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的时间估计及其启示

2016-11-26李腊生

领导科学论坛 2016年19期
关键词:工业化现代化建设

□ 李腊生

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的时间估计及其启示

□ 李腊生

对现代化所需时间的估计,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的时间估计,可以减少现化代建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之稳步推进。错误的时间估计,则会导致现代化的延误。作为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在不同历史背景下对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有过四种不同的估计,对新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较大影响。我们今天可以从中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得到重要启示。

毛泽东;现代化;时间估计;启示

对现代化所需时间的估计,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从本国的国情出发,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比较恰当的时间估计,可以有效地防范现代化进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现代化建设有条不紊地进行,因而是现代化目标能如期实现的重要保证;错误的时间估计,即将时间估计得过早或过长,都会导致现代化的延误。中国现代化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实现呢?毛泽东作为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者,对其有过不懈的思考和探索。由于对现代化内涵理解的变化和现代化建设的艰巨性、长期性认识不够,以及接连政治运动的严重冲击等原因,毛泽东先后对中国现代化所需时间有过四种估计。这四种估计分别对当时我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较大影响,值得我们今天认真反思。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七年时间,我国处在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毛泽东初步勾画出中国现代化蓝图:从建国算起,用20年左右的时间,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再到21世纪初将中国建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国现代化,可以说是毛泽东的毕身追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领导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归根结蒂是为中国现代化创造先决条件。建国之初,由于缺乏系统、可靠的现代化理论指导,他将工业化基本等同于现代化,并确定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1951年12月,他在《中共中央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的批语中指出:“从一九五三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二十年时间完成中国的工业化。完成工业化当然不只是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一切必要的轻工业都应建设起来。为了完成国家工业化,必须发展农业,并逐步完成农业社会化。”〔1〕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对中国工业化进行具体的时间估计,但没有对外公开。

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艰苦努力,到1952年底我国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大规模经济建设随即展开,毛泽东便开始酝酿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3年6月15日,他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谈道:“党的任务是在十年至十五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社会主义的改造。”后来,总路线正式公布时,将“十年到十五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的提法改成了弹性更大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说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还未能准确估计中国工业化所需时间,也包含持谨慎态度。这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此后,他更加重视对这一问题的思考,逐步有了比较明确、肯定的提法。

1953年12月,毛泽东提出,中国工业化“大约需要经过三个五年计划,就是大约十五年左右的时间”。在工业化进程中,毛泽东进一步认为,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亦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时间当然要比工业化更长。1954年6月,他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上指出:“我们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大概经过五十年即十个五年计划,就差不多了。”9月15日,在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词中又强调:“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然而,已经历的建设实践的艰辛,使毛泽东深深感受到“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里面,情况是复杂的,国民经济原来又很落后,要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我们可能经过三个五年计划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但要建成一个强大的高度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就需要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比如说要有五十年的时间,即本世纪的整个下半世纪”。1956年9月,他在同参加中共八大的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代表团的谈话时又讲过:“要使中国变成富强的国家,需要五十到一百年的时光。”

以上诸多提法尽管不完全一致,但大致可以概括为先工业化,再进一步现代化,一共用60年左右的时间,即到21世纪初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估计是十分谨慎和理性的,比较切合当时我国实际。如果按照当时的趋势发展下去,后来不走或少走弯路,我国到21世纪初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完全是可能的。

1957~1958年,毛泽东用“赶超战略”取代了工业化和现代化战略。尽管其本质上仍然是工业化和现代化,但因急于赶超英美,估计所需时间被大大压缩。

毛泽东的“赶超”意识萌发于1955年。这年3月,他首次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提出“要在大约几十年内追上或赶过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半年后的10月29日,他在一次座谈会上说得非常明确:“我们的目标是要赶上美国,并且要超过美国。”“究竟要几十年,看大家努力,至少是五十年吧,也许七十五年,七十五年就是十五个五年计划。哪一天赶上美国,超过美国,我们才吐一口气。”1956年,他又讲过类似的话。不过,这时毛泽东赶超美国的念头,还没有转化为党的大政方针,因此对当时的社会主义建设没有产生实际的不良影响。

