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美教育与中国梦

2016-11-26张玉能

长江文艺评论 2016年4期
关键词:美育美学精神

◎ 张 弓 张玉能

审美教育与中国梦

◎ 张 弓 张玉能

中国人民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在这艰巨而伟大的事业中,社会主义新人的培养和造就是最根本的任务,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审美教育,培养和造就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一、审美教育是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

审美教育主要是用艺术来进行的教育,但是它并不就是艺术教育,因为审美教育的目的主要不是培养专门的艺术人才,而是要通过艺术来提高和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能力和水平、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最终把所有的受教育者都培养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审美教育的特征就是寓教于乐、怡情养性、潜移默化。它必须以具体、独特、感人的审美形象(主要是艺术形象)使受教育者在审美愉悦之中,非强制地接受教育,通过审美情感的中介作用,以美启真,以美储善,使受教育者自由自觉地成长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审美教育不是一种艺术的专门教育,而是一种美和审美及其艺术的通识教育;它不是美和审美及其艺术的专业教育,而是一种以美和审美及其艺术为手段,充分利用美的中介作用和真、善、美的融合性,来受到知识、道德、身体、劳动等教育的全面教育;它不仅仅是学校的教育形式,也是家庭和社会的教育方式;它不仅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教育,而且更是培养具有人的本质力量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所谓人的本质力量就是指,作为人应该具备的物质的和精神的能力,这些能力主要包括体力、感受力、理解力、意志力、想象力、情感力等等。这些能力在原始社会中本来是所有人在共同劳动中都平均发展的,不过那时的人的本质力量的水平还比较低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的本质力量也在提高,从而促进了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进而产生了分工和私有制。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异化了,在不同的劳动中不同的人由于分工而不得不片面地发展自己的本质力量,从而产生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手工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差别,城市劳动和乡村劳动的差别,不同阶级的差别,这样,人类的共同本质也就产生了分化,人就成为了片面发展的人,资本主义社会把这种异化状态推到了极端。为了改变这种人类的片面发展状态,多少志士仁人们都在寻找有效途径,其中就有审美教育。

