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书籍的海洋中生长
2016-11-25丛丽红刘国辉
丛丽红 刘国辉
2006年的《中国教育报》曾报道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小学二年级学生因病在家休息,期间读了很多书,他觉得这种学习生活远远要比在课堂上听课、做题、冥思苦想猜老师所提出的一个个问题快乐得多,于是乐此不疲地请假、请假、再请假……到了初中一年级,他用一百多张病假条换来了四百部名著的阅读收获,但语文成绩却意外地出色。
这是一个让语文教师尴尬的案例。
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语文学科不是以知识积累为主的学科,而是一种能力的构建,而这种能力的形成靠的是多读书,好读书,最终实现厚积薄发,由博返约。
然而,建国六十年来,粗略地梳理一下我们的语文教学所走过的道路就会发现:一是,许多教师试图通过语文教材的百十来篇文章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小学为例,六年的时间,1800多个课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教来教去,学生学得索然无味,小学阶段学生一旦对读书失去了兴趣,那么,他们将永远与阅读说再见。事实表明,语文教育好比一棵大树,而阅读犹如这棵大树的根,只有根深,才会枝繁叶茂。语文教育的“根”丢了,语文教育就难免百病丛生、积重难返了。二是,本来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但却被那烦琐的分析、讲解和不停的发问所代替,一篇优美的文章被分割成零碎的知识点,掰开揉碎地分析,使得语文失去了它的生命力和吸引力。钱理群教授曾经指出,学习汉语主要靠感悟。这里所说的“感悟”不是靠分析得来的,而是“一本一本地读中国的原典开始,要抛开各种各样的分析、讲解,……而要尽可能地处于‘真空的状态,像婴儿第一次面对与发现世界一样,直接面对古代原典的白文,自己去感悟其内在的意义与神韵,发现其魅力”(引自《学魂重铸》)。
鉴于上述认识,我们倡导在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例子”作用的前提下,引领学生进行“海量阅读”。
一、处理好教材与教材之外的关系,实现课内“海量阅读”
叶圣陶先生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说:“教课之本旨并非教师讲一篇课文与学生听,而是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此课文,从而使学生自观其他类似之文章。”“语文教本不是个终点。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从时下的教材编辑来看,均以文选的形式呈现,编者在编辑每个单元时,尽量把一些文体、题材或表现手法等相同或相近的文章组合在一起,目的就是提示教者在教学中要注意文章与文章之间的相互带动、教材文章与课外相类似文章的带动。依据这一特点,我们对语文课程的模式进行探索式地改革。即打破以往固定在教材那几十篇文章上的做法,建立“1+x+y”的学习模式——“1”即是依据某一单元主题要求,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章作为精读课文。通过精读课文的学习,引领学生从中掌握一定的阅读或写作等方面的学习方法,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同题”课文奠定基础(教);“x”就是选取需要在课内阅读的一篇或几篇扩展的同主题选文,组织学生根据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学习方法,进行自由阅读,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扶);“y”就是在单元学习的基础上,选取多篇课文进行拓展阅读,实现课内的“海量阅读”(放)。为了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抓手”,我们组织教师编写了与人教版各年级同步的“海量阅读”系列读本。以四年级下学期为例,我们编写了一本拓展读本——《种一片太阳花》,全书由八个单元组成。从内容上看,有赞美田园山水的,有反映人性美的,有对人生的感悟,也有对生命价值的叩问……;从形式上看,有古诗词、小小说、神话故事和散文……每个单元描写的内容虽然上下几千年,横跨数万里,但都有着鲜明的主线,均体现了本册教材各个单元的“主题”,并且经典美文罗列其中——阿里山的云雾、梦幻般的青海湖、天山的繁花、柔情似水的西湖、傣家的晨曲、周庄的纯朴典雅以及彩塑绝伦的莫高窟……无不令人心驰神往,这样就极大地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使课内语文课丰满起来。
二、课外延伸,实现课外“海量阅读”
吕叔湘先生早就强调:“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我们虽然在课内进行了拓展阅读,但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向课外阅读拓展。
