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有形:学校文化深度建构的思考与实践探索
2016-11-25倪潜梅顾云辉
倪潜梅+顾云辉
摘要:文化是介于物质和非物质之间的东西。说它无形,是因为它是人类思想的集合,产生于物质却高于物质。说它有形,是因为它无处不得到体现,引领物质并存在于物质。所以,文化的深度构建,一定要从一般理念走向有形的课程生成、课堂构建和管理落实,成为学校工作的常态,真正触及学校的日常工作、主要工作、核心工作,在与师生亲密地、深入地接触中产生影响,形成师生的文化人格。
关键词:能仁文化;学校文化;深度建构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0A-0037-06
学校文化之于学校发展和师生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已是普遍认识;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已成为提升学校品位、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但是当下学校文化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深广度不足,与历史的联系不够紧密,对社会文化的吸纳不够有力;系统性不够,从理念到行动缺少系统的思考、清晰的阐释、整体的建构;感染力不强,学校文化不能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精神追求,不能对师生员工的人格塑造发生影响,等等。因此,学校文化应该进一步走向深度建构。
一、学校文化深度建构的理念认识
(一)人为核心,“学校文化”建设目标的再次定位
关于文化,中西方有很多种解释,但这些解释都和“人”的活动有关。说到底,文化就是“人化”和“化人”:“以人化文”是按人的方式改变、改造世界,使任何事物都带上人文的性质;“以文化人”是反过来,再用这些改造世界的成果来培养人、发展人、提高人,使人的发展更全面、更自由。学校文化同样如此,学校里的人——校长(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共同建设了校园、构建了课堂、开发了课程、开展了活动……,创造了学校的文化;在创造的同时,师生们共同成长,被文化所熏陶,促进了自身的发展。所以说,人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
“人为核心”具体应包含这三个方面的意思:其一,人是目的。学校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发展人、提升人、造就人;其二,人是关键。在学校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人永远是最主要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人的素质,才能促进学校文化的和谐发展;其三,人是主人。在学校中,人总是扮演主体的角色,必须而且只能把人作为人对待。人是目的,人是关键,人是主人,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人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建设的完整内涵。
这一认识告诉我们,学校文化建设不只是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应该拓展到与人有关的各个领域;提醒我们,学校文化建设应该把目光从抽象的“校”转向具体的“人”,关注每个人的存在和发展,我们的行动应该深入到人的内心深处,有着感染人、引领人、改变人的力量。校园里的每个人,都是文化的体验者、享受者、使用者和创造者,关注了人,才是真正关注了文化建设,也只有重视和推动学校文化的建设,校园中的人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人格培塑,“深度建构”重要内涵的重新认识
只认识到“人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不够的,我们应该继续追问: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想成为怎样的人?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进而把学校文化建设的目标提升到人格层面,使它向着纵深发展。
2014年3月,“核心素养”首次出现在国家文件中。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刘恩山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素养,它强调各学科都可以发展的、对学生最有用的东西。在个体终身发展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许多素养来应对生活的各种情况,其中最关键、最必要、居于核心地位的素养被称为“核心素养”。
培塑师生的人格和发展师生的核心素养,其内涵和目的是一致的。钟启泉教授认为:当下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从其发展趋势看,大体涉及“人格构成及其发展”、“学力模型”和“学校愿景”研究三大领域,其中人格发展的研究是首要的。[1]人格结构说主张:人格并不是个体心理机能与要素的简单总和,而是相互关联的内在条件的总体,这些要素交互作用,使得人格不断形成新的品质,这种品质可以称之为核心素养。
