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碗里的杂粮

2016-11-25安黎

美文 2016年20期
关键词:山珍海味细粮粗粮

安黎

曾几何时,杂粮是遭人厌弃的。人们端着粗瓷老碗,圪蹴着吃饭,而饭碗里,总是重复着那几样清汤寡水的单调食物:不是玉米粥,就是高粱面,抑或是荞面糊糊之类。豆类虽亦属杂粮,但因其产量过低,并不能轻易享用得到。吃一个白面馒头,或吃一碗白面面条,几近于奢侈。偶尔吃那么一回,便滋生出饱享口福的幻觉来。那种由一个馒头或一碗面条引发的幸福感,酿造并沉潜为记忆深处的一抹亮光,让人久久地深情回眸。

从龇牙咧嘴的吃相上,足以看出人们对杂粮的态度:不喜欢,很排斥,却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吞咽。这等尴尬,犹似买卖的婚姻,缺乏爱情,却必须挽手步入洞房。当然,无爱的婚姻只是一个比喻,事实却是,不吃杂粮的后果,远比拒婚或逃婚要严重得多。拒婚或逃婚,至多沦落为鳏夫或寡妇,无生命之虞;但不吃杂粮,百分之百濒临饿死的危险。在食不果腹的严峻状况下,活着或者死去,是一道无比冷酷的选择题。面对退无可退的窘境,人们将求生的目光,自然而然地投向于杂粮——恰恰是遭人嫌弃的杂粮,在饥荒年代,扮演起了救世主的角色,使无数卑微的生命,免于坠入黑暗的地狱。

从这个角度看,杂粮对人功莫大焉。作为受益者,人本应投桃报李,对杂粮抱持一腔感恩的情怀,仿佛才符合天理人伦。然而,不幸的是,人天生就拥有忘恩负义的原始秉性。敲开了那扇门,转过身来,就将敲门砖随便丢弃;跨过了那条河,不敢说一定会将那座桥拆除,但遗忘它却已屡见不鲜。人性中的喜新厌旧,在食物的选择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有肉不吃豆腐,有细粮不吃粗粮,有了山珍海味就将粗茶淡饭拒之于餐桌之外。

当然,日复一日的细粮大肉,餐复一餐的山珍海味,难免会有厌腻之时。出于调解口味之需,出于释放怀旧之要,有时候,拥有些许年岁的人,倒是会主动靠近杂粮的。但这种靠近,局限于浅尝辄止,止步于蜻蜓点水,并非源自真心喜欢,更非要反客为主。在物质丰裕的年代,餐桌上须臾不曾缺席的主角,逐渐被边缘化为可有可无的配角,亦不足为奇。

然而,医学告诉我们,吃杂粮好处多多,其对身体的滋补,甚至超过了细粮。杂粮之杂,恰是杂粮之长,而非杂粮之短。据测算,人体所需要的各种微量元素,数以百计,单靠细粮,绝然无法供给。而杂粮就不一样了,因其蕴含成分繁多,完全可以弥补细粮遗留的空白和缺漏。另外,杂粮又被称作粗粮,因其纤维较粗,还担当着清道夫的职责——它能将胃部和血管中的淤积物,予以疏松和稀释,以防板结和阻滞。

人迷恋着细粮,然而,单吃细粮,无疑会走向健康的反面。口味与口感,与身体的真正需求,并非亦步亦趋,有时会形成反比。也就是说,口感越好的食物,对其越是要保持足够的警惕,越是不能饮食过度。蛋糕很甜,却不可以多吃;可乐很爽,却不可以多喝;龙虾味美,却不可贪得无厌……人对爱情要专一,但对食品,却要三心二意,频频移情别恋。

世间万事万物皆一理。生理上的饮食越庞杂越好,而精神世界的“饮食”,又何尝不是如此?

猜你喜欢

山珍海味细粮粗粮
粗粮的三种错误吃法
细粮VS杂粮
粗粮不宜细加工
粗粮养生不养胃
“山珍海味”营养价值几何
建设施工用油渴盼“细粮”
全国农业税负担情况
粗粮代餐粉