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词+方位词”结构分析

2016-11-26吴萧寒

小品文选刊 2016年22期
关键词:方位词方位词汇

吴萧寒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22)

“动词+方位词”结构分析

吴萧寒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22)

本文试图从“动词+方位词”切入,对这个结构进行一个较充分的分析讨论,试图得到该结构的部分和整体的语义、语法、语用三个层面的意义特征,并根据其特征进行下位的分类和细致的分析。

“动词+方位词”结构;词汇化;相对位置

1 界定

在给“动词+方位词”结构定义前,动词我们是常见常用的,而方位词由于其较为复杂。方位名词是关系名词的一个小类,是表示方向或者相对位置关系的词,属于空间范畴。在这个简单的典型定义之外,还有它的外延意义:

表示范围;

例如,(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表示条件;

例如,(2)在老师的帮助下,它的实验成功了。

表示状态。

例如,(3)在热恋中、在学习中等等。

方位词也有自由和粘着之分,判断方位词是自由的还是粘着的,有两个标准:一是对介词的依赖程度,二是自由进出句子的能力,其中尤以自由进出句子为主要标准。方位词中单音节方位词和介词结合比较自由,但进入句子的能力相对的弱一些,属于粘着方位词,所以在该结构中的方位词就是粘着的单纯方位词即:上、下、前、后、东、西、南、北、左、右、里、外、中、内,这些大家几乎公认的。但是,在这些单纯方位词里面,能够附着在动词的后面的也是部分,而非全部。

我们将“动词+方位词”结构称之为V+L结构(以下统称V+L结构),就是指动词加上一个单纯或者说单音节方位名词。这里典型的单纯方位词只有“上、下、前、后、中”才能进入我们讨论的这个结构,剩下还有“东、西、南、北、左、右、里、外、内”不能进入,原因是这样的:这几个方位名词所指的方向和相对位置都非常具体明确,基本上不存在词汇化的这样一个过程,并且他们一般用法就是附在方所名词或者普通名词的后面,表示目标物的具体位置。所以,他们并不能进入这个结构也没有要进入这个结构的发展趋向。

2 V和L的相互选择

那么什么样的动词能和几个方位词搭配使用,二者是什么关系呢,我们要进行详细的分析。

例如,(4)a.培训中/前/后/*上/*下

b.学习中/前/后/*上/*下

c.看书中/前/后/*上/*下

d.看/跳*中/前/后/上/下

e.看见*中/*前/*后/*上/*下

f.死*中/前/后/*上/*下

从以上的用例中我们就可以分析出:

①“上、下”较多的是表示空间方向和相对位置,并不经常转喻到时间的范畴,所以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那些表示动作持续时间、状态的动词,都不能和他们搭配使用,只有表示动作空间位置和方向的动词才和他们搭配使用,这时前文所述大家公认的十四个单纯方位词都可以进入结构,但是二者搭配在一起使用时,也并不很自由,常常是用于例举或例举性的成语,例如,忙前忙后、忙里忙外、走南闯北、瞻前顾后、看上看下等等;

②表示时间标志的“前、后、中”则可以自由的搭配动宾式动词、持续性动词使用,但是他们在时体标志是表达动作的状态,所以并不能和没有时间范畴的“上、下”搭配使用;

③而像有些及物动词看/看见,还有一些动结式结构的动词,他们是对于自己的宾语论元具有共现的强制性,表示动作的已然结果,并不能和表示动作持续的“中”搭配使用。

3 分类及特征分析

另外,在V+L结构中,这里分成两类,我们可以通过扩展法来进行区分,例如,在动词和方位词中间加上“之”字,如果能加进“之”字则属于第一类,不能加进的词汇化动结式则属于第二类。

例如:(6)a.培训之中 表演之前 结束之后

b.*赶之上 *拿之下 *提之前 *退之后

那么第一类就是动词+由状态意义来的方位词(前、后、中)。V仍然表示的是它自己本身的意思,而后面的L则如前文所述可以看做是V的一个时体标志。

第二类就是学界认为的词汇化的动结式,说明这两部分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如前文所列,拿下、取下、提前、退后、推后、赶上,其中动词就是我们平时日常生活使用的高频词光杆儿动词。另一部分,L部分已经虚化成了具有表示各种动作结果的意义。并且在整体语义也有所泛化,使用过程中已经融合在一起有了全新的意思。

例如,(8)a.我们再加把劲儿,争取拿下这个项目。

b.学霸们的世界,再怎么努力也是难以赶上的。

c.老师提议补一补课,要跟上进度。

d.由于时间的调整,台里的新闻要提前了。

e.突然曝出阿菲为爱女全面停工,个唱也将无限期推后了。

这一类较常用在句中充当谓语的成分,这是第一类没有的用法,其中,前三个用例是V+L(上、下),后两个是V+L(前、后)虽然都可以作谓语出现在句中,可是前三个是典型的动词,后两个已经渐渐发展有副词性,表现为后两者可以出现在谓语动词的前边。

4 结语

我们通过对“动词+方位词”结构(V+L结构)进行分析,对它的结构成分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得出两部分互相选择及选择的条件,还有各部分的意义特征以及整体的意义特征。根据我们界定的V+L结构两部分相互选择的结果和特征区分,分为两类:关系较为松散自由的V+L结构、词汇化的动结式。并且根据不同的特征对二者进行讨论,重点分析词汇化的动结式,对该结构下的小类也使用各种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得出更加细致的特征。我们分析这些特征最终得出V+L(前后)的语法化程度最高,两部分的关系最为紧密,不断向副词性发展。

[1] 储泽祥.现代汉语方所系统研究[M].华中师范大学,1997.

[2] 文炼.汉语知识讲话处所、时间和方位[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09.

[3] 储泽祥.汉语空间方位短语历史演变的几个特点[J].古汉语研究,1996.

[4] 朴珉秀.现代汉语方位词“前、后、上、下”研究[D].复旦大学,2005.04.

吴萧寒(1990-),女,汉族,江西高安,文学硕士,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研究方向:社会语言学。

H141

A

1672-5832(2016)10-0056-01

猜你喜欢

方位词方位词汇
3~5岁听障儿童与健听儿童方位词理解能力比较研究
有讲究的方位词
动物们的聚会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Word Fun
汉语方位词研究
练思维:看图学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