人格并非单从个人自身之中就能求得诸要素的依据,它是受自然的、社会的条件和具体的、历史的条件所制约的一种存在;人格并不是仅受周遭外在条件所制约的,而是能动地作用于自然与社会乃至个人自身,从而展开创造性变革的一种存在;人格并不是脱离社会集体的个体存在,唯有介入社会、集体的关系之中,才能作为社会的、集体的行为方式而存在。所以,人格的形成和文化息息相关。余秋雨说:“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养成了习惯,慢慢变成生态共同体,最后的成果就是人格。”[2]人格培塑是学校文化建设最重要的任务,也是最有利的途径。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文化是有故乡的集体灵魂”,我们弘扬学校文化,就是要彰显集体的灵魂;我们优化学校文化,就是要优化生活于学校文化中的所有人的人格,引领全体学校人的发展,从而完成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的深度建构。
(三)德能兼备,“理想人格”两大属性的辩证思考
通过文化的深度建构要培塑师生怎样的人格呢?我们要培养的是道德与能力兼具的全面发展的人。学校建构的“能仁”文化正是观照了道德与能力,能够有效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道德”与“能力”是理想人格的两大属性,因为“能力与品德是人最根本的心理素质”[3]。从心理学角度说,品德是人类个体社会行为的内在调节机制,能力是人类个体社会行为或活动进程的外在调节机制。品德与能力是个体作为社会成员所不可缺少的两种个体心理特征,前者引导做人,后者引导做事。人立足于社会,道德与能力是最重要的素养,是托起人飞翔的双翼,缺一不可。
“德”与“能”互相作用。首先,两者是并列关系,它强调人内心道德和外在能力的并存。第二,“德”与“能”是偏正关系。“德”与“能”之中,“德”是核心。“士有百行,以德为首。”没有了“德”,“能”将不能发挥作用,甚至成为“负能量”,阻碍自身的发展,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破坏。但最终,“德”与“能”应该是融通关系。“德”需要“能”的支撑,“能”需要“德”的引领,“德”生长“能”,“能”创造“德”。如果说“德”是向内无比深刻地发现内心的美好和深邃,“能”是向外无比辽阔地发现和改变这个世界,那么“德”与“能”就是人的内心与外部世界的交相辉映,和融共生,从而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endprint
对“德”与“能”关系的再认识,能让我们认清文化深度建构的目的和方向。当今社会,道德缺失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偏重知识,忽视了能力获得与智慧生成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现实,把握重点,看到“道德”是人性深处最本真的要素,是教育最核心的价值,这种价值的传递和传承应该弥漫于全部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看到“能力”是人面对社会,创造幸福生活的必需,能力的重视和培养应该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德能兼备”是对“立德树人”培养目标的回应,应该成为教育教学的目标和方式,它是我们面对现实,突破当下教育困境的一个必然选择。
(四)课程实施:文化从无形到有形的应然选择
文化是介于物质和非物质之间的东西。说它无形,是因为它是人类思想的集合,产生于物质却高于物质。说它有形,是因为它无处不得到体现,引领物质并存在于物质。所以,文化的深度构建,一定要从一般理念走向有形的课程生成、课堂构建和管理落实,成为学校工作的常态,这样才能真正触及学校的日常工作、主要工作、核心工作,在与师生亲密地、深入地接触中产生影响,形成师生的文化人格。[4]
“课程”的英文“Curriculum”是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的,“Currere”意为“跑道”(Race-course)。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课程是指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但是在“能仁文化”的构建过程中,特别是“能仁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使我们认识到“课程”的意义并不止于此。课程与其说是“跑道”,不如说是“在跑道上跑”的过程,“课程所强调的应是跑的过程以及个体在课程实践中的体验,强调奔跑者通过理解和对话寻找意义和发现意义的活动”。它是师生共同参与寻求知识的过程,是预设和生成的结合,是动态性和多元性的统一。更为重要的是,课程不但是“跑道”,更是“跑出跑道”。[5]因为师生不但是课程被动的参与者,更是积极的创生者。从“能仁课程”的开发中,我们可以看到课程文化建构中师生主体性的体现和角色的转变。致力于“跑出跑道”,使教师由静态的文化复制者向动态的文化创生者转变,学生的角色也由被动的课程实施的对象转变成课程文化建构中的主动实践者。在课程的开发、实施、反思、前行的过程中,“文化特质”不断完善、丰富。所以说,一个学校的课程就是一个学校的特质,课程是一个学校文化从无形走向有形的应然选择。
