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它们

2016-11-25左右

安徽文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鹩哥狗儿母亲

蚕食沙沙

冬夜深静,倏忽睁眼,原来是灶间龙头未曾关紧,水滴扰动耳朵。起身关好,可水声似乎还在不紧不慢地延续,脑海里类似的窸窣响动因了这般也就渐次浸染开来。

幼时养蚕,纽扣大的几块纸片,待上面绒毛般的蚕子扭动身子,它们就会落进作业本叠成的盒子里。等到可以将这些吃食的干将拢进竹匾的时候,每晚睡前和起床时,都能听到沙沙的声响。还问过母亲:它们不睡吗?母亲的答对好像是只在脱皮的时候。也不知“文革”后期大人们过活的艰苦,那时,我是可以撒娇的。只知央母亲去单位的周边多多采些桑叶,好让沙沙的场面更加兴奋一点。

只是现在,陪我一起听蚕的老妇人,已绝然而去了。

喜欢小动物,直接形成了我对细小事物以及响动的关注和敏感,反而对那些阔大的场景与事件,总有些内内外外的怠慢。这也不能怪我,因为过去的日子里激烈的、宏大的场面往往只剩下记忆的残片。

对养蚕的兴趣,始终赶不及对猫的喜好。成长过程中不同年龄段,总有毛色和性格不同的猫儿与我游戏。做功课的时候,它们会咬我的铅笔和手指头;睡下的时候,又会死皮赖脸地要蹭进被窝。它们讨好我的一个绝招,就是用粉嫩的舌头舔舐我。每每这种时候,我也就乐得把耳朵贴在它们的肚子上,听它们肚子里的呼噜声。那时的猫咪,还没有吃猫粮的口福,也和那时的人们一样,经常是一身水、一身泥的讨生活回来,有的还因此死于非命。其实,看看与人相伴的动物有怎样的生活,也就会大致知道人的生活状态了。经常打着小呼噜在宽大的房间里优越而稳定的生活,也就是现在。

前些年去川北游荡,晚间歇息在草就的旅社里,夜半听见窗外的水声,是从山上的雪峰下来的那种。听着听着,满头顶的星星仿若雪点一般旋动了起来。映衬着星光的水流,就这样轻轻浅浅的经过我的身体以及意识。周遭寂静的万籁,始终不渝的情怀,因为听见。现在,我依然保持着书写的习惯,那笔尖与纸面的相逢,字迹或潦草或郑重,一如老友见面时的摩挲与寒暄,敬惜字纸的声音一直在我与文字之间。

这也应是一种逆反。因为我们的世界里,太多的恢宏壮阔、波澜浩荡的叙事和群体将个体挤压,无限制地将我们边缘化。很不幸的是,总有一些破绽,像孔雀开屏时过于自信的转身,让我们的感官里顿时想起另一种声音,发觉另一种姿态。虽然清淡,但却久远。

鹩 哥

十多年前,母亲初次中风。她曾经泼辣凌厉、伶牙俐齿,一病之后,所有的灵巧均被收走,变得言语迟钝而拖沓。医嘱是多说话有助于康复。没话找话一开始还可以,时间长了,我与她都有些没趣。再加之我的表达也欠流畅,言语间有时出奇地顿挫停滞。相互间更多地是用笑脸填空。

索性上了鸟市。看了一大遍唧唧喳喳的鸣禽,最后在一只斜着脑袋侧目而视的鹩哥前停下,从没见过以这样的角度看人的鸟,当即买下。因为是雏儿,还不会自己进食,在接下来的个把月时间里,我眼里和脸上经常露出不为旁人所识的窃喜。因为一个秘密天天跟随着我:每个白天,我必须两个小时左右就要用搓成圆形的小食球喂它。它不在我的后备箱里,就在办公桌下,甚至被藏在某扇门里。好在它不发一声,哑巴似的看见我的手就抖翅膀。那混合着鸟食、蛋黄和鳝段的食球,把它伺候的毛色油亮。

然后,可以自己进食的然后,它就随同我的父母朝夕相伴了。最喜欢的还是母亲,她从两个字的词组教起,既减少与人交谈的困顿,也恢复了她的自信。教说之间,鹩哥出落成一只大鸟,金黄的爪子,贼亮贼亮的毛羽,操持着一口父母的北方腔,从“你好、谢谢”到“欢迎光临”,陆续学会了十多个词组,还会模仿电话铃声。我们有时故意忽略它,鹩哥就会先发出铃声,然后用父母的语气叫着“电话、电话”。更有甚者,它还自学了邻居的咳嗽声,以及楼下皖北乡民的口音“那故(哪个)啊”。父母的笑,我们的笑,搅在一处。

