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雪丰年,年之魅

2016-11-26策划本刊编辑部撰文克舟

莫愁 2016年4期
关键词:豆包母亲

策划/本刊编辑部 撰文/克舟



瑞雪丰年,年之魅

策划/本刊编辑部撰文/克舟

“瑞雪兆丰年”,似乎在厚厚白雪覆盖下的年更有年味。那么,到哪里看雪呢?就请跟随《莫愁·智慧女性》纸上旅行,到东北过个冰天雪地的大年吧——

《莫愁·智慧女性》语汇新解——瑞雪丰年,年之魅

作为有过漫长乡村生活经验的人,仪式在我的少年生活中并不鲜见。比如逢年过节时,去村东的墓场给祖先们上坟。比如记忆里父亲在喝第一杯酒之前,总会倾斜一下酒杯,让醇香的酒滴落一些在地上,后来我知道那是敬天敬地敬粮食。

现在,我带着我的孩子们去上坟时,什么话也不说,只是教他们点燃纸钱,把酒浇到地上。

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只要有在路上的家人没到家,团圆饭一般不会开动。大家都在等待,直到那个人回到家里,才会欢声笑语地动筷子。等待的过程,我觉得也是一种温暖的仪式。

仪式的最大作用就是形成心理暗示,让人从中获得幸福、宁静、安心。它带有强烈的愿望,表达的是一个人最真挚的情感。

所以,在“春节”这个喜庆、厚重的词面前,所有的现代娱乐都显得那么单薄,无法配得上春节的气氛。不仅是大城市年味淡了,我的老家县城里,也很难感觉到“年味”。往年腊月底早就出现的舞狮子、踩高跷、街头评书,现在根本不见踪影,很让人失落。行走在大街上,霓虹彻夜闪烁,古老的中国正如童话般崛起。洋房和汽车多了,但相应也带走了从农耕时代就有的传统仪式。

过年过节的方式或许会改变,但生活的仪式无处不在。只要有人情,给我们情感升华、心灵抚慰、文化滋养的节日,就永远充满魅力。

——韩浩月(时评人,影评人,专栏作家)

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初四烙饼炒鸡蛋……年饭,是中国人对丰收的庆贺。花费大量精力,准备食物的过程中,会有郑重,甚至神圣的味道滋生。

因地域不同,各地吃食也相异,寓意却相通。且个中滋味也暗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在东北人的饭桌上,粘豆包算主角。它也叫“年豆包”,就是过年时包的年饽饽——

粘豆包

说来,我只小时吃过母亲做的粘豆包。年纪大点儿,家里便随吃随买。诸事亲力亲为,才感受细腻深刻。社会分工越细,亲手营造的年味就递减一分。

东北苦寒,物品稀,食材少,可年还得过。边地人们的饮食智慧也就展现得淋漓尽致。各色腌菜,各样包馅,唯粘豆包算是本地味道的代表。

腊月,各家开始做粘豆包。做好放入户外缸中存储。冒着寒风,从缸里偷个冻豆包啃;望见院子栅栏边飘摇的几行苏子(苏子包括白苏、紫苏),遥想嫩叶给豆包垫底的样子,流着口水,这是许多人的共同记忆。

做豆包,先在大黄米里掺入苞米碴子,淘好的米放置盖帘上,将水沥干,加工成面粉。面备好,才正式开做。锅里放入凉水,加黄米面,烧火,打成浆糊状。将热腾腾的面糊掏出,放进盆,和上黄米面。

面盆置热炕头,捂被,发酵一宿。握拳用手指背揣(揉和)平发酵好的面团。用劲多揣几遍,豆包才筋道好吃。揣完面,盖上盖,罩上棉被,醒面一小时。再揣几遍面,包馅用面就一切准备停当。

豆馅取自大饭豆(即眉豆,豇豆的一种,李时珍称其“豆中之上品”)。将豆煮熟,一股面面糯糯的香充溢整个屋子。再放入白糖,捣成泥状,豆馅成。做好的豆馅绛红中掺杂灰白,把它攥成一个个核桃大的馅团。