二、人类的审美教育与席勒和马克思的美育思想

人类文明史上最早明确提出审美教育的是德国诗人、戏剧家、美学家席勒,他在《关于人的审美教育的书简》(简称《审美教育书简》或《美育书简》)中正式提出。不过,审美教育其实早就存在于人类早期的教育之中,无论中西都是如此。中国最早的文献《尚书·舜典》记载: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儒家创始人孔子开设学馆,主要就以“六艺”(礼、乐、御、射、书、数)教授学生,其中“乐”和“书”就主要是用音乐和书法来进行的审美教育,孔子还特别重视诗和乐的审美教育价值,认为人的教育可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以后中国古代的长期的私塾教育和国家教育基本上也是沿袭着这个儒家的审美教育传统。古希腊雅典人的教育分为体操教育和缪斯教育,都包含着美育,而且强调美育与德、智、体三育的和谐结合。古希腊柏拉图的雅典学园就非常重视音乐的陶冶心灵的教育作用。亚里士多德继承发扬了老师柏拉图的这种美育思想,分别在《政治学》和《诗学》中高度评价了音乐和悲剧的“卡塔西斯”(“净化”和“陶冶”)心灵的美育功能。古罗马的“七艺”是指文法、修辞学、辩证法、音乐、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其中也强调文学和音乐的美育价值。文艺复兴时代欧洲盛行所谓“全人教育”,其中主要就是一种使人全面发展的审美教育。法国启蒙主义美学家卢梭主张的“自然教育”,就是要用美育手段让儿童在大自然中发展视觉和听觉,从书本中拯救儿童。在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席勒正式提出了“审美教育”的概念。他研习了康德的哲学和美学,最终,以康德的“人是目的”的信条为基础,找到了美和艺术作为他的救星,希望通过美和艺术的审美教育来解决人性的感性和理性的矛盾冲突,塑造美的心灵,拯救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所造成的人性的分裂,使人类回归古希腊黄金时代的人性完整。于是,他将这些救世方略写成27封信寄给丹麦王子,以报答王子给他研习哲学和美学的资助,这就是《关于人的审美教育的书简》。可是,到他写到最后时,他自己都怀疑他的这些想法的可靠性。实际上,席勒的审美教育是力图建设一个审美王国来使人类达到“自由、平等、博爱”,使人从自然的人经过审美的人成为自由的人。然而。最终他只不过是给人类勾画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审美乌托邦,所以,恩格斯说他“逃向康德的理想来摆脱鄙俗气”。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审美教育和美育思想都打上了过去时代和阶级的烙印,是为历朝历代的统治阶级服务的。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了人类的审美教育传统和席勒等人的启蒙主义美育思想,对其进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改造,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下,使美育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把审美教育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共产党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私有制只有在个人得到全面发展的条件下才能消灭,因为现存的交往形式和生产力是全面的,所以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能占有它们,即才可能使它们变成自己的自由的生活活动。”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中明确说过:在共产主义社会“个性得到自由发展,因此,并不是为了获得剩余劳动而缩减必要劳动时间,而是直接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那时,与此相适应,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因此,审美教育和审美王国在根本上消灭了私有制的社会里就不再是一种乌托邦,而是一种促使人们全面发展的必要手段和结果。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学的审美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学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审美教育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学的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一个必要的方面。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凝聚伟大精神,鼓舞伟大精神,文艺的审美教育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革命战争年代,文艺曾经是团结和教育人民、打击和消灭敌人的强有力武器。今天,文艺应该以人民为中心,以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培养和造就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审美教育必须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以中华美学精神培养和教育人。中华传统美学是一种“向内求善”的伦理型美学,“和合之美”“美善相乐”“天人合一”集中表现了中华美学精神。突出“和合之美”,以“和谐”为美,以“中和”“中庸”为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学精神的最主要表现。《尚书·舜典》中所记载的三皇五帝时代的神话传说,已经明确地记录了原始时代,中华民族就以诗(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艺术)对后代进行审美教育,培养接班人的“和谐”观念,以促进社会和谐、神人和谐。“中和”这个美学范畴在中国出现较早。中,即适中,不前不后、不上不下之意;和,即平和、融合之谓。从“轴心时代”的先秦开始,“中和”范畴的内涵一般既是指美学的,也包含着浓厚的政治、道德观念。所谓“美善相乐”就是强调美与善的融合,美与善相得益彰,指明善是美的内涵和基础,善的审美教育就是美的功能。尽管这一思想主要是儒家的美学思想观点,然而,先秦时代几乎所有美学流派都有类似的论说。孔子的“里仁为美”(《论语·里仁》,即“接近仁的就是美”),孟子的“充实之谓美”(《孟子·尽心章句下》),老子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第八十一章),庄子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知北游》,“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天道》),荀子的“不全不粹不足以为美也”等等,实质上都是明确规定了“美的善之本”。“天人合一”首先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辩证统一关系,同时也涵盖着人与他人的“社会和谐”和人与自身的“个体和谐”。因此,“天人合一”是一种人类主体与一切世界客体的“大和谐”。这种观念与西方“天人相分”、“主客二分”的文化和美学的观念和思维方式是大相径庭的。虽然最早阐述“天人合一”思想的是庄子,可是先秦儒家同样主张“天人合一”;尽管道家要求合于天(自然),而儒家强调合于人(人伦),但是儒道互补形成了中华美学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学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条件下,以现代精神来诠释“和合之美”、“美善相乐”、“天人合一”的中华美学精神,用古今中外的优秀文艺作品来培养和提高中国人民的审美能力和水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形成“和而不同”的辩证观点、“尽善尽美”的理想追求、“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促使中华民族的全体成员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这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美教育最核心的使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审美教育应该培养中国人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培养和造就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勇前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体系,它追求社会主义时代真善美的统一,它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是弘扬中国精神和中华美学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它充分体现了“和合之美”“美善相乐”“天人合一”的中华美学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无论国家层面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还是社会层面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或者个人层面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核心就在于彰显“和合之美”“美善相乐”“天人合一”的中华文化传统和中华美学精神,其宗旨就在于建构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身相统一的和谐社会。当我们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进行审美教育时,审美教育的寓教于乐、怡情养性、潜移默化的特征,可以让受教育者在审美自由状态中,非强制地受到熏染陶冶,净化性情,升华性格,塑造美的心灵,在真善美的融合之中,在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的文艺作品的熏陶下,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受到刻骨铭心的文化知识教育、道德政治教育、身体运动教育,培养造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只有这样的社会主义新人才可能团结起来,万众一心,克服艰难险阻,建设文明中国,创造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张弓:华东政法大学人文学院

张玉能: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美育美学精神
“以美会友,以美育人”:2022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美育研讨会召开
论公民美育
盘中的意式美学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外婆的美学
拿出精神
纯白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