1957年11月,毛泽东率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赴苏联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40周年庆祝大会和各国共产党及工人党代表会议。会议期间,赫鲁晓夫提出苏联“15年内不仅赶上并且超过美国”的目标。毛泽东受到启发和鼓舞,提出15年后中国也要“赶上或者超过英国”。毛泽东提出这个目标,与其他中央领导同志进行过勾通和交流。12月2日,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向中国工会第八次代表大会致词,郑重地宣布了15年“赶超英国”这一口号。他说:“在15年内,苏联的工农业在最重要的产品的产量方面,可能赶上或者超过美国,我们应当争取在同一时期,在钢铁和其他重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或超过英国。”经过1958年春南宁会议和成都会议,毛泽东和党的高层干部急于求成思想急剧发展。4月15日,毛泽东在《介绍一个合作社》一文中指出:“我国在工农业生产方面赶上资本主义大国,可能不需要从前所想的那样长的时间了。”同日,在给刘少奇等人的批语中写到“十年可以超上英国,再有十年可以赶上美国”,但宣传口号仍为“十五年赶上英国”。在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他将英国换成了美国,提出“十五(年)赶上美国”。9月5日,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他又有了新的提法:“明年是基本上赶上英国”,“十五年计划,两年基本完成”。年底,他再次在党内讲:“5年超过英国,10-15年超过美国。”可见,赶超英美的时间估计在不断缩短,以高指标、浮夸风为表征的“大跃进”愈演愈烈。

那么,赶超英美的依据是什么呢?毛泽东曾讲得很清楚:“与英美相比,中国有辽阔的国土、丰富的资源、众多的人口和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在我们今天看来,这种比较不无道理,但过于简单化,缺乏必要的动态分析。实践证明,“赶超英美”战略不仅没有使中国像毛泽东设想的那样迅速赶超英美,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我国与世界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

诚然,在我们这样一个落后的大国,现代化应该是一个被大大压缩的赶超过程。但是,赶超战略必须从本国各方面的实际出发,建立在充分可靠的基础之上;目标并非越高越好,而必须与本国综合国力相适应。如果超越了客观条件允许的程度,就会成为盲目冒进,其结果往往是欲速不达,事与愿违。

从1959年到1962年,面对“大跃进”、自然灾害和苏联单方面撕毁合同导致的严重经济困难,毛泽东对建国以来10余年的建设历程进行了比较深刻的反思,开始认识到现代化建设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因而对我国现代化战略部署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其中的时间估计往后大大延长了。

1959年底和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将社会主义发展划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认为“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在我们这样的国家,完成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艰巨任务,建成社会主义不要讲得过早了。”他还强调,如果按照苏联工业产值占到工农业总产值的70%就算实现了工业化的标准,我国已经实现了工业化,但不宜宣布,因为“我们还有五亿多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如果现在就宣布实现了工业化,不仅不能确切地反映我国国民经济的实际状况,而且可能由此产生松劲情绪”。说明他冷静了许多。此后,他不再像以往那样片面强调工业化了。1960年,当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要他“讲讲中国建设的长期计划”时,他坦率而谦虚地说“不晓得”“缺少经验”。1961年,他在会见英国蒙哥马利将军时讲:“在我国,要建设起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我估计要花一百多年。”1962年1月31日,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他提醒全党:“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我劝同志们宁可把困难想得多一点,因而把时间设想得长一点。”“把时间设想得长一点,是有许多好处的,设想得短了反而有害。”

不难看出,这一时期,毛泽东因深切感受到了急于求成带来的伤痛,而对中国现代化的时间估计过于保守,乃至带有一定的悲观色彩。他强调要把时间设想得长一点,确实不无必要。但他所说的“长一点”,不只是长一点,而是长到“一百多年”,亦即大约在21世纪中叶才有望实现现代化。这正好与我们今天的估计巧合。问题在于,我们今天的估计扣除了以往因种种曲折耽误的大量时间,毛泽东当时的估计则是按正常情况设想的,绝对没有将“文化大革命”极大的负面影响考虑进去。可以说,与“赶超战略”相反,毛泽东这时的估计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有利条件认识不足。这样,不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现代化进程的迟缓。

经过60年代初期的经济调整,从1963年开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出现全面好转的形势,特别是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和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使毛泽东备受鼓舞,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大增。与此同时,国内外又出现了一系列复杂问题。国际上,中苏关系恶化,中印边界发生冲突,美国武力侵入北越。在国内,台湾国民党当局大势叫嚣“反攻大陆”,并派遣特务潜入大陆进行破坏活动,社会上极少数反动分子也蠢蠢欲动。在这些正反两方面因素的作用下,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的战略构想出现新的变化,预计在世纪末实现现代化。

