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如何有效衔接的研究

2016-11-26王妮娜

决策与信息 2016年30期
关键词:校外活动场所青少年

王妮娜

阳泉市矿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045000

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如何有效衔接的研究

王妮娜

阳泉市矿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045000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素质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阵地,是我国教育系统中的—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大体可分为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两部分。两者各具特色,只有实现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资源整合,实现有效衔接和优势互补,才能真正实现青少年的全面素质教育。

学校教育;校外教育;基础;衔接;重要性

一、引言

校外教育是在学校教育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未成年人进行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展现个性的教育,虽然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在教育功能、教育手段与方法、教育内容上有所区别,但都肩负着“育人”的神圣使命。如何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优势互补,加强“校内外衔接”,共同打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平台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实践的内容。

二、校内外教育衔接的必要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将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培养目标改变了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突出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出很强的时代特征。

作为教育的领头兵,学校教育非常重要,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组成部分,但就实现教育的目标和要求而言,学校教育并不是教育的全部。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仅仅有校内的课堂教育,只学习人类的经典文化和间接经验是不够的,青少年成长需要思想品德教育,需要知识教育,但是也需要一些社会实践和艺术实践,需要更多的社会交往,学生的知识学习必须在各种实践活动中体验、内化和建构,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社会化必须校内外教育相互结合,有机联系,共同作用才能实现提升,所以校外教育的存在必不可少。只有整合校内外教育的资源,进行有效衔接,协调发展,才能实现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三、教育的一致性是校内外教育相结合的基础

《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工作规程》指出:“校外教育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多种形式向少年儿童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思想品德教育;普及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卫生、劳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培养他们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动手动脑、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健康成长”。青少年的成长过程除了受到家庭的影响外,也要接受学校内的和学校外的教育,校内外教育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有机结合的教育整体。

四、教育的差异性是校内外教育相结合的切入点

校外教育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人的一生都将为适应动态环境而不停顿的学习。校外教育对少年儿童施教没有强迫性,它的吸引力更多的来自于孩子兴趣爱好和个性需求。这样青少年参加校外活动,在选择内容、形式、方法、时间和地点上就有很大的自主性,从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和时间上看,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是有差异的,它们之间的差异性决定了校内外教育相结合切入点的确定。校外教育的自主性特点,预示着校外教育没有太多的限制,有利于主动寻求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切入点。从校外教育所设置的活动项目来看,虽然知识的系统性不如学校教育,但大量的实践活动,又是学校教育所不具备的。因此,结合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校外教育在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五、加强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的衔接,建立和完善政策保障和工作运行机制

(一)加快校外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健全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衔接工作运行机制

完善校外活动场所面向广大未成年人提供公共服务的政策措施,研究制定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公益性评估标准,在服务对象、活动内容、时间安排、服务质量、经费使用等方面,明确公共服务职责和免费、收费要求,作为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规范行为、享受财政支持的依据,保证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公益性。建立学校教育与校外活动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研究制定未成年人校外活动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的指导意见,把校外活动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发挥校外活动场所在新课程实验环节和现场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共青团、妇联、科协等校外活动场所的主管部门,对校外教育资源进行调查摸底,根据不同场所的功能和特点,结合学校的课程设置,统筹安排校外活动。要把校外活动列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逐步实现校外活动的经常化和制度化;要把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活动以及学生参加校外活动的情况,作为对学校和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内容。

其次,把校外教育的内容形式引进校园。学校教育因受教材、考试等方面的限制,对于学生的教育强调共性的较多,兴趣培养、个性潜能开发顾及的较少,校内教育要依托校外教育弥补教育的不足,而校外教育要发展,从长远看,也必须与学校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二)校内外教育要相互融通,形成工作网络化、常态化

1、中小学校要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安排,结合推进课程改革,把校外实践活动排入课程表,切实保证活动时间,并做好具体组织工作。2、各类校外活动场所要加强与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联系,积极主动地为学生参加校外活动提供周到优质的服务。要根据学校校外活动的需要,及时调整活动内容,精心设计开发与学校教育教学有机结合的活动项目,积极探索参与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活动方式,创新活动载体,并配备相应的辅导讲解人员,使校外活动与学校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3、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参加校外活动的安全问题,明确责任,落实措施。

综上所述:校内外教育的有效衔接、协调发展,是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要求,是发展教育的有效途径,缺少校外教育的素质教育是不健康的教育。校内外教育的有效衔接,也是校外教育发展的自身需求,是必经之路。通过校内外教育的有效衔接,不仅能更好地加强校外教育队伍建设,开阔教育视野,提升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质量,更能拓宽校外教育的发展空间,在结合中不断开拓创新,逐步满足青少年教育的需求,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又稳又快的发展。

[1]钱景霞.浅谈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J].中国教师,2011(09).

猜你喜欢

校外活动场所青少年
青少年生活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发明家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19年12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19年11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校外数学文化活动的价值诉求与实施策略
浅谈幼儿园如何组织开展校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