二、学校文化深度建构的实践行动
为什么要有行动?首先是由文化的本义所决定的。“文化”这个词源于对土地的耕种,就是按照“人”的方式和标准去改变环境和人自己。所以,它不是空泛的、虚无的,行动是它生存的地方。文化的深度建构,主要目的是寻觅、坚守、弘扬和创造学校的文化,属于行动研究的范畴。把重点放在行动上,特别是把课堂教学和课程建构作为文化建设落脚的重要基石,才能找到理想人格培塑的途径,完成文化建设的最终任务。海门市实验小学建于1906年,原名“能仁学堂”。学校以“能仁”为核心,以“六大行动”为抓手进行学校文化的深度建构。
(一)寻觅“能仁足迹”,沐浴“能仁”光辉
历史是每个人的根。如果我们都不了解自己的根,从何谈起发展与未来?为了寻觅“能仁足迹”,我们寻访校名来历,收集旧照旧物,访问老校长老教师,重建校史室,学习旧资料……寻觅中,我们有了如下收获:一是明晰了历史的沿革。一百多年来,学校历经风雨,校址几经变迁,校名几经变更,但师生们始终抱着“做能者更做仁者”的信念,薪火绵延不息。二是感受到“能仁”的精神。学校“能仁致远”的校训,“求实”的校风,“广积、多思、好问、善用”的学风激励师生不断前行。
(二)培塑“能仁师生”,涵养“能仁”气质
培塑师生的“能仁人格”是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我们认真学习、研究,对校长、教师和学生的素质结构进行剖析,以“能仁”为依托,这样描述校长(管理者)、教师、学生的人格:
能仁校长:“关爱心、责任心、公正心”,“会引领、会管理、会创新”。
能仁教师:“有爱心、有童心、有耐心”,“会教书、会育人、会变革”。
能仁学生:“有孝心、有诚心、有恒心”,“会生活、会学习、会创造”。
对“能仁人格”的具体描述,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体现了我们对理想人格的理解,即“仁”为基础,“能”为表现,“能仁合一”。二是符合校长、学生、教师素质结构的要求。三是简单实在,重点突出,所有的要求,都让人一目了然,既实在又易行且影响深远。另外,怎样做一个完美的人,要求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我们选择重点,抓住要点。对学生我们关注生活与学习的情况,对教师我们关注教书育人的能力,对校长我们关注引领管理的智慧。同时,针对现代社会的要求,我们还突出了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师生提出了层次不一的要求:学生偏重于动手创造,教师偏重于教学变革,校长偏重于思想创新。
培育“能仁学生”,首先要培塑“能仁教师”。我们强化教师的目标意识,每位教师认真制订三年规划和学年目标。为提升教师的“仁”,学校开辟“道德讲坛”,学习师德标兵的事迹,宣讲身边老师的感人故事。为提升教师的“能”,学校搭建众多成长平台,如“能仁读书会”、“文化之旅”、“能仁大讲坛”、“名师名品工作室”等。一系列的措施,使教师向着“能仁”成长,也为“能仁课堂”找到了源头活水。
(三)追求“能仁课堂”,助力“能仁”生长
“能仁课堂”提倡用道德的教与学的方式,在灵动的对话生成过程中,师生彼此获得不断生长的情智意趣以及带得走的教与学的能力。围绕“能仁”,我们对课堂提出了“二味”、“三自”、“四度”的要求。
行动中,我们倡导“以问题为核心”,制定了“课堂观察表”和“‘以学评教评价表”,搭建了“每周一课”、“青研展台”、“抽签中奖”、“挂牌开放”、“推门听课”、“同课异构”等丰富的教学展示平台,保障课堂教学研究的进行。endprint
(四)构建“能仁课程”,踏出“能仁”跑道
除了对国家课程进行二度开发、个性化实施,学校还以培塑学生的“能仁人格”为核心,进行“能仁课程”的构建。其中“德育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仁”,技能课程重点锻炼学生的“能”,社团课程重点发展学生的“趣”,综合课程则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自己的“能”和“仁”更好地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走向自然。每一个课程的目标都指向“能仁”,完善儿童的人格。
1.德育课程
德育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仁”为主要目的,其中比较有特色的是“每月一事”、“校园CEO”等。“每月一事”就是每月围绕一个价值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陶冶性情。CEO是经济组织机构中的首席执行官,是一个企业中负责日常事务的最高行政官员。学校设立“校园CEO”,就是让学生来管理学校的日常事务,为他人服务,激发学生助人为乐、参与管理的热情,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开拓创新精神。
2.社团课程
社会课程注重发展学生的“趣”,以学科延伸为主,以社团活动的方式,对国家课程作补充和延展。学校设立了“小能人”文学院、数理学院、外语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科学院和生活学院,共设置了八十多个兴趣项目,开设一百四十多个社团,让学生进行“选课走班”活动,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学习、活动的需求。
