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城市发展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2016-11-25秦响

科技与创新 2016年20期
关键词:智慧城市城市规划

秦响

摘 要:针对智慧城市发展对城市规划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城市规划之后施工制度不够完善,不能很好地满足居民的高要求,不能很好地平衡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结合这些问题,总结出智慧城市发展对对城市规划体系的影响、对城市规划编制单位的影响和对对城市规划师的影响及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智慧城市;城市规划;规划体系;规划编制单位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20.041

文章编号:2095-6835(2016)20-0041-01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打造智慧城市也逐渐被归入到城市规划的范围之内。因此,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分析智慧城市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分析智慧城市的类型,可为智慧城市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1 浅析城市规划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城市规划后施工制度不够完善

当下,我国存在一个相对严重的问题,即施工者对城市的规划并不是十分重视。在对城市进行规划的后期,施工团队并没有结合相关制度进行。这就造成了整个工程难以管理,致使整个工程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因此,相关部门需要予以高度重视,不能在制度上抱有“与我无关”的心理。

1.2 不能很好地满足居民的高要求

在对一个城市进行规划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城市本身的建设进行分析,同时还需要保证后期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在实施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忽略了对居民的调查,使得城市规划在一定程度上没能满足居民的要求。在对城市规划之前,需要确保城市经济、人文、地理等各种因素与最终的规划相符,最终实现城市的科学规划。

1.3 不能很好地平衡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

在建设城市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便是明确土地所有权问题。如果没能很好地解决所有权问题,就会出现众多问题。因此,要科学地城市规划,就需要平衡公益与私益。但当下,我国城市规划难以做到这一点,很难对公共用地和私人用地进行明确的划分。因此,当与相关法律法规存在联系时候,相关规划人员要自主遵守。

2 智慧城市发展对城市规划多方的影响

2.1 对城市规划体系的影响

“智慧城市”理念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新观念和新视角,其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相应的定位,同时促使城市管理模式和空间结构等进行相应的变革。这些变化为未来城市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帮助。“智慧城市”理念使得城市规划的体系得以扩充,促使城市类型得到创新。具体体现在以下3方面:①智慧城市发展促使相关新城市规划类型出现,例如对智慧城市发展进行规划,还有指挥城市建设的规划等。②智慧城市促使城市规划类型得到更新,例如对物联网的发展进行规划,将这些新型规划方式融入到城市规划当中,是当今城市发展的趋势。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完善城市规划体系。③发展智慧城市在一定程度上为城市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便没能将智慧城市类型融入到城市规划当中,也可以从技术编制、内容程序等方面给传统城市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对城市规划当中的交通规划、设施规划和城市设计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和创新。

2.2 对城市规划编制单位的影响

对于城市的规划而言,编制单位是这项工作中较为重要的编制平台。实施智慧城市对城市的整体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延伸,进而对城市规划编制单位产生重要影响。从具体的角度分析,对业务类型和业务量这两方面而言,所涉及的内容有智慧城市中的规划编制、相关配套发展政策和规划研究课题等。智慧城市的发展对城市规划单位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运行效益和盈利空间上。从业务拓展方面分析,相应的规划编制部门在智慧城市规划和业务拓展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内容有对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对城市发展的战略规划和对城市发展的行动规划等。形式较为新颖的规划主要体现在对城市物联网进行科学规划,对信息技术产业方面的规划等。从配套规划和研究方面分析,主要体现在研究智慧城市共性技术,同时对智慧城市发展标准等相关方面进行分析。

2.3 对城市规划师的影响

实施智慧城市规划是一项长期性和系统性的工程,就当前状况而言,智慧城市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编制模式,还是学术研究方面,均处于空白阶段。在这一背景下,能够作出有指导性和可行性的智慧城市规划是较为关键的。这项要求加大了规划师的工作难度,同时提高了对规划师的要求。当下,世界范围内对智慧城市的规划均十分重视,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却没能够明确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对智慧城市的发展也没有相对合理的认识。因此,作为城市规划师,一定要认真学习相关知识,具备自主学习精神,并且不断丰富自身知识,最终使自身的规划能力得以提升。此外,还需要加深对智慧城市的理解和认识,不断提升对智慧城市的整理能力。同时,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在实施智慧城市的规划和实践过程中,规划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从而对智慧城市进行合理规划。例如,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需要遵守“开门规划”的相关理念,采用多个技术人员和专业人员之间相互协同合作的方式,相互之间融会贯通,反复交流和论证,使得智慧城市中的规划内容得到优化,并且使指挥城市得到深度规划。通过这种形式规划预期效益。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现智慧城市是我国市场化建设的必然趋势,要想有效打造智慧城市,就需要赋予城市生机和活力。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分析智慧城市的发展给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从而对城市进行具体规划,明确在智慧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最终对其进行优化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王鹏,杜竞强.智慧城市与城市规划——基于各种空间尺度的实践分析[J].城市规划,2014(11):37-44.

[2]丁国胜,宋彦.智慧城市与“智慧规划”——智慧城市视野下城乡规划展开研究的概念框架与关键领域探讨[J].城市发展研究,2013(08):34-39.

猜你喜欢

智慧城市城市规划
智慧城市与大数据时代的政府治理
智慧城市视野下城市规划创新探究
《城市规划评价及其方法:欧洲理论家与中国学者的前沿性研究》
基于无线组网的智慧公交站点信息系统研究与实践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那些“搞城市规划的人”到底是谁
对我国当前城市规划中公共参与的思考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浅谈我国城市规划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