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
2016-11-25贺传峰
贺传峰
我的书桌有一只上了锁的抽屉,抽屉的最深处放着一只牛皮纸大信封,信封里是几封珍藏了许久的家书。纸张已经泛黄破损,字迹也开始有些模糊难以辨认,但是,每当夜阑人静的时候,我独自一人坐在书房里,常常会打开家书细细品味,过去那些年代的人和事,一桩桩、一件件,就像电影一样在大脑里浮现,于是,一股浓浓的亲情便扑面而来。
我收到的第一封家书是哥哥写给我的。那时1979年4月的一个星期天上午,我正在大学的教室里看书,同学递给我一封信。我急忙把它打开,啊!原来是哥哥写给我的,哥哥只念过小学三年,尽管字写得歪歪斜斜,错字连篇,但我却看得真真切切,心里是热乎乎的。就是这封信,使我压抑多年的心态荡然无存,也使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哥哥在信中说:“传峰弟,告诉你一个天大的好消息,3月15日,咱庄河县委领导乘坐吉普车来咱屯里,召集东西两队的人集中在生产队的大院里,宣布咱爹平反昭雪的事,真是喜从天降啊,咱们全家人高兴的真是不得了!县里干部还亲自坐在咱家的炕沿上,征求咱爹平反后兑付多年欠下的工资问题。十八年啊,那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咱爹很干脆地说:‘既然县里经济有困难,我可以不要钱,但我要的是人格和名誉!尽管咱家贫困,但爹要的是骨气,我赞成!你呢?”短短的一封信,我不知看了多少遍,每看一遍,都禁不住泪流满面。我忘不了那个年代,父亲蹲牛棚时,妈妈冒着没膝深的大雪,迎着狂风爬过大山为他送饭的惨景;我忘不了为了高考的政治审查,我在高考前两个月不得不含泪改考理科的痛苦。为此,我冒着瓢泼大雨钻进了苞米地里,几乎哭了一夜现在,拨开迷雾见太阳,我能不为此高兴吗?这封家书,在当时真可谓及时雨,它使我为之欢欣和振奋!从此,我不再惆怅和彷徨,我在大学里踌躇满志,学业连年优秀。
1980年大学毕业后,我Ⅱ向应“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我来到了四面环海的黄海前哨一一长山群岛的王家岛中学任教。这个不足七平方公里、人口近四千的小岛,远离大陆,交通闭塞,教学环境及生活条件都十分艰苦。不久,父亲特地从庄河老家上岛来看我。晚间,他住在我的宿舍里。当时,我的宿舍,两张木板床,报纸糊的天棚,一个铁皮炉,一张学生旧桌,一口水缸,一包照明蜡,这就是我的全部家当。由于海岛没有常电,靠几台柴油机发电,一到晚间八点半便停电。海风狂吼,屋内的纸棚起伏作响,像要塌下来似的,老鼠在墙角洞内不时地钻来钻去。漫漫长夜,我几乎每天晚上都在黑暗中面对墙壁,在寂寞中熬到黎明。我向父亲诉苦,要求调离海岛,回庄河老家去。父亲在蜡烛的映照下,定定地看着我沉思了半晌。他说,他十八岁参军,就冲上了打四平的战场。在国共两军包围和反包围中,我们的解放军官兵晚间就在大雪地里,吃的是腰间袋里的炒好的苞米粒和黄豆粒,周围是横七竖八的尸体,渴了,随手抓一把雪团……那次战役,父亲的左腹下部中弹负伤仍坚持战斗那一夜我几乎整夜未眠。第二天,父亲便离开了海岛。半个月后,我收到父亲寄给我的信。父亲在信中说:“传峰我儿知悉:上次去海岛看到你的工作和社会环境,我感慨万千,心里自然不好受,你妈听我诉说后,心疼地哭了。但我认为,做人要有骨气,要有一点精神。越是艰苦的地方越锻炼人。俗话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尽管海岛艰苦,当父亲的希望你要敢于吃苦,扎根海岛,踏踏实实地当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不要辜负海岛父老乡亲的期望,更不能给贺家人丢脸。随信寄去30斤粮票和40元钱,买点麦乳精和点心,以补补身体。海岛风大寒气大,多穿些衣服,预防感冒……”父亲的信我反反复复看了不下十遍,越看越觉得脸红。