1963年9月,他在审阅《关于工业发展问题(初稿)》时加了一段文字,其中有“我们应当以有可能挨打为出发点来部署我们的工作,力求在一个不太长久的时间内改变我国社会经济、技术方面的落后状态,否则我们就要犯错误”。这个初稿后来没有形成正式文件,毛泽东加写的文字也就没有公开,但反映出他内心深处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在当时复杂的国际背景下,“以有可能挨打为出发点”是值得肯定的,改变“落后状态”的急切愿望也是良好的,只是“不太长的时间”过于含糊。1964年12月13日,毛泽东在审阅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草稿时,又用了类似的时间概念。他指出:“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并重提“大跃进”,认为“大跃进”“是一种必然趋势,是任何反动势力所阻挡不了的。”12月20日,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周恩来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分两步走: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1975年1月,周恩来在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一次强调了“两步走”设想。需要注意的是,这次报告对“两步走”分别作了明确的时间限定:第一步“用十五年时间,即在一九八○年以前”;第二步是“在本世纪内”。

“在本世纪内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一目标的确定,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对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起了一定作用。并且,从表面上看,这次的时间估计与建国初期比较接近,似乎既没有“冒进”,也不再悲观。然而,毛泽东没有意识到,他此时站立的基点已今非昔比。1956年以来,中国经历了几多风雨几多沧桑,耽误了许多宝贵时间,60年代初期和70年代前期我国各方面仍然十分落后。在此基础上,指望用20-30年时间,到20世纪末实现现代化,几乎是不可能的。再说,“四个现代化”仅仅停留在现化代的物质技术层面,是片面、单一的现代化,即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

纵观毛泽东一生,可以说他为中国现代化的战略构想和建设实践呕心沥血,历尽艰辛。现在,我们已进入21世纪,再来回眸毛泽东在上个世纪中后期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奋斗历程,可以得到以下几点重要启示:

第一,中国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脚踏实地,不能简单地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攀比,更不能照搬别国模式。现代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共同趋向。由于各国国情千差万别,现代化道路、模式也应该有所不同。建国头七年,我国照搬苏联模式,有过深刻教训。经济和其他社会发展指标要切合本国实际,不能盲目追求高指标、高速度,急于在短时期内赶上或超过哪个国家。凭主观愿望设想的近在咫尺的宏伟蓝图,固然可以激发国人的建设热情,但从长远来看,因预期目标无法达到或受挫,国人的情绪会一落千丈,最终导致悲观失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起步晚,底子薄,情况复杂,任务艰巨。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从我国国情出发,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脚踏实地,艰苦创业,才有可能真正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最终实现近代以来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第二,在设计现代化蓝图时,时间界定应该尽可能明确化、具体化,尽可能避免使用“相当长”“不太久”之类的模糊概念。时间估计应该以本国综合国力为出发点,将影响现代化建设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考量。像中国这样的后发外生型国家,在其现代化进程中最易犯的错误是急于求成,按照主观愿望将现代化时间提前。像“大跃进”那样的闹剧绝不应该在我国今后的现代化进程中重演。

第三,现代化是一个复杂、艰巨、长期的系统工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尤其如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集中力量,团结一致,坚定信心,不懈地努力,既要防止急躁冒进情绪,又要摈弃悲观失望心理。为了使现代化建设有条不紊地进行,现代化战略目标应该有步骤、分阶段,循序、持续推进。

第四,国际国内形势是制定现代化战略的重要依据。现代化战略应该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但由于国际国内形势有时候是变化莫测的,现代化推进的阶段性时间、目标、措施等,都可以而且应该依据新的情况适当进行调整和修正,使之在动态中趋于更加合理。否则,现代化战略就会失去科学性,难以对现代化建设实践真正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

[1]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四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

[2]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刘少奇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5]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6]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责任编辑:高士林

本文系湖北省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第一批)项目“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战略构想研究”(项目编号:14zd04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李腊生,江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化进程。

D630

A

2095-5103(2016)20-0004-03

猜你喜欢

工业化现代化建设
边疆治理现代化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工业化住宅渐行渐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