揪一小块黄米面团,在掌心压扁,筷子夹起豆馅团,一手拖住面团,一手用拇指和食指慢慢向上推面团至合拢,两手将面团旋转团圆即可。也有喜欢团成尖状的。

蒸粘豆包要在屉中垫苏子叶,或用生菜、白菜叶代替,防粘锅。大火蒸20分钟,出锅,摆盖帘上,放室外冻着。如此粘豆包成型不散,随取随吃热透即可。有乡人正月上城走亲访友,带一兜粘豆包,亦是体面的本家手艺年货。

粘豆包黄澄澄,可蘸白糖。也可拍成小圆饼用油煎,煎出锅巴般焦面,油汪汪,酥脆脆。小孩子啃冻的,练牙齿,吃着玩。再复杂点,滚上炒熟的黄豆面,增添糊香味,称“驴打滚儿”。

粘豆包的粗粝、经饿耐饥、素朴式样就像东北人的直爽性格,离乡愈远愈久,冷眼饱看人情,再回想故乡滋味,方可下笔成趣。

“年”来,树木凋敝,百草不生;“年”过,万物滋长,百花遍开。

“年”这个怪兽引得古旧乡民以各种方式驱赶冲喜,期万象更新,仪式渐转为民俗传统。门上披红戴绿一番,有了年味儿——

长明冰灯

记得一位写字极好的邻居老人,每年必书写单元门的春联。绛红纸衬着龙飞凤舞的字迹,我不懂书法看了也心情舒畅。这春联总随着风雨慢慢消损,可大人小孩都不忍撕去,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以往,春联的横批下,人们会粘各色挂钱,如今住宅楼里越来越少见。也有把挂钱贴在仓库、鸡舍、猪舍和井台上的。挂钱有五色:大红、粉红、黄、绿和蓝。有人制挂钱儿谜,谜面云:“长方形,一块板儿,沥沥拉拉胡椒眼儿,中心衬着图和字儿,辞旧迎新添风采儿。”形容极到位。

门的正脸儿再贴一张大福字,更喜庆。也有贴门神的,人物多为秦琼、尉迟恭。

院里拉上五彩三角小旗,红、黄、绿、蓝相间。再支起灯笼杆,挂上红彤彤福字灯笼。这般色彩碰撞,白皑皑冰雪中娱人眼目,辞旧迎新的景象就齐备了。

室内,是年画的天下。图案各样:花鸟、胖孩、金鸡、春牛、财神,也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董卓戏貂蝉、宝黛读西厢这些戏曲味十足的。

进入年关,还有些老人拿着财神年画走街串巷,敲开门,美其名曰“送财神”。老人进了门,念念有词:“新春吉祥,财神临门,富贵有余,永保平安!”一般人家取好口彩头,不愿放走财气,必买上一两幅。

我家似乎从没贴过年画,父亲一句“买过了”,就此打发掉了财气。我只好去别人家欣赏。

春节是灯的时节,除大红灯笼高高挂,街市上还有单位制孔雀开屏灯、各式宫灯、绘有谜面的灯,引得路人驻足。家住平房时,父母还会给买小鱼灯。小孩子们拎着去人家拜年,四下里转。

北地冬天最有特色的是冰灯,地方小,只有些不成规模的简陋制作,引人记忆的是路边人家自制的长明冰灯。以水桶为模具,盛水,放置室外,水冻成冰,从桶中取出,倒置地上,掏空放入灯泡。一个自制长明冰灯,各色灯泡映出晶莹莹的五彩光亮。十几年前,还可看到一些人家门前有这玩意,很感动这一点传统留存。

有年春节前夕,我去母亲的单位,有两人正张罗着在门口挂大灯笼。灯壁老化,鲜红褪成绛红,骨架凸显,黄穗参差不齐。可晚上张起,仍红艳艳,远远望去,昏黑中就有了指望。有人路过,与张灯人搭讪,聊起快乐的话,“忙什么呢?”“没事儿!挂那两个老蹬(灯)!”