不知什么原因,也许是父亲的教化更有耐心,它的口音更接近山东人。看见我就是“五子”,看见二姐,就是“小雁”,尾音尤其方言化。因为经常提醒父母多吃些营养,我的懊恼还是有的。这源于它会学着我说“吃、吃、吃”。可我一伸手它就抖翅膀,我也就泄了气,在父母的笑声里任由它闹腾。见它如此伶俐聪慧,父亲开始教它背诗。约摸三四个月的时间,它可以完整地说出《静夜思》。但一直把“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说成“低头望明月,举头思故乡”。原因,没法问。

在父亲信心百倍准备再教它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词时,一向打开笼门也不乱飞的它,忽然打破了习惯,在父亲喂食的片刻,从容而去。据说当时的窗外,正好有一群黑色的大鸟停歇,莫非它弃暗投明是也。

这样的突兀与结束,也好。

狗 事

属相为狗,与狗有缘。

最早动了养狗的念头,是母亲。那时她身手尚是方便,我就去了街市买回一只杂交得不算很远的西施犬。付完钱后,一位二十多年未见的同学因狗现身:卖狗的是他弟弟,不要钱了。我坚持不干,二十多年的重逢哪能被一只狗废了。

后来有了一个机会,得到一只舌头上、耳朵上都烙有编码的退役德国黑背的儿子。它的到来,直接造成西施犬的不辞而别。那一阵子,我第一次对流浪狗有了认识。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想狗的流浪:为什么我们视线里有那么多流荡的狗?作为一种生存的选择,流浪着的狗们在人的社会里为什么存在得那么惨淡而狼狈?

与西施犬的别离注定,那就好好地照看黑背吧。父亲每天牵出去遛玩,母亲每天在家里准备狗食。它成长的日子里,我们所在的城市,狗们的身影日渐繁多,人来人往,狗来狗往,人与人的交流在快速减退,人与狗的情感在飞速增厚。这只军犬的后裔,实在不辱门风。嘴里咬着老鼠,脚底划出血口;追赶邻人的鸡只,挨了我的巴掌后,就此看见鸡鸭绕着走。很懂事的狗儿,只因为一起狗咬人的事件而粗暴的引发全城禁养。送它去江对岸看鱼塘的那天,一脸盆的螃蟹接着我一脸的泪水:为什么人失责,总拿狗撒气呢?!

家中沉寂许多,父母日益衰老。普遍的事实是,富贵官宦之家养狗易走两端:巨大的和巨小的。大的可以人仗狗势,小的易于狗借人威。一般的市井人家,多不在意狗的品种,要的是一个跑前跟后的伴儿,油盐生活的乐子。穷富也好,优劣也罢,狗儿的忠贞和毫无保留的顾盼,都是一样的。见过一对残疾夫妇,拖儿带狗地行乞,浑身的破烂,却吐出包子里的肉馅让半大的稚子喂狗。细雨里一家四口渐行渐远,虽然漂泊但也完整。天不亮,就有妇人上门送奶,总有狗儿相随。满头的汗水,却不消减她抽身与狗儿的逗弄、打玩,那营生的艰辛或许此刻有所缓解。更多的不知名姓但都风里来雨里去的人们,尘埃里,他们的身边经常有狗儿相伴,就觉得灰掩汗浸的日子能多出一份淡淡的甜。

冬天开始的时候,一只忙乱的黑狗妈妈,带着身孕出现在大楼的角落里,它的出现,打开了各自来往、毫无表情的人们情绪的窗口。大量的食物让她和生下的8只狗孩子无忧无虑度日。在孩子陆续离窝被人们领养后,狗妈妈也失踪了。不过从此,它让从不交流的人们见面时都绽开笑脸相互寒暄。此刻,我感觉狗妈妈的头顶有一个光环。

子非鱼,我非狗,我不能知道狗儿们怎样看待人,看待有时凶残、有时平缓的人间。或许它们自有狗道狗理,但我相信,在生命的共同层面上,应该是意相通、情相近。否则,只剩下无比智慧狡诈、无比超能强悍的人类如何群处。一个社会,一群人,对待狗的态度,更多的就是对人的态度的变相体现。在以人类为主导的这个世界,所谓的狗事,其实就应该是人事的另一个版本。

与狗更有缘的是,妻我同岁同属。年轻时,听过常言:狗咬狗,一嘴毛。岁至中年,始言之:狗对狗,眼对眼;一嘴毛,不见怪。这也就是世事波澜的历练。

责任编辑 何冰凌

猜你喜欢

鹩哥狗儿母亲
藤儿和狗儿
喂狗的启示
狗儿想去上学校
马大爷和他的鹩哥儿
鹩哥能说会道 全赖主人调教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