3.技能课程
技能课程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能”,以学会整理房间、学会做五种菜、学会游泳、学会写一手好字、学会一种乐器或绘画等一项艺术特长、学会一项球类运动或其他一项健身项目、学会办手抄报或电子报、学会表演、学会主持、学会一项小发明等“十个学会”为主。学校编制了《“十个学会”学生技能发展手册》,针对每项技能提出了达标要求和达标建议,还设计了记录表,供师生和家长进行个性化的记录。学校用丰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与激励。如:“学会整理房间”针对学生日常表现采用形成性评价;“写一手好字”等采用现场展示、考级证书、参加竞赛等方式进行评价。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校借助与海门市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少儿节目《实小风铃》对学生活动进行宣传、展示。
4.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以主题大单元活动为主,我们把它分为“我与自己、我与自然、我与社会”三个系列,开发“校园节日”、“走进四季”、“走进社区”等系列课程,让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完成所想,全面提升能力,并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五)营建“能仁环境”,默化“能仁”意蕴
“能仁环境”营造,就是让学校的每一处环境都蕴藏“能仁文化”的内涵,传递“能仁文化”的意蕴,行“不言之教”。
我们把校训、办学理念、师生“能仁人格”的“三心三会”及古今中外关于“能仁”的名言布置于校园之中,让这些精美的图文无声地濡染师生的言行。我们还精心规划,统一楼色、题写楼名,布置了“心语雕塑”、“鹿野苑”、“天天向上”、“文化走廊”等景点,创设了“交通主题公园”、“青少年警示馆”、“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等情境教育场所,影响和指导师生的成长。教室布置,我们力求能彰显班级精神,展示学生发展,每个教室有“班级名片”、“植物角”、“图书角”、“展示角”、“特色角”等,让教室成为师生幸福成长的乐园。
(六)探索“能仁管理”,营造“能仁”氛围
“能仁管理”的目标是激活师生的内在需求和动力,满足师生的自尊和自我价值实现需要,让师生体验到成长的幸福与自由。在不断地探索中,我们发现“情境化”管理能够和谐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在对“情、真、美、趣,理寓其中”的管理境界的追求过程中,实现学校管理从“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跃迁,是一种“能仁兼具”的管理方式。
首先,每年评选“能仁教师”、“优秀师徒”、“优秀教研组”,开展“我与实小的故事”、“感动实小”、“我爱我家”等活动,使大家感受到前进的动力和集体的温暖。学生方面,我们建立了“五好学生”评价体系,通过争获“文明”、“智慧”、“艺术”、“运动”、“实践”五颗星,激励学生全面发展、特色发展;还评选“能仁好少年”,布置“笑脸墙”来树立榜样,增添校园活力,激励学生成长。其次,通过引入、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亲近师生、了解师生,使师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工作学习。我们开设“校长信箱”,开展“做一天学生”、“当一天老师”等活动,发现校园问题,做出合理决策。因此有了“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研究”、“让钟准时走”、“快乐大课间”、“食堂监督”等很小却实实在在让师生受益的“好点子”。以“情境”为载体,管理显现出“情真、求善、爱美”的特征,“在情境深处与师生共呼吸”成为“能仁管理”的诗意写照。
三、学校文化深度建构的基本策略
(一)精确提炼实现“文化认同”
学校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提炼学校的核心价值理念,因为这是学校的灵魂,是统领全校师生员工的精神动力,是对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应答。学校办学特色的不同首先是学校核心价值理念的不同,这是学校各种环境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根源和本质。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可以是学校传统的积淀和升华,可以是成功经验的反思与浓缩,还可以是学习后的思考与提炼,……但无论怎样,我们都要做到对学校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反思,对学校的发展进行分析与展望,并进行广泛的研讨与深入的论证,最后以科学精准的语言进行表述。这样的核心价值理念,才能触动师生的心灵,得到师生的认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二)概念阐述确保“文化到位”
