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对话:一种课堂教学哲学与实践范式

2016-11-25张燕

江苏教育 2016年18期

张燕

【摘 要】课堂教学生活本质上是一种促进学生经验生长的儿童生活,是一种民主和谐的平等生活。因此,学校选择“儿童对话”作为课堂教学哲学,并在实践中形成教学变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有助于形成校本化的教学话语体系与实践范式,从而实现理想中的高品质教学,促进儿童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最终构筑起儿童成长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儿童对话;课堂教学哲学;实践范式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7-0046-03

一、“儿童对话”的哲学意涵与教学诠释

儿童应该生活在充满童真、童趣与童话的灵动世界里,他们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人格和自我意识,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不断发展的人,他们有被爱、被肯定、被尊重的心理需求,有关爱他人、同情弱者、渴望探索的积极情感。[1]而对话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心灵沟通与意义生成的重要载体,具有平等性、真诚性、创造性等基本特征,能够实现儿童需要的满足。对话不仅可以让儿童在自己的世界中快乐地成长,还可以在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帮助儿童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因此,我们把儿童与对话进行了合理的对接与整合,提出了“儿童对话”这一重要课堂教学哲学,这意味着我们的课堂教学将“回归儿童”作为必要前提,将“儿童文化”作为鲜明底色,将“儿童权利”作为教学主张,将“对话”作为主要载体和基本方式,由此形成校本化的课堂教学话语体系与行为模式。

确定“儿童对话”作为我校的课堂教学价值与主题线索,也是对我校多年来对话教育文化的有效传承,既吸收了过去对话教育中的合理要素,更在过去的基础上特别强调对话的“儿童性”,更强调用对话的理念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希望在课堂上让学习真正发生,以实践的推进体现对话研究的实践成效。儿童对话一定要充分体现充满儿童色彩的沟通和交流,儿童成了对话的主人,这时的对话包括儿童与自然的对话、儿童与儿童的对话、儿童与文本、儿童与自我的对话等。儿童对话,既是鲜活的课堂教学方式,更是重要的儿童学习方式,还是他们的自主成长方式。同时,“儿童对话”还有一个更为宽泛的融通概念,就是作为一个充满文化意蕴的扩展隐喻——对话意识和对话精神,这既是人存在的更高境界,也对儿童的整个人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选择以“儿童对话”作为课堂教学变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去实现理想中的有品位的教学,主要进行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积极探索:第一,叩问课堂教学本质。弗莱雷曾经说过:“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2]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在要求,儿童对话不仅是实现知识传递的外在表现形态,更是人生意义的有力附着,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心系儿童的对话就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定性,一旦把儿童抛弃就意味着悖离了教学的本源。第二,丰富课堂学习方式。儿童对话旨在打破束缚儿童发展的枷锁,为儿童在学习中的发展创设多元化的平台,让师生、生生拥有更多的沟通机会,最终促使儿童以自己的方式敢于对话、乐于对话,在多样化的对话中实现知识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让儿童自由自在地成长。第三,聚焦重点问题解决。目前课堂教学中还没有形成理想中的良好交往状态,主要问题之一就是缺少充满童趣的交流,儿童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没有得到切实发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有效达成。我们期望通过“儿童对话”提升师生的交往程度与深度,促进儿童在教学中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第四,形成校本实践追求。用“儿童对话”这一鲜明的教学哲学来支撑、观照和引领学校的课堂教学实践,形成我校独特的教学话语体系和行走路线,把普适性的教学论变成我们的教学论,表达我们对课堂教学的个性化理解与认识,促进课堂教学品位与内涵的整体提升。

“儿童对话”是教师走进儿童世界的研究与实践方式,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努力成为儿童的朋友与伙伴,与儿童在生命历程中共同前行,既不是板起面孔对儿童进行质询,也不是简单地通过教科书让儿童获得枯燥的知识,而是与儿童进行全方位的对话交流,在丰富的、多样化的对话情境中洞察儿童、发展儿童。正是在与儿童的对话交流中,在对“儿童对话”的研究中,教师们才能理解儿童的成长需求,形成自己的儿童观与教育观,获得对教育本真意蕴的切实把握,并在此基础之上,逐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深化自己的教育实践智慧。为了提升教师的儿童理解与研究能力,学校搭建了各种各样的平台:第一,成立“教师发展中心”。教师发展中心把全体教师都作为专业发展的中坚与核心力量,根据自身的学科特点和知识基础,鼓励他们参加学校组织的多种方式的校本研修。第二,推动“海量读书计划”。既保证教师的个别化阅读需求,也与学校的对话研究紧密结合,让教师在书中不知不觉地走进儿童世界。第三,开展专题沙龙研讨。每学期学校会组织2至3次研讨交流活动,围绕儿童、对话、课堂等主题进行多种层次、多种类型的分享,从具体的研讨题目、到整个活动的策划组织、再到现场嘉宾的邀请,都由老师们自主设计、自主完成。

