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生态移民预警模式研究
2016-11-26唐玮烨
唐玮烨
吉林省生态移民预警模式研究
唐玮烨
【摘 要】2016年1月,吉林省出台了《吉林省生态移民工程规划(2015-2030年)》,本文综合了吉林省统计局发布的一些数据,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进行了生态移民的预警模式研究。
【关键词】吉林省 生态移民 预警模式 研究
吉林省委、省政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战略部署,以及《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和《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等政策措施要求,着力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对生活在偏无林区以及生态脆弱的自然保护区内的人口进行异地搬迁,这项工程既是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需要,也是促进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关系到吉林省能否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因此,作者应用数学统计学的原理,深入开展吉林省生态移民预警模式研究,构建生态移民预警模型,对于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以及经济结构、城乡结构调整的步伐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将进一步提升二、三产业发展能力,拓展移民安置空间和就业渠道。
一、基本情况
吉林省国土面积18.74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1.95%,境内东部长白山林区,是丰富的动植物物种基因库和我国重要的林业产业基地;西部地区是嫩江平原的一部分,地势平坦,分布有广袤的农田,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之一,拥有众多的库湖沼泽,向海、莫莫格等国际重要湿地都位于该区。近些年来,由于对森林、土地的过度开发与利用,导致森林、湿地、草原等生态功能逐年下降,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关系遭到破坏。
目前,全省有55.98万户、180.79万人生活在地处偏远、基础设施薄弱、自我发展能力低的国有林区和地方林场经营区内,有5.73万户、18.31万人生活在各类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我省长白山林区实施“天保”等工程后,经营受到较大影响,林业职工增收困难。随着“停伐”工程的实施,依靠采伐木材维持生存的条件已不再存在。非中心林场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能力低,宜住条件欠缺。
二、生态移民预警模式研究的意义
吉林省国有林区、地方林场和自然保护区主要分布在边远地区和深山区,自然条件相对恶劣,当地居民自我发展的基础条件缺乏,常年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维持最基本的生存,造成了局部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人与自然的矛盾十分突出。开展生态移民预警模式研究,在着力改善人民群众的生存发展条件的同时,最大限度地维持生态平衡,对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生态移民预警模型的构建
生态移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指出,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地方要实施扶贫搬迁。对我省生活在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件恶劣区域的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口生存和发展难题,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在吉林省统计局生态移民数据理论的指导下,我们构建吉林省生态移民预警模型,包括天然林的生产承载力、生态承载力和人口承载力,结合吉林省情况,设置生态移民安全的绿、黄、橙、红、黑五个节点。利用统计资料以及实地调查,对吉林省生态移民进行分区域、分模块的测算,得出2015-2020年自然生态的生态承载力和人口承载数据,通过对吉林省生态状况和人口分布数据的分析,以此判断我省生态移民的变化趋势。分析结果显示,长春、吉林、四平三个市自然状态相对较好,处于黄色预警阶段,辽源、通化地处长白山余脉和松嫩平原过渡地带,原始生态适中,但由于化肥等施用量连年提升,导致生态受到一定破坏,已出现橙色预警。白山、延边和长白山管委会处于东部山区,水土侵蚀严重,天然林保护持续下降,已触发红色预警。白城和松原位于吉林省西部,区域内沙化耕地在全省占比高达86%以上,盐碱化耕地占比接近70%,土地质量极差,粮食产量低,由于多年过度开发,造成了本区生态环境破坏,生态承载务触及预警红线,甚至濒临黑色量变点。全省各市州的原生态人口承载力处于下降通道之中。
四、应对措施
对于我省生态移民安全预警模式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黄色预警应全面排查警患,橙色预警应直面警情,红色预警应实施移民政策,以避免自然生态的进一步下降。当自然生态发出安全警报后,要及时采取一些措施,把生态环境从下降通道拉回到可持续发展区域。
生态移民要以林业棚户区改造、移民新区(村)建设、示范城镇化建设为主,重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壮大区域经济,发挥产业带动作用,实行集中安置,不搞散户、零星户和“插花”安置。结合移民自身特点,选择有针对性的后续发展方式,提高移民自我发展能力。移民搬迁要与保护生态相结合,将搬迁后腾退地(移民原有耕地和建筑用地)用于生态恢复,发挥生态环境效益,促进区域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乃春,臧一哲.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系统研究——以青岛市为例[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
[2]聂春霞,刘晏良,甘昶春.新疆城市化进程中生态预警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3).
[3]吉林省.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J].吉林日报,2015(3).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附属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