我们往往看到学校将课堂和课程贴上文化的标签,比如进行“魅力文化”建设就把课堂命名为“魅力课堂”,进行“智慧文化”的研究就把课程定名为“智慧课程”等,而对课程内涵的阐述却没有什么校本化的特色。在这样标签式、口号化的做法之下,文化对课程是起不到作用的。我们应该对课程内涵有一个很清晰的描述,这种描述既符合国家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又要将学校的核心价值观融于其中。这就需要校长和教师深入研究学校文化,抓住学校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在国家课程要求和学校文化之间找准契合点,对校本课程的内涵作准确的描述。这样,学校文化和课程要求才能是一体的,以此为要求设计的课程,才有可能带有鲜明的学校文化特征。endprint
(三)整合提炼实现“文化凸显”
经常听到有校长说“某某学校做的事情我们也做的”,可是为什么别人所做的事情得到了关注,形成了文化,自己所做的事情会被淹没在学校的杂事中呢?这就是因为文化使学校的课程得到了统整,焕发出不同的光彩,起到了独特的功效。我们可以把有相同文化因素的东西提取出来,通过研究、梳理,统整为一门课程,使文化充分地彰显出来。如我校的“十个学会”课程,提出的“十项学习和生活技能”,很多学校也是进行的,只是它们像芝麻一样散落在学校课程的许多角落里,未能得到重视。我校以“能”这一核心价值为导向,提出了“学习生活技能”这一概念,并把这十项技能统整起来,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训练与评价,开发了一门富有深刻文化意义的课程。这样的整合提炼使课程得到更多的关注、更多的认可、更多的时间、更合理的强化,在文化建设中所具的价值就更大。
(四)元素添加浓郁“文化味道”
使文化在课程中得以突显,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在既有的课程中添加与学校文化相关的元素,使其具有鲜明的校本色彩。比如在本市,每个学校都进行“每月一事”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都是每个月定一个主题,通过阅读、实践、评价等活动促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但我校的课程内容与其他学校不同,学校的“每月一事”都有一个主题,是围绕“仁”去开展的。学校以“仁爱”为核心,借鉴石中英教授研究的“中小学价值教育体系图”[6],设计了12个主题。这样的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因为目标的专一显性,对于文化的形成和内化有着更为明显的作用。
(五)持之以恒保证“文化常态”
我们对学校核心价值理念有了精准的描述,也把文化建设融入到课程之中,文化建设有了明确的方向和载体。可是我们应该看到,并不是所有的要求都能成为现实,在具体实施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况且,师生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他们的个性不同、理解力不同、创造力不同。为了保证文化建设的常态,学校第一要制订和完善规章制度,把核心理念物化为具体的行为准则,优化师生的言行。第二,要加强校本研修,不断调整课程实施的步伐,打磨课程实施的细节。第三要持之以恒,向着理想不断前行。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说:“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来完成的。”课程的改革需要长久的坚持,文化的渗透需要时间的浸润。在我校,“能仁”是坚持了百年的追求,学校以“内涵发展”为基本思路,课程研究一直是学校工作的主要抓手。“组内请客课”、“每周一课”、“天天教研”这些活动已经坚持了二十多年,课程研究形成一种氛围。在研究中,老师各有所长,各有其能,在能中各显其仁。正是这些持续的研究,使学校“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等优秀传统得以传承,并沉淀为学校的独特气质。
文化是无形的,但通过认真的学习、探索和思考,我们应该能够对文化有着更清晰的认识,从而真正让文化为学校发展产生有形的推动。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J].中国教育报,2015-4-1(7).
[2]余秋雨.君子之道[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5.
[3]冯忠良.能力与品德是人最根本的心理素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07).
[4]成尚荣.学校文化呼唤“深度建构”[J].人民教育,2011(20).
[5]龚晓林.课程:“跑道”变“在跑道上跑”[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12).
[6]石中英.关于当前我国中小学价值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J].人民教育,2010(08).
责任编辑:杨孝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