二、校本改进的五大要素与操作范式

根据对儿童对话的哲学思考与实践把握,结合当前教学改革的时代呼唤,寻找到课堂教学改进的五大要素:选择主题线索、多元对话分享、生成关键性话题、促成新的意义流动、彼此反思建构,以五大要素作为突破口,师生一起共同创设课堂对话时空,形成洋溢着民主、平等气息的课堂教学文化,并紧紧聚焦这五个要素建构起对话课堂的四种基本操作范式。

1.五大要素。

这个基本框架不是简单的线性递进式,各环节之间可以是交错贯通的,五大要素之间本身就在进行着紧密的对话,呈现的是多维立体的实践样态。这个框架也不是固化不变的,可以增减、改变其中的某些环节及其顺序,这本身也体现了对话教学走向开放、不断生成的特点。

2.四种操作范式。

在充分考察五大要素的基础上,由于不同学科、不同课型、不同内容的教学要求差异较大,课堂结构与教学流程也必须相应发生改变,因此,初步形成了几个可供老师们参考运作的课堂教学变式。

范式一:基于“话题线索”的课堂对话教学

《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话题,即谈话的中心。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谈话”,强调的是双方或多方的共同参与、自主参与、平等参与;二是“中心”,即围绕一个中心话题而展开,可向四面辐射,内容丰富。话题是进入新课程以后课堂教学的新手法,能够鲜明生动地阐释课标中的一个基本理念——课堂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3]有了“话题”,就有了思考探究,有了课堂交流,有了课堂对话,当然也就有了让学生真正主导课堂的时间保证,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作为对话的话题,要贯穿整个课堂,是教学过程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心线索。课堂中的对话,不仅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的讨论交流,更是与问题相融相成的思想的碰撞与交融。在问题中发现话题,在话题中解决问题,整个课堂贯穿着师生思维的深入。由话题线索构建的课堂,能有效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活动氛围,能比较切实地体现新课程的“对话”理念,体现出课堂个性化的特点。

师生对文本(课程内容)的阅读和理解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而“理解一个文本即意味着理解这个问题”,[4]在哲学解释学看来,师生对文本的阅读与理解意味着文本在向他们提问,而他们又必须不停地回答文本的问题,同时在头脑中产生新的问题,然后回过头来又在文本中寻找答案。[5]教学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师生围绕话题展开的与文本的问答过程。“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正的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性策略,并在对话与猜想、思考与验证、交流与分享中解决问题,进一步发现新的问题,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前理解”是哲学解释学中的一个基础性概念,指在理解活动发生之前,主体就已经具有的对理解有着导向、制约作用的全部前提条件,它包括经验、情感、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对于对象的预期等因素。[6]理解是课堂教学中的必要环节和重要因素,对话课堂中理解的目的不是要去把握或重建文本的原意,而是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前提条件,在研究、对话、合作、交流和生成的学习过程,通过达到理解者的视界与文本视界的整合来解决问题,习得知识与技能。

一般认为,思辨能力就是思考辨析能力。所谓思考指的是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除了要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训练和培养学生质疑、思辨、批判的思维能力。我们的课堂对话教学在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图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同伴对话、在集体中对话,从而在思辨学习中建构起新的认知图式。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能够以自己的思维解读文本、进行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创造潜能。

对话教学作为新课程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对学校和教师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们坚守儿童对话的教学哲学和教学方式,尊重儿童,相信儿童,呵护儿童,形成了我们自己具有校本特色的对话文化。本文探讨了我们对儿童对话的理解和实践,对已经形成的课堂要素和课堂教学范式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同类研究与实践提供一些参考。尽管前方的路仍很漫长,但儿童对话的理念让我们找到了前行的方向和信心。因为“人怀着期望前行,要超越被给定者而走向未来。”

【参考文献】

[1]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0.

[2]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1.

[3]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6.

[4]刘放桐,等.新编现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01.

[5]张增田.对话教学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2005:35.

[6]洪汉鼎.伽达默尔的前理解学说(上)[J].河北学刊,2008(1):53-62.

[7]保罗·蒂里希著,政治期望[M].许均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