延展,二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一、个人层面上的养生

毋庸置疑,庄子的养生思想集中体现在《养生主》中。“养生主”,即养生之主,指的是“精神”。这一章值得我们细细研究。本章开篇第一句就讲“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这是讲我们的身体是有限的,但我们的心思却是无限的,用我们有限的身体去追逐无限的心思,纷纷扰扰,永无安宁。庄子认为,养生的关键就是要保养好自己的“精神”。那么如何做到养神呢?答案是“缘督以为经”。庄子用“庖丁解牛”的故事来阐发这一义理: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①。’”

庄子把复杂的社会关系比作解牛时所遇到的筋骨盘结,这恰好呼应了我们侧重论述的庄子对社会的批判。要想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得以保存,就得像庖丁一样,“以无厚入有闲,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但是,这还不够,在黑暗的世道中,即使你再精于处世,也不一定就能保全自身。即便是庖丁,也会遇到难题,这就需要“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在无情的命运面前,唯一的应对方法就是时刻“全神”贯注,保持自己的小心翼翼,尽量远离灾祸。

对于“全神”,庄子不止一次地论述到它的重要性。《达生》篇中的几则寓言,很好地说明了这一观点:

子列子问关尹曰:“至人潜行不窒,蹈火不热,行乎万物之上而不栗。请问何以至于此?”关尹曰:“是纯气之守也,非知巧果敢之列。居!……彼得全于酒而犹若是,而况得全于天乎!圣人藏于天,故莫之能伤也。”……不开人之天,而开天之天,开天者德生,开人者贼生。不厌其天,不忽于人,民几乎以其真②。

这一段文字主要说明了精神凝聚的作用。做到精神凝聚之人可以“潜行不窒”,醉酒之后的人,因其神全,故而可以“乘亦不知”;这还只是醉酒之人,若是德全于天者,更是“莫之能伤也”。有意思的是,庄子还用“重言”的方法,借用孔子之口,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有一次孔子到楚国去,经过树林,遇见了一个驼背的人在捕蝉,非常容易。孔子就疑问,你是有很高明的技巧呢?还是有道?那个人回答说,我有道。于是就说出了自己“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道理。

以上所述,是庄子养生理论中对“全神”的论述;庄子养生自保理论中,还经常提到一个概念,即“无用”。

《人间世》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叫石的木匠,在去齐国的路上遇到了一颗栎树,这棵栎树被当地人尊为社神。这棵树粗壮高大,枝叶茂盛,但这位匠石却对其不加理会,只顾着继续走路。于是他的弟子就很疑惑了,问他说,自从跟随夫子以来,我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木材呢,为什么你连看也不看一眼就走了?匠石说,这是一根“散木”,既不能作舟,也不能作棺木,一无用处。结果当天夜里这个栎树就给匠石托梦,来反驳匠石对它的批评。匠石认为栎树毫无用处,但栎树自己却认为自己的“无用”才正是大用。若非如此,栎树又怎么可能活到如此长久?匠石所讲的用处,代表了社会对个人的需要;而栎树的“无用”,则代表了个人的自保。由此可见,个人不得不和社会反复周旋,才能不至于中道夭折。

那么,庄子有没有在养生理论中提出一个最可靠的方法,来解决以上种种困境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对“道”的体认,这是庄子养生理论中的最高点。《大宗师》说: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③。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④。

《逍遥游》说: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连叔曰:“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犹时女也。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⑤!

无论是《大宗师》中的真人,还是《逍遥游》中的神人,都是“道”在个人人身上的具体化。这就是庄子养生理论所追求的终极目标。这种境界几乎是难以达到的,但依然被视为最高追求。达到这种境地的人,已经不再考虑世俗的安危如何了,因为这种境界里的人“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这里的真人与神人形象,无疑已经具有了理想色彩,是“道”的化身。

二、治国层面上的养生

道家讲“无为而治”,究竟什么是“无为而治”呢?其实“无为”二字,就是个人层面上养生思想的内在延展,是思想理论的扩大化。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统治者,你不仅要让自己保全“精神”,还要让天下人都能够保全“精神”。上一小节中我们提出了保全“精神”是个人养生理论中重要的一点。那么在治国层面上,统治者要做的就是保全自己的“精神”,不要去“撄人心”,这就是“无为而治”了。《在宥》篇有一段精要的论述:

昔者黄帝始以仁义撄人之心,尧舜于是乎股无胈,胫无毛,以养天下之形,愁其五藏以为仁义,矜其血气以规法度。然犹有不胜也,尧于是放驩兜于崇山,投三苗于三峗,流共工于幽都,此不胜天下也。夫施及三王而天下大骇矣,下有桀跖,上有曾史,而儒墨毕起。于是乎喜怒相疑,愚知相欺,善否相非,诞信相讥,而天下衰矣。大德不同,而性命烂漫矣;天下好知,而百姓求竭矣。于是乎釿锯制焉,绳墨杀焉,椎凿决焉。天下脊脊大乱,罪在撄人心。故贤者伏处大山嵁岩之下,而万乘之君忧慄乎庙堂之上⑥。

庄子通过对儒墨思想的批评,表达了“无为而治”的思想。黄帝治天下,其最大缺点是扰乱了人心,让人无法自保其“精神”;尧舜则更差一等,二人为了治天下,甚至“股无胈,胫无毛”,天下还没治,自己先落个狼狈不堪。庄子又说,盗跖与尧舜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虽然一个外表看起来很好,一个看起来很坏,但是他们都罪在“撄人心”。这就是庄子从养生的角度来表达了对“有为”的厌恶。庄子看问题的角度很有意思,从世俗的道德观点来看,尧舜不知要比盗跖好上多少倍!但庄子故作惊人之语,偏偏不从道德的角度来进行评判,而是从养生的角度同时批评了两者的错误。由此可见,庄子的治国思想之建立在养生理论之上的,是养生理论的扩充与在政治领域的应用。

其实,庄子本人是不太看得起政治的,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记载,当时楚威王想聘庄子为相,庄子却说“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生不仕,以快吾志焉⑦”。从《秋水》篇的两个小故事中也可以很明显看得出来庄子的这一性格: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⑧。”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⑨”

“无为”与“虚静”的概念密切相关。我们可以把“虚静”视作一种具体的操作方法,可以通向“无为而治”的境地。《天道》有如下一段文字:

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明于天,通于圣,六通四辟于帝王之德者,其自为也,昧然无不静者矣!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休焉。休则虚,虚则实,实者伦矣。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静则无为,无为也,则任事者责矣。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明此以南向,尧之为君也;明此以北面,舜之为臣也。以此处上,帝王天子之德也;以此处下,玄圣素王之道也。以此退居而闲游,江海山林之士服;以此进为而抚世,则功大名显而天下一也。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⑩。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虚静”不仅是一种方法,还可以作为一种衡量标准,是“镜子”。在治理国家中,要用“虚静”这个镜子来返照一切事物;用“虚静”这一标准对其加以衡量。一旦能静下来,就能做到“无为”了,“明此以南向,尧之为君也;明此以北面,舜之为臣也。以此处上,帝王天子之德也;以此处下,玄圣素王之道也。以此退居而闲游,江海山林之士服;以此进为而抚世,则功大名显而天下一也。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11”。可见“虚静”对“无为而治”的重要性。

三、结语

庄子思想的起点,就是对痛苦的体悟,这种体悟让庄子认识到了人生的无可奈何。在个体的人这一层面上来讲,庄子养生思想,从小心翼翼地自保于世逐渐上升到作为“道”的化身的真人、神人。

另一方面,考虑到《庄子》一书并非庄子一人所作,关于治国思想,大致是其后学根据其思想加以发挥而来的。然而,我们仍可以将这些思想与别的思想看作一个有系统的整全加以研究。因为诸思想之间的相通是确定无疑的,在《在宥》里,庄子声称:“故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莫若无为。无为也而后安其性命之情。故贵以身于为天下,则可以托天下;爱以身于为天下,则可以寄天下。故君子苟能无解其五藏,无擢其聪明;尸居而龙见,渊默而雷声,神动而天随,从容无为而万物炊累焉。吾又何暇治天下哉12!”意思是说,君子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去管理国家;即便在管理国家的时候,也是以自己为贵。也就是说,国家层面的养生,是个人养生思想的延展,或者更为明确地说,同样是养生思想的内在层面。可见,无论是在个人还是国家层面,养生,皆可谓“道”的实践和实现。

注释:

①方勇译注.《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0:45.

②方勇译注.《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0:296.

③方勇译注.《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0:95.

④方勇译注.《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0:95.

⑤方勇译注.《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0:10.

⑥方勇译注.《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0:162.

⑦转引自方勇译注.《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0:3.⑧方勇译注.《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0:278.

⑨方勇译注.《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0:279.

⑩方勇译注.《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0:206.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李晓光(1992-),男,河南商丘人,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在读研究生。

猜你喜欢

栎树中华书局庄子
栎树沧桑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 Function in Daily Life
加强栎树病虫害防治的策略分析
试论栎树生长习性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潜心磨砺 精益求精
陆费逵的出版生活史述论
浅谈中华书局企业文化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对“樂”字本义的学习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