举行过灶祭,便正式做迎接过年的准备。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到除夕,这段叫“迎春日”“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

《吕氏春秋》记载,这风俗传自尧舜时代。

家家户户清洗器具被褥,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把一年的“穷气”“晦气”都扫除。

此外,还得把自己捯饬干净,正如老话所说“有钱没钱剪头过年”。

最辛苦的是母亲,她还有一个重要的活儿,给孩子做新衣服——

做新衣

除夕前,家中会洗剥净尽,被面飘着香味。

那时我就喜欢一个猛子,钻进被窝。被子少了点贴合度,似乎有了“新”意,硬实起来。皮肤需重新适应,万象更新从钻被窝起始。

三十这天还有件大事,母亲会抓着我理发。我怕得要命,剪子的冰凉总给我刀斧加颈感。一盆热腾腾的水,也让我联想起洗剥褪毛的鸡。

母亲烧好水,好说歹说,连吓带诈,一番斗争。剪完就有种“重新做人”感,出去疯跑,脖颈带风,头上冰冷许多。

再长大一点,母亲就打发我去理发店。那两日,理发店忙极了,早上6点去排队,快中午才等到。好在与伙伴们相约着等,并不乏味。

那些头发涂药、等熨烫的女人扎堆叨咕家常,“家里的酒鬼再喝就不给开门!”“小孩儿不知道做作业!”“不做饭,忙一年了,歇歇!”

那年理发还是“富城式”“志颖式”的天下,港台明星正当时。现下他们也要到内地讨生活了,这就是时间。

若除夕这天不剪发,就要等二月二龙抬头了。满族入关“留发不留头”的律令到最后演变成“正月理发死舅舅”的传说,也是有趣民俗。从流血到留发寄托故国哀思,中国人变通着呢,算是不忘过去一点传承。

母亲不仅督促剪发,还要给我做新衣。

新衣基本是旧布改做,母亲要拆对着补缝,完全改头换面。我现在还记得几件的样式。兜用格布,袖口处是格布拼接,领子下的系扣也极具匠心。

10岁时,我去海拉尔第二次见奶奶,母亲给我做了件活里活面、可拆卸的棉衣。海拉尔近零下40℃的天气,我一点儿不冷。棉衣平整合身,不臃肿,私人定制引得远亲啧啧称赞。

到我读初中,母亲就不做新衣了,她说家里条件好些了。当我把这些形成文字,孤灯下,缝纫机哒哒作响,不时用口咬断线头的母亲,这些印象再度回到心头。母亲熬夜只为了早点儿给稚子一点惊喜。

母亲一辈子要强。那些年父亲供养着我几个叔叔上学,她不出一句怨言。我常想如果不是因为家庭缘故,母亲完全可以从事服装设计,或者绘画。即便这些天赋完全没有,她也不会放弃几次进修机会,而能成为一个大夫。

前几日和母亲聊天,谈起往事,“家里还保留着一些你未穿过的小衣,那时做什么都精神头儿足,还是年轻啊。”几句话,又引人回到过去。她眼睛有些出神,我不愿多提,免她神伤。

无法忘记,12岁前的每年大年三十早晨,母亲都会拿出亲手做的衣裤。帮我扣上扣子,系上拉链,抻抻衣襟,拽拽裤脚,不时用手平整下布料,“肥瘦刚好,还得长个儿。”她自信地评价。那会儿衣裤的胶味(为使衣襟笔挺通常涂胶)真好闻……由此,年味儿记忆还关乎母亲的新衣。

始终记得那回,多年不见的好友在我家吃了年夜饭。零点一过,他骑车回去。我下楼送他。天高高的,深深的,蓝得不见底色。一钩弯月下,他呵出一口雾气,迎雾向前,眉眼结上霜雪。

待他渐成影影绰绰黑点儿,我向他大声喊,远处传来“过年好”的回响。徐风中,不知何处雪霰簌簌吹落。黑点儿慢慢消失,蜿蜒的路静默着伸向远方……

我们都回不去了,对不对?月赶一月,年追一年。周遭景物随风远去,正如那渐离渐远的年味儿。

(编辑赵莹zhaoyingno.1@163.com)

猜你喜欢

豆包母亲
母亲的债
不爱洗澡的豆包
红豆包的故事
红豆包的故事
给母亲的信
“眼镜王子”修炼记
“粘豆包”应写作“黏豆包”
母亲
悲惨世界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