1.重建图书室,为学生提供优质书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所学校什么都可以没有,但只要有了供师生阅读的图书室,那就是学校。因此,我们多方筹措资金,建起了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图书室,购置了大量的图书,使得古今中外经典名著罗列其中。为了很好地提高图书室的利用率,我们将图书目录下发到每个班级,每天学生可以自由借阅,也可以每周一次集体借阅,让学生每天畅游书海,和作者同呼吸,共快乐,去聆听大师的声音,领略文学巨匠的胸怀,品味书中的人情冷暖、苦辣酸甜。同时,丰富班级图书角,在班级中建立了“献一本看百本”的好书交换制度,定期在年级组中组织好书“漂流”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阅读资源。
2.倡导教师阅读,实施师生共读
首先,实施教师阅读。实践表明,阅读活动开展得如何,教师的视野是关键。也就是说,教师要求学生阅读,自己必须要有丰富的阅读经历,没有在书海里摸爬滚打的一番功夫,很难指导学生的阅读。只有一个浑身散发着迷人书香气息的教师,他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以及一言一行,才会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和带动全体学生,使他们醉心阅读,充分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反之,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从不读课外书籍的教师,能给学生什么样的精神引领。因此,我们在教师中开展“教师读书工程”,每年评选一次书香教师。
其次,开展师生共读。要求学生读书,可以采取制度的“驱使”,但是如果教师同学生同读一本书,则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吸引力。
例如,我校的一个班级,因教师调出的原因,更换了几任班主任,该班不用说读书习惯了,就是起码的纪律都难以维持。一位新上任的老师面对这样的所谓“差”班,没有畏难情绪,她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在班级的管理中她摒弃了“棍棒式”的教育,而是采取了两条“怀柔”政策:
一是,以自身的读书行动来影响学生。每天早上本来是由学生清理班级卫生的,她却早早地到校亲自打扫,清理完卫生后,她便用等学生到齐的时间阅读诗歌、散文及经典名著,给早到的孩子声情并茂地读上一段她喜欢的美文,学生有时借老师看过的书来读,遇到特别喜欢的,就到书店买上一本互相传阅,久而久之,晨读成了这个班的习惯。
二是,变“堵”为“疏”。同班授课良莠不齐,班级里总会有那么一部分学生读不进去,老师便让他们去打扫担当区卫生,充当环保小卫士。而其他学生在一起编排课本剧,或者组织开展好书推荐会。久而久之,那些不读书的孩子渐渐觉得自己和身边的人缺少了共同语言,有一种处处不如人的感觉,于是也试着开始了阅读之旅。当他们从书里读到了快乐、读出了滋味,就融入了这个以书为伴的大集体了。
3.大力开展书香家庭建设,倡导亲子共读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因此,为了调动家长教育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制定了书香家庭建设实施办法。其要点如下:一是,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定期召开阅读培训会议,听取家长委员会成员的意见和建议,赢得家长的支持。最令人高兴的是,由于我校单亲家庭和留守儿童较多,当班级准备组织师生、家长同读一本书的时候,这些孩子买不起书,家长委员会的成员便自发地组织其他家庭捐钱到书店买书,这样解决了家庭困难孩子买书难的问题;二是,将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目下发到家庭,鼓励家长订阅报纸杂志,增加家庭藏书量;三是,敦促家长读书,通过家长的读书行为来带动学生读书习惯的形成;四是,通过“校讯通”、家校联谊等方式把家长引导到亲子阅读的轨道上来,每天晚饭后在温馨的灯光下,全家人一起捧读孩子喜欢的书籍;五是,定期组织家长参加读书交流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每年举行一次“书香家庭”评选活动,学校为评上的家庭发放图书借阅直通卡,家长和学生可随时到学校图书室借阅书籍。
4. 坚持“四个书香”评比,以活动促提高
学校制定了四个“书香评比细则”,从班级到年级组,再到学校,通过层层评比选拔的方式,每学年进行一次“书香教师”“书香学子”“书香班级”和“书香家庭”的评比活动,并在每年的9月28日孔子诞辰日,召开隆重的“四个书香”表彰大会,学校购买精美的书籍,对获得荣誉的师生、家庭进行奖励。同时,还利用橱窗展示他们的风采。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师生、家庭的读书兴趣,让书香时刻浸润师生的心灵。
我们强调学生多读,也不是盲目地让学生读,而是强化了两个方面的重点:一是,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策略上尽量给他们自由阅读的空间,防止伤及他们的“胃口”;二是,在图书内容的选择上,也不是不加区别地“照单全收”,一方面要考虑他们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一方面“不管读哪一类作品,一定要读经典,这样你收获的就不只是粮食,而是种子”,“利用这颗种子,种出一棵属于自己的树”(梁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