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色
2016-11-25
听说,青春光景不待人。
人们都说,年轻人嘛,还是该冲一冲,该脚步匆匆,该勇攀高峰……
大概是挺有道理的,整个时代也是如此。捞钱的人争先恐后,钓名的人削尖脑袋,走得慢的人,春运回趟家都买不到票,跑得快的人,在大片首映场不停地刷朋友圈。
大家都忙。大城市的人挤地铁,熬房贷,马不停蹄地网购秒杀;边陲小镇的人也跟着运营商“快人一步”的口号,一脸焦虑,抓紧时间用月末就要清空的流量刷八卦,聊娱乐圈的惊雷旋风和黑幕金杯。
信息爆炸,科技换代,软件更新,孩子升学……一个比一个来势汹汹,把生活挤得满满当当。大叔大妈们去买菜时也操心房价,格子间的白领们战战兢兢等到午休,就为了大肆点评哪个一线明星生了小孩——听上去画面逼真得像是生在了他的卧室里一样。开出租车的师傅盯着打车软件的通知信息,催你上车,催你下车。快餐店里排队的人仿佛都长着一样的脸,每个人都无暇看周围的世界。时间久了,得个“脸盲症”也成了时髦的符号,每个人似乎都乐意自己以大众普遍认可的“吃货”或“密集恐惧症”的头衔,在网络上含而不露且恰到好处地秀给他人看。
流行文学,励志鸡汤,文艺清新,玄幻探险……不同的阅读口味分门别类地打包以待,流行歌曲批量生产情怀,不用寻找,更不浪费一秒钟的时间,最有名的大部头百科全书成了“百度百科”。
日子又忙又急,人们不肯输了人生岁月——似乎走得快就什么也不会错过了一样。
可我们却错过了生活,错过了生命。我们频繁提起新的流行词,却没有发现小区前的野花开得很美。
最让我遗憾的是,人们行色匆匆,没有时间回味或是感动。
感动?别提那些一条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心灵鸡汤。当鸡汤里的油千篇一律,泛着黏腻空洞的油光,换来你三五秒的阅读,那怎么会是真正的感动?
时代越发锋利、幽默,一切正儿八经的话语都能被好事者演绎成笑话,真诚的泪水甚至是有点儿丢脸的东西。你还敢以“我感动得哭了”这类句子做开头吗?大家都说何必这么矫情,还是讲个笑话人气更高。
也没有人去探索教科书上那些科学家们曲折的人生。与其费力了解他们努力探索科学的过程,不如解出笔下这道难题,快点儿写完作业更实际——偶有例外,一定是为议论文找素材。
有的人看两个小时的电影,用完一包纸巾,哭得亲爹亲妈都不认识,然而两个月之后就再也记不起角色的名字,只剩下“又帅又可怜”的苍白信息。
有的人把全天下的青春文学归为无病呻吟,有的人把全天下的无病呻吟当作残酷青春,每页必哭。
所有的感动都来得急,走得快。
最滞销的是名著,最缺少的是时间,最麻木的是人心。嘈杂飞快的脚步让我们已经不会再为某个简单真诚的一句话热泪盈眶。
可是,生活为什么要这么匆匆忙忙呢?从前慢,人们用一生去看月色,看车,看马,等邮件,用一生去爱,用一生去懂。难道现在就不能如此了?从容的心定可以挽住江水横流,可以让人青春依旧。
我想你一定能听到吧?
那穿过尘世的不死牧歌。
你听到了吗?
慢一点儿,好让你的灵魂能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