茫茫的黑夜中,我越发觉得心明眼亮,我不禁自责起来:一个堂堂的大学毕业生,刚毕业时豪言壮语,带着幼稚和浪漫孑然一身来海岛,遇到生活中的一点小困难就败下阵来,选择了逃避,这怎能成就大业?父亲的话使我深感惭愧,也使我充满了扎根海岛的信心和勇气。于是我重新调整了心态,全副身心投入到海岛的教育教学当中去。校领导十分器重我,把岛上的最高年级初三班的班主任及代数、几何课都交给了我。风华正茂的我,觉得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力气。当年的初升高考试,我担任的初三班24名毕业生17人考上了县高中,7人考上了各类中专,创造了本校建校以来升学率的最高纪录。受到了岛上父老乡亲的一片赞誉。
时光如梭。转眼间在海岛工作已经30多年了,多年以来,家里隔三差五就来一封信,大部分是父亲写的。父亲的信总是报喜不报忧,也总是鼓励我。间或再用一些他特有的语言讲一些为人处世的哲理。以致使我由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逐步成长为职业中专的教导处主任、中学校长、乡长、县科协主席。先后获得了省市县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并于1991年5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每取得一点成绩和进步,除了党和同志们的培养关怀以外,家书也是我动力的源泉。记得1998年末,我高票当选为石城乡人民政府乡长。我当即写了一封信寄给远在庄河的父亲。半个月后,我收到了父亲的来信,父亲在信中说:“传峰吾儿知悉,来信已收到,详情皆知。当乡长是好事,但我为你担心,现在许多人当了干部以后,脱离群众,高高在上,贪图享受,腐化变质,甚至成为阶下囚。你涉世未深,又是教师出身,不免有些书生气,做事单纯,我不能不为你捏一把汗。要记住,你是农民的儿子,当了乡长别忘了本,做官要先做人,要扑下身子,和渔农民打成一片,多关心他们的疾苦冷暖。老百姓不容易,要多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父亲的信就像一瓢清凉的泉水,浇得我发热的大脑立刻得以清醒;像一口厚重的老钟,时刻在我耳边鸣响。这封家书也像一支钢鞭在敲打我,使我为民办事不可有丝毫的懈怠。
我接到的最后一封家书是2002年腊月,也是父亲写给我的。信中写道:“传峰,今年春节和媳妇孩子回家过年吧,我和你妈一入腊月门就睡不好觉了。你妈成天叨叨催我给你写信,盼望你们全家回来过个团圆年,不要求你们带什么好东好西的,能回家看看就是对我们老人最大的孝顺啊……”
小年过后,我安排了公务,便携妻带女回庄河老家过年。父亲苍老了许多,看我们全家回来高兴得满脸挂着笑容。晚间,妈妈做了满满一桌子饭菜,父亲勉强吃了几口就躺下了,父亲心脏病很重。听三妹说,腊月里父亲已经住了20多天的院,不让告诉我他病的消息,怕影响我的工作。春节过后,我们全家要离开庄河回长海上班,父亲从炕上爬起来,拄着拐杖把我们送到大街上,看我们上了车,他竟孩子般地哭了,父亲实在是想我们啊!
2004年农历冬月十四中午,父亲因心脏病突发驾鹤西去,享年78岁。掌灯时分,我赶回了老家。父亲已安详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一句话都没有留下。我跪在父亲的灵前,泣不成声:“爹,儿子不孝来晚了……儿子多年在外按照你的教诲,没有辜负您老的期望,没有给贺家人丢脸!请您在九泉之下安息吧!”
父亲去世了,母亲没念过书,哥哥姐妹家家都有固定电话和手机,我再也收不到家书了。家书便成了念想、成了纪念、成了历史。不知为什么,眼下通讯设备越发达,我越怀念家书,我对家书有着深厚的感情。尽管,每次都姗姗来迟,远远没有手机、电话来得那么迅捷,但,家书有浓浓的人情味,他把人世间的情感隐藏在字里行间,此处无声胜有声。家书是什么?家书是一壶陈年老酒,细细咀嚼,慢慢品尝,意味深长:家书是一盏指路明灯,照耀着我永不迷航。
此时,我想起了唐朝诗人杜甫《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